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令
夜蕭索。側耳聽、清海樓頭吹角。
停歸棹、不覺重門閉,恨只恨、暮潮落。
偷想紅啼綠怨,道我真個情薄。
紗窗外、厭厭新月上,也應則、睡不著。
夜蕭索。側耳聽、清海樓頭吹角。
停歸棹、不覺重門閉,恨只恨、暮潮落。
偷想紅啼綠怨,道我真個情薄。
紗窗外、厭厭新月上,也應則、睡不著。
夜晚一片蕭索,側耳傾聽,清海樓頭傳來號角聲。停下歸船,不知不覺重門已閉,只恨那暮潮退落。暗自猜想她又在紅淚啼哭、綠眉含怨,怪我實在是薄情。紗窗外,慵懶的新月升起,想來她也該是睡不著覺吧。
蕭索:形容冷落、凄涼。
清海樓:具體所指不詳,可能是當地的一座樓閣。
歸棹:指歸船。
重門:多層的門,此處指家門。
紅啼綠怨:“紅”代指女子的淚水,“綠”代指女子的眉毛,形容女子哀怨啼哭。
厭厭:同“懨懨”,精神不振的樣子。
具體創作背景不詳,但從詞中可推測詞人可能因事歸遲,被擋在門外,從而引發對女子的思念與愧疚,創作此詞。
這首詞主旨是表達詞人的情感糾葛,以景襯情,情感細膩。它展現了婉約詞的特色,在表達男女情思方面有一定的藝術價值。
溪頭黃蘗樹,颯颯海風吹。
日落歸心定,秋深病葉知。
蟲聲無斷續,客夢有驚疑。
兩槳榕城路,看山未展眉。
翠葉驚涼,幽泉噴玉,西風送得秋來。何處銷魂,凄涼蟬嘒高槐。一聲聲咽相思淚,看斜陽、也似徘徊。憶春歸。啼瘦紅鵑,無此悲哀。
芳菲過眼成惆悵,剩如云夢軟,似水腸回。玄鬢憐他,飄零一樣天涯。悲秋宋玉應難賦,甚心情、暗損腰圍。晚鐘催。繁響初沉,露重猶飛。
玉剪雙雙細語聞。花畔呢喃,微涼壓夢思氤氳。
琥珀枕寒紋尚澀,琉璃簟滑碧無塵。
寶鴨煙飄銀葉溫。情緒冥冥,巫山洛浦杳難分。
丹的乍施因入月,芫花煮水自湔裙。
黃塵隨馬染征衣,十里江皋送客暉。
廢井草荒蛙黽怒,下田沙漲芋魁肥。
解纓拂樹弄清淺,橫榻掃云飛翠微。
人生事事不如意,終日念歸何日歸。
桃杏交花坐斂襟,閉門遣日自深深。
偶參太始成良覿,肯枉佳辰事苦吟。
一往用情終不悔,久幽勿嚏分平沉。
所欣懶惰真天賦,十載嵇康鍛樹陰。
馬首從東轉,禪扉一徑荒。
柳陰垂古井,花氣近回廊。
擘荔頻傾碧,烹茶淺泛黃。
山僧無俗韻,盡日檢醫方。
曾問梅花開未開,
擬扶短策步蒼苔。
可憐雨雪飄零盡,
不得花邊醉一回。
東君管盡閑花草。紅紅白白知多少。末后一奩香。綠庭春晝長。
道人心似海。夢冷屏山里。莫剪最長條。從教玉步搖。
十載天涯客,風煙何處家。亂云迷鳥道,新漲沒鷗沙。落日三叉路,春風五嶺花。塵途成底事,未老鬢先華。
獨客憂長路,孤舟溯淺流。殘燈江上夢,芳草雨中愁。野火明山郭,寒更出驛樓。吟囊今易滿,風景是詩鉤。
水際輕煙,沙邊微雨。荷花芳草垂楊渡。
多情移徙忽成愁,依稀恰是西湖路。
血染紅箋,淚題錦句。西湖豈憶相思苦。
只應幽夢解重來,夢中不識從何去。
山頭不斷墨云飛,山下行人雨濕衣。
沾灑似隨孤鷲至,空濛應護法龍歸。
香飄野色看無盡,響答疏林聽未稀。
坐覺塵冥今一洗,頓令心亦長禪機。
秋月忽然好,游屐滿山前。遠觀燈火樓閣、萬點小星懸。逐隊王孫公子,繞坐歌兒舞女,人壓看場圓。獨有悲秋客,白眼對青天。
千古事,一場夢,總堪憐。吳宮明月在否?興廢幾何年。無限朱門綺戶,也有竹籬茅舍,皓魄一般全。休待玉簫徹,我欲臥漁船。
風流江左后,今不愧諸王。弓冶儒非誤,衣冠晚見償。當時獨立處,千載狀元鄉。天定常如此,三槐有二郎。
子貴人間有,親難及盛年。出藩先使節,入從冠經筵。問政承顏日,歸鄉屬纊前。誰能碑有道,還合傳先賢。
碧落群囂靜,清光一片寒。
不知深夜里,耐冷幾人看。
雪光飛冷艷,霜氣淡寒煙。
未肯輕歸寢,重看待隔年。
八旗廄馬高纏鬃,庌社既祭臧仆同。
乘秋放牧東浦東,黃衫老奚最趫雄。
指揮按轡搖玲瓏,銀鞍解卻香羅幪。
四蹄決波行若空,一形十影流鏡中。
葑綠倒暈桃花紅,圉人蹋浪學鳧翁。
輕爬短刷開肉駿,振鬣躍出上跨虹。
柳陰銜尾嬉涼風,?云駿氣非聾蟲。
皇圖萬里車書通,烽火不徹甘泉宮。
西域歲貢青海驄,天間上駟芻豆豐。
縣峰薄日伏皂終,何事汗血矜奇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