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興道上過古寺
金盡沙為地,竹枯水過籬。
龍池蛙帶子,佛頂雀銜兒。
古跡錢王是,殘經宋代疑。
道旁龜剝落,草里臥豐碑。
金盡沙為地,竹枯水過籬。
龍池蛙帶子,佛頂雀銜兒。
古跡錢王是,殘經宋代疑。
道旁龜剝落,草里臥豐碑。
寺廟的黃金已耗盡,地面只剩沙子;竹子枯萎,水漫過了籬笆。龍池里青蛙帶著幼蛙,佛頂上麻雀銜著雛雀。古跡是當年錢王所留,殘破的經書疑似宋代之物。道旁的石龜已剝落,豐碑臥在草叢里。
金盡:指寺廟曾經的輝煌不再,黃金裝飾已無。
錢王:五代十國時期吳越開國國王錢镠。
殘經:殘破的經書。
剝落:指石龜因歲月侵蝕而有部分脫落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可能是詩人路過嘉興的一座古寺,看到古寺歷經歲月,破敗不堪,聯想到歷史的興衰變遷,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或變遷時期,詩人通過古寺的景象來反映世事無常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古寺的破敗抒發對歷史興衰的感慨。其突出特點是白描手法的運用,生動展現古寺殘敗之景。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,但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。
賦得閒情思獨工,
想攜卮酒對芳叢。
鉛華不為春爭艷,
留得先生醉頰紅。
江南江北那識春,況此寄鎮埋煙塵。
卑棲客官困壟斷,無故污此金玉身。
濁醪自醉復自解,空恨梗政吏不仁。
忽傳街鼓聚嬉戲,兩株枯柴插燭銀。
涂抹脂粉破涕淚,覓酒獻笑酬佳辰。
震搖荒市官不嗔,傳是黃梅縣西人。
客路忻同勝友行,
貪看山水一身輕。
幽棲遠就云林宿,
明月清風萬古情。
山山迸出細泉流,
更瀉高峰瀑布幽。
盡入大溪灘石里,
古今翻覆幾人舟。
新選珠娘作美人,瀟湘香草滿宮春。
離騷數為君王誦,諷諫心勞似楚臣。
三閭苗裔在番禺,有女多才似綠珠。
一入宮中稱第一,不曾歌舞上氍毹。
八載他鄉臘鼓催,鄉心撩亂鼓聲哀。
無情天地猶擐甲,有意山川獨畫灰。
兒女藏鉤離別后,君臣投璧播遷來。
年華如許人將老,辜負春風又幾回!
巍峨冠冕聳精神,好傍軒墀對紫宸。
一德擬推黃帝筴,紀年還數絳人旬。
懸知紫詔馳三節,肯使朱轓駐兩輪。
聞說邦人稱壽處,香云低覆玉嶙峋。
露氣涵秋暈夕煙,桂花香發嫩涼天。故山好月難為贈,記取西樓照夢圓。
落霞散綺氣澄鮮,斜照孤飛不上船。剩有橋頭波滟滟,漁篙碎點散成圈。
風箭急吹疏雨,云峰時轉輕雷。
修竹小亭山下,乘涼猶記初回。
淡云微雨帶青山,細柳新蒲水一灣。
人世百年真夢里,圣恩今日是生還。
來看海鶴迎風舞,坐愛江鷗盡日閒。
京國風塵能化白,臨流偏詫鬢毛斑。
紫泉山堂在何許,衛溪東岸蒼山麓。
青松偃蹇雪意寒,孤光晚映瑯玕竹。
紫泉調笑宛在目,亂云奇壑相縈觸。
我欲于此傾?醁,開襟醉臥青山屋。
絕境幽林不可留,野狐夜叫猿嘯秋。
別去長懷紫泉客,滿林楓葉吟颼颼。
十方法界至人口,法界所有即其舌。
只憑此口與舌頭,祝吾君壽無間歇。
億萬斯年注福源,如海滉漾永不竭。
師子窟內產狻猊,鸑鷟定出丹山穴。
為瑞為祥遍九垓,草木昆蟲盡歡悅。
稽首不可思議事,喻若眾星拱明月。
故今宣暢妙伽陀,第一義中真實說。
旂常無寸業,白首愧江湖。
不當奇男子,能甘賤丈夫。
道窮人覺憊,時在我忘痡。
霜月篷窗冷,篝燈看禹謨。
積雨迷江岸,
炊煙逗草萊。
鷗群飛不見,
帆影望中回。
蒲團坐閱歲如梭,不管門前雀可羅。投贈纻衣才薄物,道人微笑已嫌多。
紈褲何嘗不誤身,梁園金谷草長春。送將重錦齊三十,笑殺生芻一束人。
獨向心源識背趨,豈于身外較精粗。凄其下視人間世,朝市區區地一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