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蠻 正平梅雪
銀河宛轉三千曲。浴鳧飛鷺澄波綠。
何處是歸舟。夕陽江上樓。
天憎梅浪發。故下封枝雪。
深院卷簾看。應憐江上寒。
銀河宛轉三千曲。浴鳧飛鷺澄波綠。
何處是歸舟。夕陽江上樓。
天憎梅浪發。故下封枝雪。
深院卷簾看。應憐江上寒。
銀河彎彎轉轉,河道有三千曲。野鴨游水,白鷺飛翔,江水澄澈泛綠。哪里是歸去的小船?在夕陽中的江邊小樓上遠望。老天好像憎恨梅花肆意開放,故意降下大雪封住梅枝。在深深的庭院里卷起簾子觀看,應該會憐惜江上的寒冷。
銀河:這里借指江水。
宛轉:形容水流彎曲。
浴鳧飛鷺:游水的野鴨和飛翔的白鷺。
浪發:肆意開放。
封枝雪:覆蓋在梅枝上的雪。
具體創作背景不詳,但從詞中情感推測,可能是詞人在羈旅途中,看到梅雪之景,觸景生情,抒發思鄉與孤寂之感。
這首詞主旨為思鄉與憐人,其特點是景中含情,借景抒情。在意境營造和情感表達上較為出色,展現了詞人較高的藝術水準。
樂山仁者寂不動,
面壁老胡機械深。
艮背行庭無別義,
佛心即是伏羲心。
道與時人背,
多因得所深。
文章千古印,
忠孝一生心。
棘冷難承澤,
梅殘祇在林。
空門翻有淚,
斷斷是知音。
閒敲棋子向山中
不信神仙萬念空
一局松陰未收著
人間成敗幾英雄
禪榻瀟瀟秋雨昏。檐聲添夜漏,惱愁人。慣拋美睡對爐熏。沈沈夜,燈外即前塵。
習靜與僧臨。茶鐺松火活,小團春。枯荷世界厭聲聞。人間事,何似夢中真。
經旬寒色倚綈袍,窮谷跫然墮彩毫。五夜書傳淮海月,千秋詞壓廣陵濤。中朝劍舄聲華遠,故國塤篪夢寐勞。二十四橋花滿目,吹笙彈瑟擁持螯。
分曹何處最風流,燈火維揚近石頭。蕭鼓萬家隨畫戟,舳艫千里遇牙籌。東園棠樹經春別,西嶺梅花歷歲游。計日候公邗水上,月明重臥舊青樓。
當時詠雪句,
誰能出其右。
雅人有深致,
錦心而繡口。
此事難效顰,
畫虎恐類狗。
一幅云林景,天公設色勻。樹鴉團暮靄,村犬趁歸人。殘照平山外,馀霞遠水濱。欲成圖畫出,粉本妙無倫。
間倚篷窗望,人煙夾岸繁。晴波搖日腳,暝色起山根。幾點明漁火,三篙漲水痕。蒲帆看乍落,停泊即前村。
赤帝當垂令,
馀威烈暴秦。
若無大圓鏡,
熱殺世間人。
身如楊白花,
相去落人家。
心似海斷石,
由來那改易。
別駕柴門閉一春,
艱難顛沛不忘君。
何時幽谷回天日,
教保馀生出瘴云。
抱帚倚戶立,寒風吹衣巾。
凌晨汲土井,灑掃庭陔塵。
掃塵不掃雪,留取寒意真。
棄帚出門望,邊塵浩無垠。
俯視穢草積,仰見黃云昏。
放廢敢晏安,勞力清心神。
強煉未死骨,涸水潛窮鱗。
家破散如雨,一仆隨征輪。
偶效胼胝力,赪顏詡辛勤。
萬里親童奴,傲惰誰能嗔。
長夜雞聲迥不聞,寂寥古塔與平分。卻嫌窗外晨鐘動,猶帶寒風鬧白云。
月出開關晝掩扉,山上人間事事違。最是欹崖連屋角,一番下雪一番飛。
端坐泥床何所為,雪晴日影上高枝。山麋野鹿全無禮,來不參堂去不辭。
云散鶴飛何所止,殿臺散木長橫枝。閒尋舊日經行處,荒草猶眠半截碑。
