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感十二首次王礎塵 其二
不知何處問陽回,但覺殘年萬物催。關外虎頭無定遠,世間人面有牛哀。頗疑孤竹移貪水,真信昆池是劫灰。赤地比來馀萬里,青春不到白龍堆。
不知何處問陽回,但覺殘年萬物催。關外虎頭無定遠,世間人面有牛哀。頗疑孤竹移貪水,真信昆池是劫灰。赤地比來馀萬里,青春不到白龍堆。
長謠何所惜,
鳳飛詎能止。
和鳴求其曹,
浩渺行湘涘。
殷武伐久張,
周文化重被。
不見庶人風,
猶自歌漁父。
矍矍澤上鹯,
博鳥將誰媚。
懷哉勿復陳,
請觀滄浪水。
一卷流傳緣亦奇,
舊觀休惜復來遲。
潮雞喚起潛郎夢,
來讀先皇御制詩。
登樓曠遐矚,峨峨見南山。村舍晝恒靜,巒壑澄秋鮮。
孤吟發高響,我思浩無邊。海波遠不興,云氣但蒼然。
時見海中嶼,浮出空濛間。君復耽幽賞,永日此留連。
匹馬空山日易移,裹糧篝火傍崖炊。誰言野食無供帳,鳥作笙簫樹作帷。
好峰如削透林端,面面生云翠作團。安得池盆寬十畝,貯來庭院倚欄干。
如煙如霧暗空林,濕不沾衣冷沁襟。忽見斜陽一回望,始知身下白云岑。
山頭日出山腰雨,不到山頭不見晴。上下青山一千里,陰晴見慣未須驚。
一派清泠數曲來,青蒲白石淺瀾洄。風光不落流觴手,捧得芙蓉露幾杯。
李白風流在夜郎,涪翁繼至有輝光。皇華忝我來今日,漫把新詩和宋唐。
對景惹起愁悶。
染相思、病成方寸。
是阿誰先有意,阿誰薄倖。
斗頓恁、少喜多嗔。
合下休傳音問。
你有我、我無你分。
似合歡桃核,真堪人恨。
心兒里、有兩個人人。
春索寞。樓上晚來風惡。午醉初醒羅袖薄。護寒添翠幕。
愁里花時過卻。閑處淚珠偷落。憔悴只羞人問著。鏡中還自覺。
暝天云重碧成陰,
留得山頭一桁晴。
荷柄枯斜開鏡面,
照人欹坐聽魚鳴。
山寐夜無聲,空林月靜明。
藤蘿垂有景,竹柏影皆行。
是物俱堪畫,無人不自清。
前溪幽絕處,一道白煙橫。
結構茅堂低小,地偏夏日亦涼。鄰家幾株高樹,為送清陰過墻。
懶囀鶯潛密葉,多情蝶訪幽花。城上半規日落,村中一縷煙斜。
年來燕子稀少,不見紅襟可憐。瓦雀喧喧無數,斗爭每墮人前。
卻掃何須謝客,閑居每自垂簾。門外不栽五柳,恐人知是陶潛。
老態夜乃見,終無甜夢期。
西齋臥空壁,適值殘□□。
□□寒雨來,此聲世誰知。
四更遠雞鳴,披衣起題詩。
舌根涎唾盡,汲泉漱空頤。
聊寫郁結心,稍寄幽婉辭。
量近何所苦,騖遠將焉思。
一夕漏鼓五,不寐常四之。
聞說關河唾掌收,
擬為跛子看花游。
可憐逸少興公輩,
說著中原得許愁。
甲子值上元,妖氛掃欃槍。偃武乃修文,杰閥增輝煌。
丁君抱書歸,鄭重陳縑緗。豈徒復舊觀,補綴且不遑。
迄今承學流,日夕飫謨觴。惜哉匯與淙,蔓草縈頹墻。
中朝數人物,孰過曾與張。上書告天子,復有溥侍郎。
任事少君儔,修復仍渺茫。南望只文瀾,奎壁騰光芒。
一來兼不返,
我道也擔板。
超凡越圣時,
腦后方開眼。
采蒲搴艾兩休休,五月天時似早秋。
白石有人呼節酒,汨羅無客棹孤舟。
浮云蔽日山川暗,淫雨漫天草木愁。
對節感時心不了,幾番回首愧沙鷗。
一別南充十四年
時時清夢到金泉
山陰道上秋風早
卻見神仙小自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