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溪沙
寒日孤城特地紅。
瘦藤扶我上西風。
一川平遠畫圖中。
江海一身真客燕,
云天萬里看歸鴻。
吳山應在白云東。
寒日孤城特地紅。
瘦藤扶我上西風。
一川平遠畫圖中。
江海一身真客燕,
云天萬里看歸鴻。
吳山應在白云東。
寒冷的日子里,孤獨的城池格外紅艷。我拄著瘦藤杖,迎著西風登上高處。眼前一片平坦遼遠的景象,如同畫卷一般。我獨自一人漂泊江海,就像一只客居的燕子,望著萬里云天中歸去的鴻雁。那吳地的山巒應該在白云的東邊。
特地:格外。
瘦藤:指手杖。
客燕:客居他鄉的燕子,喻漂泊之人。
歸鴻:歸雁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,但從詞中情感可推測,作者可能處于漂泊他鄉的狀態,在一個寒冷的日子里,登高望遠,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詞。
這首詞主旨是抒發漂泊之愁和思鄉之情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意境開闊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,但也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。
瑤編對秉初修筆,粉署同攜夜直衾。
虎既蒙皮甘搏噬,鶴因瘡羽久呻吟。
盡歸一網機猶淺,橫說三綱害最深。
想到鄮山多暇日,軻書毋惜細研尋。
愛君筆底有煙霞,
自拔金釵付酒家。
修到人間才子婦,
不辭清瘦似梅花。
世路迂回入渺茫,浮生今竟識滄桑!貫胸國已無王會,披發人皆下大荒。百二河山馀瓦礫,三千城郭落風霜。從茲莫過誇高蹈,小隱依然在故鄉!
東來不見舊梯航,故國依稀入望長。秦地埋頭梁苑客,漢家俯首夜郎王。九邊荒徼殘云白,萬里中原落日黃。此后未知何處去?窮愁多淚在沅湘。
清晨上南坂,蕪草深沒腰。黃云冒山起,雪花零亂飄。
雪子穿棕笑,雪花漫棕衣。飄衣濕尚可,懸愁空筐歸。
土皮滑白斸斷柄,短莖泥重淘寒井。黃茅蓋頭雪侵領,奮椎力盡剛過頸。
綿綿咽咽聲可憐,阿兒涕墮牽絲餅。流泉渾渾濁如藍,朦朧猶見伶仃影。
伶仃相扶過眼前,黃綿襖子雀兒氈,夢里春光快活天。
君不見馬槽□□□東去,雪花灑血痕丹鮮。
鳳凰山色正蒼蒼,
背郭流光到小堂。
有客頻來開野宴,
主人應不厭清狂。
聲切。恨難說。
千里潮平春浪闊。
梅風不解相思結。
忍送落花飛雪。
多才一去芳音絕。
更對珠簾新月。
載酒仍看問字奇,再來漸覺鬢成絲。
追陪杖履趨榆社,慚愧丹鉛托絳帷。
少不如人何況老,才難信己敢稱師。
青氈本是吾家物,十載門墻共護持。
猶是難忘作寒食,西城座上幾人存?
黔驢灞岸新詩影,白鳳濰州殘夢痕。
尺幅煙云方過眼,兩家劍履已埋魂。
披圖悵觸無窮感,點染蒼黃細細論。
欲采梅花釀麴塵,閉門日日醉青春。
中懷挾策偏違俗,右臂傭書不救貧。
解事園丁教種樹,能言籠鳥報來賓。
買山未定何山好,村屋年年托此身。
峨峨雪嶺與天齊,
縮猬毛膠萬馬啼。
多少詩家談覽勝,
幾人曾到大荒西。
閑居郭內似村中,背市臨河一徑通。案上漆書何世字,墻頭碧瓦古時宮。苦遭客子驚鷗鳥,閑在橋邊數釣筒。不是龐公怕城府,也來相就作漁翁。
江漢兵馀八十秋,后生誰及見前修。開元遺事無人說,正始諸賢何處求。此老尚堪矜式在,吾儕欲為子孫謀。不嗔拱立煩雞黍,時復敲門系小舟。
航海而來,面壁而坐。
未明直指單傳,先被梁王勘破。
當門齒露風,只履歸何早。
熊耳峰前,累累荒草,至今惹得行人笑。
田中多峭石,
蒼玉亂攲斜。
怪似湘中見,
封域近長沙。
星槎甚處,泛取瓠囊,入上林花譜。銅仙掌底,含露窄、躑躅芳名曾數。丹鉛都洗,正倩得、新涼疏雨。憶壓簾桂葉秋陰,長伴曉枝瑤圃。
蠟珠小結蜂窠,羨隔膜輕明,皺縠分吐。添他十斛,將買笑、定有娉婷人妒。天漿瑩齒。留一半、蔬香傳賦。訝年來紅豆吟箋,空認啄殘鸚鵡。
紅頭紫翅最剛強,
項若朱砂腿渾長。
牙齒灣尖桑剪樣,
秋冬歷遍莫能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