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調歌頭 其三 中秋
秋月忽然好,游屐滿山前。遠觀燈火樓閣、萬點小星懸。逐隊王孫公子,繞坐歌兒舞女,人壓看場圓。獨有悲秋客,白眼對青天。
千古事,一場夢,總堪憐。吳宮明月在否?興廢幾何年。無限朱門綺戶,也有竹籬茅舍,皓魄一般全。休待玉簫徹,我欲臥漁船。
秋月忽然好,游屐滿山前。遠觀燈火樓閣、萬點小星懸。逐隊王孫公子,繞坐歌兒舞女,人壓看場圓。獨有悲秋客,白眼對青天。
千古事,一場夢,總堪憐。吳宮明月在否?興廢幾何年。無限朱門綺戶,也有竹籬茅舍,皓魄一般全。休待玉簫徹,我欲臥漁船。
中秋的月亮忽然變得如此美好,我穿著木屐漫步在山前。遠遠望去,樓閣上燈火閃爍,像萬點小星星懸掛著。王孫公子們成群結隊,周圍坐著唱歌跳舞的女子,人群把看場圍得水泄不通。只有我這個悲秋的人,不屑地看著青天。千古以來的事,就像一場夢,總是讓人憐惜。當年吳國宮殿的明月還在嗎?興衰變遷已經過了多少年。無數的豪門大戶,也有簡陋的竹籬茅舍,都同樣被這皎潔的月光照得明亮。不要等到玉簫聲停歇,我想回到漁船上睡覺了。
游屐:出游時穿的木屐。
逐隊:成群結隊。
悲秋客:感慨秋天、身世的人,此處是作者自指。
白眼:表示輕蔑、厭惡。
朱門綺戶:指富貴人家。
皓魄:明月。
玉簫徹:玉簫聲停歇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詞中可推測當時社會有一定的繁華景象,但作者作為‘悲秋客’,可能身處動蕩或不如意的環境,對歷史興衰和現實有深刻感悟,從而創作此詞。
這首詞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和表達對現實的超脫。其特點是對比鮮明,情感深沉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,但能體現當時文人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。
居士風流已莫追。尚存余韻寫唐碑。殘文編綴待他時。
壯歲煮濤談墨妙,悼亡賦罷廢臨池。遺編珍重好將持。
山蟠大野翠堪憐,樹老深巖忘歲年。畫閣地清臨水見,紫泉聲遠隔花傳。前林別墅通三徑,暇日禪床借半氈。叨際圣明空懶散,狂歌時復和薰弦。
采芝深谷賦歸休,幸有鄰莊水竹幽。畫障日開山九疊,素封秋倚橘千頭。長懸片月延僧住,滿放閑云伴客游。桐葉已齊春去久,翻階紅藥為誰留。
日暮登山覽八荒,
翰林隨輦進辭章。
君臣同樂松陰下,
時雨將來入未央。
春睡重。睡起煙銷鸞鳳。著雨柳綿吹易動。風簾花影弄。
過雁空勞目送。縱有音書何用。有意相思無意共。不如休做夢。
大梁廉憲握軍機,
皂蓋朱幢獎德輝。
才贍雄韜銷壁壘,
身膺殊渥徹□幃。
揚威萬□貔貅勵,
恤法三章狴犴稀。
吏治兵儲歸赤腹,
彝尊象勺錫黃扉。
白地狂風倒峽吹,奔濤折木影交馳。飄零一夜孤舟客,不聽猿聲亦淚垂。
楓葉蕭蕭峽氣寒,漁舟多在洑流安。酒醒向月吹蘆笛,驚起鸕鶿過別灘。
箬水可棲遲,秋高月滿帷。談經服子慎,好客鄭當時。
我亦曾相過,心常系所思。若論羲與獻,那得外人知。
朝看花滿枝,暮見花辭樹。東風翻覆手,驟開驟落無憑據。
不如歸去,不如歸去。萬疊青山,白云何處。
行不得,哥哥哥。冥冥高飛憂網羅,煢煢孤往虞干戈。江湖蛟鱷擾,山谷虎狼多。
行不得,哥哥哥。不信時,哥但知去到前頭無去處。
一個去學仙,一個去學佛。
仙飲千杯醉似泥,皮骨如金石。
不飲便康強,佛壽須千百。
八十馀年入涅槃,且進杯中物。
圣朝荒服盡冠纓,
嶺外交南舊有名。
文字不隨言語別,
道途長共海波平。
一家兩被周封命,
六載三回漢使旌。
天上玉堂非遠別,
故鄉重慰倚門情。
離人無寐意悠悠。佳節中秋。辜負中秋。相思對景淚空流。月滿江洲。人去江洲。
夜涼高碧暮云收。風繞南樓。雁過南樓。誰家橫笛亦悲秋。何處閑愁。更惹閑愁。
癡黃小筑傍溪灣,
松徑蕭蕭木葉斑。
秋靜絕無游屐到,
一峰蒼翠板橋間。
朝光麗陽崖,秋氣肅晴巘。
巖桂金英霏,佳招及茲踐。
孤嶺阻重深,跬步不辭蹇。
曲徑修蛇懸,碎石流丸轉。
仰企勢逾迥,俯拾意轉坦。
露磴搴茅篁,雨斑貼苔蘚。
直視憺遠神,危坐息微喘。
及巔梯已窮,下坂步難展。
振衣重踟躕,慎哉失足免。
璇閨罷詠。又寫群芳影。染翠渲紅生意迥。的是描生上乘。
奇葩強半難名。勞他搜遍潮汀。偏少合歡一朵,為憎夫婿多情。
雪消姑射豐肌盡,
云入陽臺短夢頻。
可惜舞衣猶粉黛,
不堪歌扇已埃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