曲木為梁草作簾,我來又蓋半間添。蒲團以外惟茶灶,瓦罐燒泉味亦甜。
孤松如蓋碧萋萋,流水還馀未凍溪。窮到生臺無半粒,饑烏帶雪向人啼。
耕田博飯不須貪,但看廚煙勿教斷。今年種麥本無多,野雀公然分一半。
莫言山里絕無朋,漸住云間幾處僧。八歲沙彌頭帶笠,驅牛一直上高層。
一個小麃相得甚,穿林度壑必相隨。自從老衲下山去,竟過西峰更不回。
山南父老扣柴扃,世利誰云遠翠屏。一斛細糧錢一串,請僧為轉法華經。
見說遼陽諸弟子,重重積雪盡沖開。無非只畏山僧餓,個個懷將山藥來。
山菜青青莫辨名,暫時同遂隱山情。驢蹄狗腳憑呼喚,不羨龍須得好稱。
雪里何人擔布袋,沙彌望見笑聲嘩。昨宵好夢頻頻見,定是新城道士家。
銅爐豈必施家鑄,木幾中央照眼輝。沉水夢虛黃熟斷,鋤將高本一籃歸。
斫柴燒炭無多路,夜夜圍爐盡意烘。更傾半盌山梨汁,九十老僧滿面紅。
九十老僧被破衣,獨行鎮日敞荊扉。遙看扶杖從橋過,知是河東乞食歸。
何人系馬厓邊樹,信意登臨水一壺。山鼠分馀堪共飽,人間禮數本來無。
要住只須瓢一半,要行只須竹一條。山中迥古無賓主,自來自去亦蕭蕭。
蔬水古來稱大圣,棲棲卒歲亦何為。深山一段孤寒樂,不到深山總不知。
住山須帶住山骨,山骨山情自合宜。世間多少英雄漢,縱到深山也不知。
東家粟紅,西家粲白。借貸空歸,羞見河伯。
河伯羞尚可,一家待我舉煙火。河水生骨膠渡船,攜孫傴僂行難前,誰知河心冰不堅。
狐貍隔岸看墮水,枯桑槭槭酸風起,綏綏欲渡愁其尾。狐愁濡尾,翁與孫尚能履耶?
破碎山河負此生,
未尋春夢已無情。
人將南渡望溫嶠,
我把西歸謝子卿。
恥向金門謀索米,
渴于玉海待澄清!
世途若有回機日,
老大還須學請纓。
唐虞世已遠,邈焉逮衰殷。戡黎啟周業,大統集厥勛。壺漿來士女,四海望陶甄。如何首陽下,獨有窮餓民。采采山中薇,大義將焉陳。頹波不可挽,卓行誰與倫。隘雖圣不由,求仁斯得仁。
西郊獲奇獸,魯史終筆削。列國事紛爭,士習縱橫學。卓彼魯仲連,沖懷隘寥廓。緩頰秦師退,立談聊城拔。奇功不日收,世議酬高爵。孰知斯人志,飄飄在丘壑。翱翔東海上,遺蹤散?漠。
千載仰高風,于焉可敦薄。嬴政逞兇毒,?喪綱與常。志士共扼腕,疾走奔四方。赫赫隆準公,基漢由三章。奈何好慢士,溺冠裂其裳。商山四老翁,發皓雙眉厖。非因國本重,安能趨帝傍。奇哉子房策,既以用其良。一言回主意,期期愧周昌。
圣門三千徒,一一皆佳士。時君問其賢,獨屬屢空子。仰鉆及瞻忽,骎骎殊未止。惜哉天喪予,一慟回也死。游目秦漢間,舉世難與比。孰知千載下,乃有牛醫嗣。汪汪千頃陂,渺漫無涯涘。不見鄙吝生,德馨照青史。
世人膠外紛,得失互相戰。富貴眾所欲,孰肯居貧賤。龐公沮溺徒,卓卓有高見。深耕隱鹿門,素無功名愿。安危本殊途,妻子匪不戀。刺史弗深知,致詞徒繾綣。高人有遠情,塵俗莫能累。形跡茍相忘,飄飄自遺世。
吁嗟晉室衰,士習薄名義。淵明千載賢,獨爾抱深喟。仰觀世運移,俯嘆川流逝。怡顏藉庭柯,折腰愧時吏。茫茫大化中,此身本如寄。持此何所之,酒中有深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