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趙敬甫京口游桃李園作
春風江上麗人多,酒氣花香暖自和。回合朱方皆鷲嶺,氤氳赤水盡鯨波。何嫌樹密藏樓閣,卻愛花秾照綺羅。扶醉不歸城郭去,武陵漁棹一相過。
春風江上麗人多,酒氣花香暖自和。回合朱方皆鷲嶺,氤氳赤水盡鯨波。何嫌樹密藏樓閣,卻愛花秾照綺羅。扶醉不歸城郭去,武陵漁棹一相過。
旱地蓮花嬌小,
水盆梔子幽芳。
薇帳半年春艷,
桂叢四季秋香。
搔首南天對夕暉,越王臺畔卸征衣。
岧峣樓觀臨滄海,縹緲人煙接翠微。
鄉信更無鴻雁達,秋風祇有鷓鴣飛。
今朝正是重陽節,何處東籬采菊歸。
問訊梅花,早春消息殘寒外。小窗兒女自團圞,幽恨憑誰解。
往事思量莫再。隔朦朧、金爐翠靄。為誰詩鬢,苦恨消磨,年年春在。
鬯好屠蘇,引杯不分愁如海。椒紅柏綠總依然,誰念朱顏改。
夢里風云萬態。作蘭夜、笙歌一派。此時情味,減了年時,東陽腰帶。
懷抱人難測,衣冠自不迂。
傳經多弟子,結友半屠沽。
死去文章在,年兇產業蕪。
故林滄海畔,鳴噪盡饑烏。
翠尊梅樹下,記弄香、娟娟月三更。畫船催人去,江村戲鼓,水市排燈。
別來一翻書到,秋老石頭城。正楚尾人家,調砧月底,帶雁愁聽。
聞君。掃塵閣,對小港紅橋,波漲青菱。添賦蕭閒句,喚鶯唇吹笛,都是新聲。
況有樵歌同調,未倦舊吟情。定醉共麡床,薇軒燭影翻雪藤。
一幅飛航扇碧瀾,因風夜泊此銅巒。
浮洲蟹舍圍沙岸,濱海魚莊護石欄。
塔勢隨波移棹櫓,鐘聲入夢到江干。
來朝踏上蓮花界,回首迷津渡幾灘。
公曾數載潮陽掾,筆力怪來韓與蘇。
璧上廟碑當乞我,庶求涓滴潤焦枯。
涪翁昔在黔戎貶,逸翰遺章久更多。
字畫公今元祐腳,擬煩妙手定如何。
世傳滿子是人名,臨就刑時曲始成。
一曲四調歌八疊,從頭便是斷腸聲。
萬里長江一望收,高皇親建閱江樓。
云開蓬島星河曙,月出盧龍天地秋。
碧草自生宮寢路,青山仍繞帝王州。
憑君莫問當年事,禾黍同歸六代愁。
美人曉簪花,蛾眉懶不畫。
有色不聞香,終是虛花界。
名花遇傾國,自古兩相歡。
今在明鏡里,權作美人看。
平拖鏡面柳絲長,舊戚曾經貯艷妝。
日照花明嬌欲語,風來草動暗聞香。
魚游水底清于洗,騖泛池邊暑亦忘。
側耳琤琮無斷續,泉飛白練葉宮商。
蘭臺曾奏弼違書,直氣英聲眾不如。此日有舟藏夜壑,當時解印賦閒居。尚方請劍朱槐令,棘寺祥刑漢尉于。麟趾祇馀繼簪紱,向人猶自悼輀車。
兩溪環玉照高闉,隔世猶聞直道身。抗節一生馳駿足,上書瀕死逆龍鱗。蒼松郁郁封云鬣,宿草凄凄護石麟。地下脩文知信否,祇留芳譽誦斯人。
長安松下讀書人,皂帽蕭然迥出塵。
暫傍香臺尋勝侶,卻乘秋水問歸津。
詩傳摩詰真如畫,豪擬元龍未覺貧。
猶記高樓吟嘯處,十年迢遞海陵春。
滘外長風散晚霞,孤舟維向渡頭沙。
海門淡月潮初入,篷底殘尊燭半斜。
路接漁樵聞夜語,岸回霜露帶寒花。
開簾指點看牛女,漫說銀河八月槎。
元無一滴鼓波瀾,
發得頭來海樣寬。
舉棹迷蹤知幾許,
桃花誤作武陵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