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查子
城頭長短更,水調高低唱。
別灑不盈斟,淚灑風煙上。
明年二月時,更向城陰望。
只有舊歌辭,傳作風流樣。
城頭長短更,水調高低唱。
別灑不盈斟,淚灑風煙上。
明年二月時,更向城陰望。
只有舊歌辭,傳作風流樣。
城頭上更鼓聲長短相間,有人高低唱著《水調》曲。惜別之酒還未斟滿,淚水已灑落在風煙之中。明年二月的時候,我會再到城的北面遠望。那時只有舊日的歌辭,流傳成了風流的模樣。
長短更:更鼓聲長短不一,指時間推移。
水調:曲調名。
不盈斟:沒斟滿酒杯。
城陰:城北。
具體創作背景不詳,但從詞中可推測是作者在送別友人時所作,當時或許處于一個充滿離情別緒的環境,作者有感而發。
這首詞主旨是抒發離別之情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,借景與虛實結合的手法運用巧妙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表達。
終日勞車馬,江邊款行扉。
殘花春浪闊,小酒故人稀。
戍鼓客帆遠,津云夕照微。
何由兄與弟,俱及暮春歸。
扁舟殊不系,浩蕩路才分。
范蠡湖中樹,吳王苑外云。
悲心人望月,獨夜雁離群。
明發還驅馬,關城見日曛。
客過無名姓,扁舟系柳陰。
窮秋南國淚,殘日故鄉心。
京洛衣塵在,江湖酒病深。
何須覓陶令,乘醉自橫琴。
平生事行役,今日始知非。歲月老將至,江湖春未歸。傳家有天爵,主祭用儒衣。何必勞知己,無名亦息機。
未明喚僮仆,江上憶殘春。風雨落花夜,山川驅馬人。星星一鏡發,草草百年身。此日念前事,滄洲情更親。
風動衰荷寂寞香,斷煙殘月共蒼蒼。
寒生晚寺波搖壁,
江邊松菊荒應盡,八月長安夜正長。
金榜前頭無是非,平人分得一枝歸。
正憐日暖云飄路,
茂陵自笑猶多病,空有書齋在翠微。
故園溪上雪中別,
野館門前云外逢。
白發漸多何事苦,
更憶葛洪丹井畔,
數株臨水欲成龍。
折柳城邊起暮愁,可憐春色獨懷憂。
傷心正嘆人間事,
憑高滿眼送清渭,去傍故山山下流。
流年堪惜又堪驚,砧杵風來滿郡城。
高鳥過時秋色動,
此日沾襟念岐路,不知何處是前程。
萬里無人見,眾情難與論。
思君常入夢,同鵲屢驚魂。
孤寢紅羅帳,雙啼玉箸痕。
妾心甘自保,豈復暫忘恩。
代北幾千里,前年又復經。
燕山云自合,胡塞草應青。
鐵馬喧鼙鼓,蛾眉怨錦屏。
不知羌笛曲,掩淚若為聽。
去去邊城騎,愁眠掩夜閨。
披衣窺落月,拭淚待鳴雞。
不憤連年別,那看長夜啼。
功成應自恨,早晚發遼西。
當年誰不羨,分作竇家妻。
錦字行行苦,羅幃日日啼。
豈知登隴遠,只恨下機迷。
直候陽關使,殷勤寄海西。
日斷蘭臺空望歸,錦衾香冷夢來稀。
書中自報刀頭約,遙知不語坐相憶,寂寞洞房寒燭微。
笙歌只是舊笙歌,腸斷風流奈別何。
照物二年春色在,今日尊前無限思,萬重云月隔煙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