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施泛五湖圖
扁舟泛泛欲何之,
一似鴛鴦逗浦遲。
為問五湖煙月色,
得如臺上宴王時。
扁舟泛泛欲何之,
一似鴛鴦逗浦遲。
為問五湖煙月色,
得如臺上宴王時。
小船飄飄悠悠地要駛向哪里呢,就好像鴛鴦在水灘邊嬉戲而遲遲不肯離去。想問一問五湖的煙月景色,是否能比得上當年在臺上陪吳王宴飲時的情景。
泛泛:漂浮的樣子。
何之:到哪里去。
逗浦:在水灘邊逗留。
五湖:一般指太湖。
臺上宴王:指西施在吳王宮中陪吳王宴飲的時光。
此詩圍繞西施泛五湖這一傳說創作。西施助越滅吳后,傳說與范蠡乘扁舟泛五湖而去。詩人面對描繪此場景的畫作,有感而發寫下此詩,表達對西施命運的思考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西施泛五湖之事,感慨人生的無常與命運的變化。其特點在于以景與情的對比展現主題。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為后人了解古人對西施故事的情感認知提供了素材。
恩馬堂堂斯列健,人間又見此頭顱。
龍翔鳳翥君堪喜,驥附驂隨我敢吁?
岳峙淵停真磊落,天心民意要同符。
雙江會合巴渝地,聽取歡虞萬眾呼。
簾幕一重重,印碧空涼陰蕩魄如洗。危立影湘妃,含情處,不盡迷離煙水。
香嫞繡戶,付誰幽夢尋鴛被。玉顏惜起。憑青鏡漣漪。忍教憔悴。
低徊欲托微波,恁暮暮朝朝,人天尺只。乞與借春幡,空濛外,容易粉云吹碎。
瓊樓玉宇,望中猶有高寒地。宿酲醒未。禁柳外疏鐘,暗驚秋思。
欠伸撞屋非關屋,未飽刮鍋豈圣鍋。
手執鋼刀九十九,迫教朽木歌復歌。
獵歸一兔千年講,整到三風兩手搓。
不共蠻妮開畫展,展他不過好瞧么?
十方四部華嚴界,何事矜持入定嚴?
卓錫飛穿湘水曲,芒鞋踏破蜀山尖。
傳心衣缽無常住,行腳東西靡所瞻。
我為老僧下轉語,渡江歸去莫終淹!
石上風搖薜荔,
花門雨滑蒼苔。
新蟬響斷還續,
暮鳥飛去復來。
議論今誰及,詞章更可宗。
三年依玉樹,一別送塵容。
盡日尋山寺,思君傍塞烽。
五言何敢續,持用當緘封。
柳色新未綠,春風到幾時。
千山憐獨往,樽酒不須辭。
道在寧憂屈,官閒豈厭卑。
菁莪歌樂育,化洽遠方夷。
自恨無媒出嫁遲,
老來方始遇佳期。
滿頭白發為新婦,
笑殺豪家年少兒。
一編偶爾寄窮荒,才讀詩題淚已汪。
古道多年堙蔓草,人間此日見文章。
三山一諾千金盡,雙袖長歌五嶺香。
再拜雪天重閱竟,杖頭瞬息到家鄉。
帝與華胥作睡侯,天廚無分飽珍羞。
友朋愛我垂高誼,妻子耘春不解憂。
十載驅馳歸故里,兩年漂泊落它州。
草亭風雨瀟瀟處,卻為蒼生白滿頭。
豐神閒整坐凝然,一笑聊憑筆意傳。卻有丹青難畫處,獨遺好丑在千年。
因形有像轉支離,妙筆從君壓畫師。若向禪中參一指,寫余父母未生時。
色自色兮聲自聲,
新鶯啼處柳煙輕。
門門有路通京國,
三島斜橫海月明。
青嵐帚掃紫筠煙,
垂露珠零綠粉天。
最美仙郎能縮地,
筼筜谷在錦江邊。
數畝膏腴郊外郊,舌端耕破隴頭遙。
春風暖播詩書種,時雨香沾秀實苗。
學稼無勞樊氏請,輸租不數石崇饒。
個中豈是閑田地,預養英才佐治朝。
看金波遙映,玉鏡高飛,昆明池沼。近天上中秋,人間蓬島。
建節堂深,籌邊樓迥,正雨晴風裊。青鳥喉歌,紅鸞掌舞,仙音繚繞。
白鶴南來,錦書為報。云動三山,星飛五老。漢節唐符拜,重華天表。
玉塵談詩,金釵壓鬢,向瓊枝齊禱。愿歲歲長春,年年此日,恩波難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