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何孟門之瓊州
曾歌燕筑金臺上,又泛朱厓大海中。
老腳天涯殊復健,白頭吾道未終窮。
首春問路纖纖草,二月揚帆細細風。
此去鄉南更千里,好音惟恨隔郵筒。
曾歌燕筑金臺上,又泛朱厓大海中。
老腳天涯殊復健,白頭吾道未終窮。
首春問路纖纖草,二月揚帆細細風。
此去鄉南更千里,好音惟恨隔郵筒。
你曾在金臺上高歌,如今又要泛游到朱厓大海之中。年老的你在天涯行走依舊康健,白發蒼蒼但大道并未到盡頭。初春時節你沿著長滿細草的路前行,二月時趁著微風揚帆起航。此次你去往更南邊千里之外的地方,只遺憾難以收到你的消息。
燕筑:指戰國時燕昭王筑黃金臺招賢之事。金臺:即黃金臺。朱厓:指瓊州,今海南。老腳:指年老之人的腳步。吾道:指自己的主張、學說等。首春:初春。郵筒:古時用來盛遞書信的筒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知友人何孟門要前往瓊州,作者可能是在友人出發之際寫下此詩,表達對友人的送別和關懷。當時社會或許相對穩定,但遠行仍充滿艱辛,作者可能對友人的未來有所擔憂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何孟門去瓊州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既贊美友人又表達牽掛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。
蕓閣讎書謝建封,生涯瀟灑一枝筇。
曾為剡隱云橫水,更作閩游月滿峰。
子美藩籬清可造,長卿城郭巧能攻。
拂琴無復塵埃想,落落霜風一晉松。
來日向南行,車從峽道走。
漸入山坳中,四圍峰巒陡。
或如獅象駝,或如牛馬狗。
或如小兒孫,俯仰隨老叟。
或如孤立鶴,群雞為其偶。
大造呈奇觀,形態包眾有。
仰面觀上天,大若數十畝。
小憩借禪林,烹茶代清酒。
城頭山勢隱樓臺,千古禪宮向水開。
帆帶暮云歸海去,風吹明月過江來。
數宵清話分僧榻,一片閒情付酒杯。
世事悠悠君莫問,寒潮東下幾時回。
豫章城上有高樓,云是滕王此舊游。歸去憑闌翹首望,青蒼一片是羅浮。
當年寫韻人何在,明月猶懸寫韻軒。便欲同君一西去,夜寒天外醉嬋娟。
春祀瞻陵廟,宸游出帝城。豐隆扶翠輦,屏翳抗龍旌。柳色迎鑾細,鶯歌向蹕清。寢園佳氣合,馳道瑞煙平。沙軟千官擁,泥香萬騎鳴。精禋勞圣主,數傍碧山行。
法駕開云幕,慈闈擁萬城。社煙隨采仗,谷雨落青旌。春豫流鮮澤,皇游覽太清。沾衣知寵渥,潤物感升平。山繞鑾輿凈,泉當帳殿鳴。傳宣戒龍舸,還泛玉湖行。
一葉風涼疏雨后。羅帳輕寒透。倚枕夢難成,卿卿吟蛩,怎避愁時候。
蘭釭黯淡光如豆。聽徹蓮花漏。月冷畫屏深,楊柳依依,也覺和秋瘦。
清絕仍香如橘露,
甘馀小苦似松肪。
官槽重濁那知此,
付與街頭白面郎。
彩筆翩翩映玉臺,
頻將繡帙向風開。
可憐杜甫驚人句,
不數陳留曠世才。
后乎吾來,
先乎吾往。
當往之初,
殊不相讓。
五陵車馬日翩翩,上客空勞玳瑁筵。
欲覓阮家青眼去,只煩流水兩三弦。
與君今日混風塵,明發生涯各自新。
何限吳山何限色,不將名姓借時人。
可是先生宅,何如太傅墩。
僮慵風埽榭,客少月敲門。
蠖屈通泉脈,虬蟠抉石根。
東山他日臥,松菊賦猶存。
淬勵吾儕有出頭,
驚濤駭浪誓同舟。
平生抱負應施展,
赤膽忠心為國謀。
自從蒸氣走車舟,萬里都成庭戶游。
安得壯行兼絕技,遍將名勝寫全球。
未能游屐遍人寰,歸隱何妨且閉關。
奇絕南臺五指石,不妨圖寫好家山。
秋日春風麗句亭,先生天上少微星。
滿爐松影隨香碧,一硯苔痕帶雨青。
姜相笑中應斗酒,等公談外祇函經。
何人為我攜氈蠟,來洗蒼碑墨數廳。
磨盤山下路,曲曲近水隈。浮沙沒車轍,馬緩揚鞭催。
人家臨澗外,旅店巷口開。游倦趁早宿,解裝入門來。
院僻雜草芥,榻垢膩塵灰。倦極難驟寐,屢次剪燈煤。
小立石階下,斗杓暗轉魁。秋聲聽不盡,落葉下荒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