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澄心師
閉戶長翻五部經,
魚聲應有鬼神聽。
幾番剝啄知予到,
自起燒茶話月明。
閉戶長翻五部經,
魚聲應有鬼神聽。
幾番剝啄知予到,
自起燒茶話月明。
澄心師閉門在家經常翻閱五部佛經,誦讀經文的聲音應該連鬼神都在聆聽。好幾次聽到敲門聲知道是我來了,便自己起身燒茶,和我在月光下交談。
五部經:佛教的五部經典,這里泛指佛經。
剝啄:象聲詞,指敲門聲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,推測是詩人拜訪潛心修行的澄心師后所作,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,詩人在與澄心師的交往中,被其修行生活所感染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澄心師的修行生活,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、意境清幽。展現了詩人與澄心師的情誼,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,但體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的交往以及對禪意生活的追求。
秋夜沈沈玉宇空,蒼髯疏拂桂花風。
千年琥珀氤氳里,七寶樓臺縹緲中。
棲日枝頭擎顧兔,影娥池面漾虬龍。
分明一段詩家景,并入王孫院落東。
枌榆鄉社轉春蹊,
坐蔭芳林日欲西。
觸袖野花多自舞,
避人幽鳥不成啼。
楚眉乍斂。風掛巘碧,回畫江館。繩系烏短。去魂暗掣,煙騷斷云幔。濺箋淚滿。書破浪草,幽信魚遠。分棹歌婉,夜艫記取,瀛堧判君岸。
和闋舊歡夕。絳淚傾珠通艤線。爭負素樽,垂燈羞粉面。際未了鵑春,催夢風箭。十年誰見。共鬢抵奩霜,多恨撩亂。幾酣吟、怨蕉同展。
倦塵袂斂。晴外柳系,驄路公館。橋下篷短。怨春去隔,江帆對樓幔。錢樽畏滿。痕暈鬢老,回照花遠。歌意微婉。掛愁半塔,吳燈占滄岸。
勝集故歡夕。界燭啼紅融雨線。休詫太行,橫峰當酒面。鎮綠剪淞恨,歸棹如箭。待君重見。只鏡里眉攢,煙思撩亂。拓鸚廊、夜書同展。
耳盈絲竹,眼搖珠翠。迷樂事。宮闈內。爭知。漸國勢凌夷。
奸臣獻佞,轉恣奢淫,天譴歲屢饑。從此萬姓離心解體。
越遣使。陰窺虛實,蚤夜營邊備。
兵未動,子胥存,雖堪伐、尚畏忠義。
斯人既戮,又且嚴兵卷土,赴黃池觀釁,種蠡方云可矣。
麟閣虛傳身后名,
琴臺貰酒自須傾。
?沓結風成楚舞,
歌唫綠水勝秦聲。
諸法本來絕待,觸目且拘礙。
只因斷臂覓心,便有人求懺罪。
無文印子既成,付法傳衣廝賴。
致令盧老黃梅,墜石腰間舂碓。
將謂有法與人,問著卻言不會。
引得后代兒孫,盡作韓獹逐塊。
雖欲扶豎宗乘,奈何東倒西傫。
子細檢點將來,直是令人叵耐。
若也盡令而行,一擊須教粉碎。
有時靜坐思量,就中也有可愛。
深沙共脩羅結親,金剛與土地指背。
文波不隔鴛鴦棹,盈盈水聲銀浦。淡月眉纖,涼云鬢濕,羅襪姍姍微步。添河兩度。謝靈鵲今年,告勞酬汝。未信仙家,艷情還被曙雞妒。
人天一例怨別,恨無青鳥使,難寄書素。鏡里鸞孤,梁閒燕寂,贏得秋心如許。歸飛倦羽。問鐫骨鶼愁,汜人知否。后夜相望,更憐風浪阻。
晝同學歷夜觀星,壯日情親忽老成。
莫恨異鄉相見少,一來人物一番更。
遠來無物示拳拳,到老生涯尚闕然。
坐久但貪情話好,又勤雞黍費囊錢。
章華宮人夜上樓,
君王望月西山頭。
夜深宮殿門不鎖,
白露滿山山葉墮。
巫峽空多雨,江南自有春。
瘴排寒色早,晴發歲華新。
地暖仍馀濕,風和欲起塵。
舊傷千里目,巳復覺愁人。
天驕取次奉冠裳,畿輔長驅鐵裲襠。
王業昔誰開采石,霸圖古亦起丹陽。
百年禮樂還豐、鎬,一路云霓載酒漿。
此去神京原咫尺,龍蟠虎踞待重光!
旌旗東下路塵開,
六月風云席上回。
正恐一方人暍死,
直將霖雨過江來。
溪上尋梅雪乍晴,
溪頭流水已春聲。
呼兒旋滌蕓窗硯,
準擬新詩頌太平。
柳色如此,住為佳耳。未到飄綿,已經蘸水。隔巷趙女彈箏,沒心情。
博山熏彀沈香火,衫兒亸。微覺東風大。麝衾夢醒,驚問還是寒宵,是春朝。
雙袂齊舉鸞鳳翔,羅裙飄遙昭儀光。
趨步生姿進流芳,鳴弦清歌及三陽。
人生世間如電過,樂時每少苦日多。
幸及良辰耀春華,齊倡獻舞趙女歌。
羲和馳景逝不停,春露未晞嚴霜零。
百草凋索花落英,蟋蟀吟牖寒蟬鳴。
百年之命忽若傾,早知迅速秉燭行。
東造扶桑游紫庭,西至昆侖戲曾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