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泉道中和大中
江山同一枕,何夢與神游。
紫氣圍黃鶴,青天坐白牛。
古今云汎汎,天地水浮浮。
莫道雙鳧外,王喬不可求。
江山同一枕,何夢與神游。
紫氣圍黃鶴,青天坐白牛。
古今云汎汎,天地水浮浮。
莫道雙鳧外,王喬不可求。
江山仿佛與我共枕,不知什么樣的夢能讓我與精神一同遨游。紫色的祥瑞之氣環繞著黃鶴,我仿佛在青天之上騎著白牛。古往今來,云朵飄飄悠悠;天地之間,江水浮浮蕩蕩。不要說除了那化作雙鳧的仙人外,像王喬這樣的仙人就不可尋求。
香泉道:地名。大中:可能是友人。
同一枕:如同共枕,形容與江山親近。
神游:精神遨游。
紫氣:祥瑞之氣。黃鶴:傳說中的仙禽。
坐白牛:傳說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,這里可能借指仙人的逍遙狀態。
汎汎:漂浮的樣子。
雙鳧:傳說王喬為葉縣令時,每月初一、十五常自縣詣臺朝,明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,密令太史伺望之,言其臨至,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。于是候鳧至,舉羅張之,但得一雙舄焉。
王喬:傳說中的仙人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詩人可能在香泉道的旅途之中,面對江山美景,引發了對仙人境界的遐想。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平靜,詩人心境閑適,借景抒情,表達自己對超脫境界的追求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仙人境界的向往和對自由超脫生活的追求。其特點是意境空靈,意象奇幻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構思和精神追求。
我愛銅官樂,千年未擬還。
要須回舞袖,拂盡五松山。
日落沙明天倒開,波搖石動水縈回。輕舟泛月尋溪轉,疑是山陰雪后來。
水作青龍磐石堤,桃花夾岸魯門西。若教月下乘舟去,何啻風流到剡溪。
昨日登高罷,
今朝更舉觴。
菊花何太苦,
遭此兩重陽。
青溪勝桐廬,水木有佳色。
山貌日高古,石容天傾側。
彩鳥昔未名,白猿初相識。
不見同懷人,對之空嘆息。
何處夜行好,月明白笴陂。山光搖積雪,猿影掛寒枝。但恐佳景晚,小令歸棹移。人來有清興,及此有相思。
白笴夜長嘯,爽然溪谷寒。魚龍動陂水,處處生波瀾。天借一明月,飛來碧云端。故鄉不可見,腸斷正西看。
初謂鵲山近,寧知湖水遙。此行殊訪戴,自可緩歸橈。
湖闊數千里,湖光搖碧山。湖西正有月,獨送李膺還。
水入北湖去,舟從南浦回。遙看鵲山轉,卻似送人來。
五月入五洲,碧山對青樓。
故人楊執戟,春賞楚江流。
一見醉漂月,三杯歌棹謳。
桂枝攀不盡,他日更相求。
今日竹林宴,我家賢侍郎。三杯容小阮,醉后發清狂。
船上齊橈樂,湖心泛月歸。白鷗閑不去,爭拂酒筵飛。
刬卻君山好,平鋪湘水流。巴陵無限酒,醉殺洞庭秋。
洞庭西望楚江分,水盡南天不見云。日落長沙秋色遠,不知何處吊湘君。
南湖秋水夜無煙,耐可乘流直上天。且就洞庭賒月色,將船買酒白云邊。
洛陽才子謫湘川,元禮同舟月下仙。記得長安還欲笑,不知何處是西天。
洞庭湖西秋月輝,瀟湘江北早鴻飛。醉客滿船歌白苧,不知霜露入秋衣。
帝子瀟湘去不還,空余秋草洞庭間。淡掃明湖開玉鏡,丹青畫出是君山。
今日云景好,水綠秋山明。
攜壺酌流霞,搴菊泛寒榮。
地遠松石古,風揚弦管清。
窺觴照歡顏,獨笑還自傾。
落帽醉山月,空歌懷友生。
天宮水西寺,云錦照東郭。
清湍鳴回溪,綠水繞飛閣。
涼風日瀟灑,幽客時憩泊。
五月思貂裘,謂言秋霜落。
石蘿引古蔓,岸筍開新籜。
吟玩空復情,相思爾佳作。
鄭公詩人秀,逸韻宏寥廓。
何當一來游,愜我雪山諾。
化城若化出,金榜天宮開。疑是海上云,飛空結樓臺。
升公湖上秀,粲然有辯才。濟人不利己,立俗無嫌猜。
了見水中月,青蓮出塵埃。閑居清風亭,左右清風來。
當暑陰廣殿,太陽為裴回。茗酌待幽客,珍盤薦凋梅。
飛文何灑落,萬象為之摧。季父擁鳴琴,德聲布云雷。
雖游道林室,亦舉陶潛杯。清樂動諸天,長松自吟哀。
留歡若可盡,劫石乃成灰。
九日龍山飲,
黃花笑逐臣。
醉看風落帽,
舞愛月留人。
掛席凌蓬丘,觀濤憩樟樓。
三山動逸興,五馬同遨游。
天竺森在眼,松風颯驚秋。
覽云測變化,弄水窮清幽。
疊嶂隔遙海,當軒寫歸流。
詩成傲云月,佳趣滿吳洲。
高閣橫秀氣,清幽并在君。
簷飛宛溪水,窗落敬亭云。
猿嘯風中斷,漁歌月里聞。
閑隨白鷗去,沙上自為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