九日 其三
太守供調笑,所悲在古昔。敬亭與響山,同醉不同室。
太守供調笑,所悲在古昔。敬亭與響山,同醉不同室。
意氣紛紛斗蟻,功名戀戀游蜂。道人打徹五更鐘。驚醒十年噩夢。
心事半銷秋雨,鬢絲難系春風。今來古往夕陽紅。牛背笛聲三弄。
披月訪名山,雅具林壑癖。歡攜崟崎人,茫鞋穿亂棘。
造化苦雕鎪,皴皰詭裁織。穿鑿已殊軌,卷然罕定式。性堅理以曲,膚皺體難直。厥初誰磨礱,崔嵬巧借力。當時補天余,散令絕壑殖。神瀵流瀁瀁,鐘乳懸湜湜。象脰紛可寶,猿尻沓莫識。幻作眠獅形,猙獰險難陟。雜糅如古篆,蝌蚪猵屴崱。蟹眼光磨云,幽洞草生荝。伸爪作之而,權奇杳無極。遠坼巨靈蹠,神鰲齒畟畟。赩若胭脂錢,斑纈有萬億。黝如丑婦癭,見之不再憶。黃若新鵝拳,翡翠穿胸臆。
我嘆磈磊多,填膺悲莫抑。青精誰作飯,令我好顏色。擲杖歸空林,厓柴聞翕息。
鬼謀本是勝人謀,
哭到先生淚不收。
最恨馬鞭投未斷,
長江故故至今流。
茶話日將夕,虛堂聞梵音。道根俱不淺,靜理亦何深。貽我郢中曲,勞余塵外吟。誰能一彈指,了悟去來今。
是法無高下,誰分大小乘。水云天漠漠,身世日騰騰。白發愁難卻,青山歸未曾。聊將松頂月,分作佛前燈。
幽寂雨華寺,禪宗眾所歸。云生游客屐,花落講僧衣。大覺看身妄,玄談入理微。上方鐘磬里,惜別語依依。
昔我夜顧祠,初為慈仁會。其時寺半圮,零落殆百載。肇構既崇閎,重規難狹隘。晚近少物力,時會非清泰。剝落遂兼常,顧瞻渺殊慨。
潭潭光明殿,一二馀彩繪。嚴凈毗尼額,雍正御書大。殿前亙長軸,供奉傳雯畫。高丈有六尺,其闊四杖殺。卷中指畫像,一一具神采。頗憐殿西偏,像設兩頗塊。以苫蓋覆之,僧笑不可耐。顧我所發愿,于佛信物礙。
側左觀音閣,窯變事瑋怪。屈腕支頤坐,相好起敬愛。霞帔萬纓絡,藍翠類輕靄。坐趺御題記,宛是乾隆代。我時足筋力,好事出儕輩。毗盧登廢址,高瞰城內外。郁郁雙松樹,扶欄正偃蓋。
側聞康雍盛,廟市攤書賣。我來每秋節,寂寞單馀愾。階墀凈若掃,草芳紛可佩。叢叢黃葵花,狼藉西風內。真賞豈在遠,恣情寧遽汰。百好固難足,一往諒不悔。
人事多好乖,亂生始無賴。劫灰馀瓦礫,私耘遍瓜菜。雙松舊偃蹇,兩淚定相對。李賀銅仙移,盧仝玉碑碎。百見百傷心,一讀一感喟。向來賞心處,車驅不容睞。沉沉渺孤懷,兒輩那足話。
昭中新祠宇,憑基得制裁。我意固亦肯,于心微蒂芥。披圖見松樹,諦視欲下拜。松如我故人,我詩儻所解。
乘暇尋芳偶獨來,熙熙群品在春臺。暖風消盡墻陰雪,一夜繁花幾樹開。
傾國名花七寶闌,紅嬌粉膩怯春寒。長安多少豪華客,惟解懵騰醉里看。
曉起青青展嫩芽
淡黃乍變正棲鴉
繩床夜半不成寐
香撲一簾鷹爪花
疊得蓉箋書幾瓣。喚住人人去雁。聊慰伊家盼。花髫亂挽聞長嘆。
細語蟬簾今不辦。籠里雪衣分散。莫慰加餐飯。半生愁里逍遙慣。
雪液風來自石峰,
金華眾壑此為中。
須知流出此山外,
更會群流共入東。
亭揭奇章榜
斯民孰去思
多慚羊叔子
涕泗峴山碑
宦寺新頒建節符
天雄進得美人無
牙兵龍虎飛章到
為獻秦州花木圖
晚歲歸心豈易收,掛冠已去復淹留。東方曼倩多奇節,司馬相如故倦游。床上詩書供一笑,山中松桂入清愁。兒童怪我經春病,此意還能掩得不。
錄錄雖能早致身,中年東海與西秦。只宜桐柏山中老,不是麒麟閣上人。故病未休新病起,黑頭應笑白頭新。天公早賜還山詔,懷抱紛紛倦俗塵。
遺老都教一網除,
紛紛猶復假邊儲。
百年親見銅人泣,
萬死誰傳雪窖書。
冤鳥猶思石填海,
怒蟲休笑臂當車。
前朝舊事那堪說,
簡蠹摩挲恨有余。
鐘鼎本玩世,
富貴徒苦人。
何似天地間,
蕭然一閒身。
老大無聞祇自傷
年來兩鬢覺俱蒼
豪吟搦管蟬聲落
高枕拋書蝶夢長
閒愛觀棋柯不爛
興狂浮白酒無量
從茲濟勝差堪健
五岳嶂頭遍舉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