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泊銅山越日與郭瑟江陳卜五魏以甫上寶智寺
一幅飛航扇碧瀾,因風夜泊此銅巒。
浮洲蟹舍圍沙岸,濱海魚莊護石欄。
塔勢隨波移棹櫓,鐘聲入夢到江干。
來朝踏上蓮花界,回首迷津渡幾灘。
一幅飛航扇碧瀾,因風夜泊此銅巒。
浮洲蟹舍圍沙岸,濱海魚莊護石欄。
塔勢隨波移棹櫓,鐘聲入夢到江干。
來朝踏上蓮花界,回首迷津渡幾灘。
一艘快船在碧波上飛馳,借著風力在夜里停泊在這銅山。漂浮的沙洲上蟹舍環(huán)繞著沙岸,靠近海邊的魚莊有石欄圍護。塔影隨著波浪在船槳的劃動中移動,鐘聲仿佛進入夢境傳到江邊。第二天早上登上如蓮花般圣潔的寶智寺,回頭望去,不知那迷茫的渡口經(jīng)過了多少淺灘。
飛航:快船。
碧瀾:碧波。
銅巒:指銅山。
浮洲:漂浮的沙洲。
蟹舍:漁民居住的房屋。
魚莊:海邊養(yǎng)魚的地方。
棹櫓:船槳。
江干:江邊。
蓮花界:指寶智寺,佛教常以蓮花象征圣潔。
迷津:迷茫的渡口。
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乘船出行,在銅山夜泊,次日與友人登上寶智寺。當時可能處于較為和平的時期,詩人在旅途中有機會欣賞沿途風光并抒發(fā)感慨。
這首詩描繪了夜泊銅山及次日登寶智寺的所見所感。主旨在于展現(xiàn)旅途的經(jīng)歷和心境變化。其特點是寫景生動,意境清幽,情感表達含蓄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,但為研究當時的生活和文人的游歷提供了一定的資料。
山為驪龍盤,谷作驪龍腮。 珠樹存其間,誰采明月來。 何須循海隅,笑蚌未成胎。
出頭出飛瀑,落落鳴寒玉。 再落至山腰,三落至山足。 欲引煮春山,僧房架刳竹。
銀鉤慣學君王帖,寶軫頻聽淑女琴。 更與六宮循節(jié)儉,釵頭不綴辟寒金。
木鐸揚寬詔,云翹舞化風。 垂衣金殿里,圣德與天通。
繞臂長生縷,無非柘館絲。 還因袗絺绤,深念葛覃詩。
於穆清廟,明禋是躬。 卿士駿奔,助我肅雝。 灌鬯已事,精誠交通。 卻立以思,僾然其恭。
寒食無朝謁,閒攜載酒車。 燧青宮蠟火,雨白野棠花。 舊友頻游處,荒阡一酹賒。 傳聞有仙筆,麗句落僧家。
草木有麟鳳,眾只發(fā)等流。 終然浪題品,麟鳳自知不。
朝隨初日上煙沙,極望淮南不見涯。 今日江東寒食節(jié),李閒桃李自開花。
凝華浮藻五云間,下壓凌虛萬象閑。 湖水際天天欲盡,落霞照出洞庭山。
謾道龍蛇起陸,笑看雞犬能仙。 多少江湖奇事,等閑風雨驚眠。
海角崖山一線斜,從今也不屬中華。 更無魚腹捐軀地,況有龍涎泛海槎? 望斷關河非漢幟,吹殘日月是胡笳。 嫦娥老大無歸處,獨倚銀輪哭桂花。
許時無暇出城來,漫盡溪橋是綠苔。 寄語山中舊猿鶴,紫薇花欲為誰開。
寂寞枯枰響泬寥,秦淮秋老咽寒潮。 白頭燈影涼宵里,一局殘棋見六朝。
龍虎新軍舊羽林,八公草木氣森森。 樓船蕩日三江涌,石馬嘶風九域陰。 掃穴金陵還地肺,埋胡紫塞慰天心。 長干女唱平遼曲,萬戶秋聲息搗砧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