獄中雜紀二十六首 其十五
烽火兼舟楫,艱危四十馀。幾為弓外鵠,一葬海中魚。債豈他生償,名應獄吏書。閑來尋舊將,追問亂離初。
烽火兼舟楫,艱危四十馀。幾為弓外鵠,一葬海中魚。債豈他生償,名應獄吏書。閑來尋舊將,追問亂離初。
嚴風動城闉,夜久人馬凍。燈光有畦畛,背影壓寒夢。
夢見洪塘江,葡萄潑新甕。故人意少悰,拿舟遠相送。
雨聲破夢境,乃是湯鼎哢。日月奈老何,愁入海山空。
豈無覽輝思,無竹泣饑鳳。北風不能南,望雪或為凇。
近局如博投,頃刻易市鬨。君寧長忍之,肝腸郁深痛。
頗聞江南黎,嘆息我言中。
石門南畔直鷹窩,葆塞紛稱毳幕多。一柱天擎看白塔,兩庭山界擁紅螺。平蕪塵向巢車上,小隊風隨探騎過。辛苦行邊王少傅,暮年撫市向遼河。
邊城燈火凈胡笳,擐甲誰堪問室家。南北汛頭重夾寨,東西河口對浮槎。霜凋木葉清威遠,日壓扶桑映覺華。卻羨庭松饒古意,虬枝不下暮棲鴉。
穹廬東徙海波平,大壑魚龍臥不驚。縣古湯泉迷舊壘,臺高望海控新旌。鹺花萬灶歌三月,寶氣千山到五城。何日三韓烽燧息,卻從徐福問長生。
獵火千群向曉紅,凌河冰泮未全通。棗龜有意戡靈武,風鶴無人呼八公。屬國貒弓彎漢月,上林鴻帛系秋風。如山飛挽填遼海,杼軸誰憐空大東。
一劍三年萬里心,天涯芳草又骎骎。壁圖晝按車攻壘,朝鼓宵傳奏凱音。款市黃金騰戰馬,放衙白發擁書蟫。春來絕塞寒仍苦,堠火征衣半不禁。
呼吁頻煩扣大庭,漢臣應笑次公醒。襟披海色粘天碧,旆拔山容插地青。萬頃冰花凝曉月,半泓云葉護殘星。椒盤剩有家園酒,簫鼓那堪塞上聽。
天柱一峰出,今朝應是晴。
崖陰翻瀑雪,云氣曳松聲。
茅舍稀人事,山田帶石耕。
荒涂難可憩,林壑慰饑行。
入室愛用拳頭,
佛來也不放過。
知他是圣是凡,
便敢如此亂做。
識得破,
海壇馬子似驢大。
薄日蒸云光影碎。白靄濛濛,罩住春山睡。
一樹梨花輕霧里。玉山斜倚冰綃醉。
半吐山礬香孕蕊。小步尋春,好了鶯花事。
莫待楝花花信至。子規難挽東流水。
蒙安供董率,鴉步共追陪。天際風花合,山腰龍窟開。
工期歲月積,俗吏斗稍材。落日歸旗子,鳴雞喚小催。
鑼敲夫上檔,梆擊匠登臺。地勢憑穿?,宮門任往來。
夯聲震空谷,鋤隙及荒峐。日色凝黃瓦,云光映白灰。
胯車推餉食,驛馬送銀枚。木克飛晴練,阿林結翠堆。
何時威勒竣,不必陟崔嵬。
獻歲金門簇仗寒,朝回酺宴奉清驩。
梅風暗入和羹鼎,柳日晴含細菜盤。
五夜張筵聯廣坐,兩階稽首列千官。
鹓行廿載逢明圣,一飯懷恩一寸丹。
東朝制詔九年稱,烈武功高后世興。坐舉不周天柱正,親扶旸谷日車升。
班行尚想延和殿,羽衛俄趨永厚陵。洛水嵩峰霄漢外,百官西望涕難勝。
保扶明主自春宮,萬國升平出至公。顧命一時聊共政,思齊千古遂同風。
外家恩數仍長信,原廟蒸嘗即治隆。欲敘圣功歌挽者,乾坤難入畫圖中。
我思故園,西風振壑。
花氣微醒,秋心零落。
郭索郭索,墨聲如昨。
一帶漁家住海邊,
烏魚捕得慶盈船。
正頭肥美回頭劣,
入市人人問價錢。
鏡湖春水影溶溶。一棹小橋通。稽山回映處,石徑碧玲瓏。
為想苧蘿村畔,才離卻,恰向土城中。
浣紗當日原無伴,偏邀鄭旦相同。
還堪笑、去笄填土孰為容。剛得教成歌舞如花艷,送入館娃宮。
烏鵲橋初駕。也人間、重逢舊雨,在東亭舍。
記得前年秋八月,萬斛清輝狼藉。曾酌我、玩芳亭下。
一別詛期三載過,訴離愁、深夜何曾罷。惹鸚鵡,籠中罵。
饒伊絮盡傷心話。總何如、狂時拓戟,醉馀舞蔗。
吾意且填紅豆曲,剛擘蠻箋細寫。又早被、淚痕沾灑。
人世那能長聚首,算浮生、本是無根者。萍與梗,任潮打。
云起山容改,潮生浦面寬。
寒鴉先雁到,烏桕后楓丹。
年邁狐裝帽,時新豆搗團。
非關嗜溫飽,更事耐悲歡。
老去具一只眼,
向來隔幾重膜。
盡見夫子宗廟,
遍觀彌勒樓閣。
未曾刪訂未堪存,古作三千亦太繁。一自圣人編得所,至今學者擅專門。
全經窮盡須三頌,要旨參來蔽一言。若問正葩何自始,溫柔敦厚是詩源。
離騷賦祖兼詩祖,未有無情更有詩。會意不須求甚解,闕疑乃可賞其奇。
沉冤到底誰哀訴,異悟回頭自苦思。學得歌章維九辨,蕭蕭秋氣不勝悲。
生風嘯虎擅劉曹,莫角奇才是兩豪。后世幾曾追漢魏,當年直欲薄風騷。
非非想掛羚羊角,作作芒含玉兔毫。我輩筑壇思學步,端應品格樹清高。
晉氏清言亦雅騷,元音莫雜土音操。不隨里耳嫌聲大,乃唱歌喉擅曲高。
六代煙花空剩粉,三唐滋味足流膏。浸淫初盛參中晚,全豹窺來一世豪。
詩仙詩鬼又詩囚,去取多偏各有由。奇想都能憑己出,雄詞何必與人猶。
直探學海無量底,便立騷壇最上頭。觸手生春皆妙諦,翻新花樣也風流。
后來五代僅戔戔,大宋風華三百年。漫恨流波盡滄海,請看涌斛出源泉。
西昆縱有新聲仿,南渡非無古調傳。詩運亦隨炎運轉,要知氣數使之然。
金元詩味少淵涵,風格蕭疏卻不慚。勁氣由來在西北,和聲可得似東南。
百年上下興亡疊,兩代源流正變參。學杜遺山推首出,一家籠盡百家談。
元后明詩辨體裁,扢揚一代亦多才。七賢久已風流繼,四子先將氣運開。
誰把新音翻始作,轉教別調失原來。可知當日虞山論,乘隙而攻匪忌猜。
國朝雅詠直賡歌,名作如林較昔多。百代風謠歸采錄,萬家韻學受包羅。
言詩派本圣賢衍,入樂聲真天地和。鳴盛都由性情正,寧徒景物善吟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