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陽韋中丞罷郡因獻
笙歌只是舊笙歌,腸斷風流奈別何。
照物二年春色在,今日尊前無限思,萬重云月隔煙波。
笙歌只是舊笙歌,腸斷風流奈別何。
照物二年春色在,今日尊前無限思,萬重云月隔煙波。
那笙歌還是過去的笙歌,可風流之人即將分別,真讓人肝腸寸斷無可奈何。您治理此地兩年,這春色依舊留存。如今在這酒杯前,我思緒萬千,只看到重重云月被煙波阻隔。
罷郡:指韋中丞卸任郡守之職。
腸斷:形容極度悲傷。
照物:指韋中丞治理地方。
尊前:指酒席前。
推測此詩創作于韋中丞卸任山陽郡守之時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階段,具體需結合更詳細的歷史背景判斷。詩人與韋中丞有一定交情,面對友人的離去,觸景生情,寫下此詩表達惜別之意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韋中丞罷郡離去的惜別之情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借景抒情自然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能體現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情誼和離別時的情感表達。
秋月嬋娟,皎潔碧紗窗外。照花穿竹冷沉沉,印池心。
凝露滴,砌蛩吟,驚覺謝娘殘夢。夜深斜傍枕前來,影徘徊。
古廟依青嶂,行宮枕碧流。
水聲山色鎖妝樓,往事思悠悠。
云雨朝還暮,煙花春復秋。
啼猿何必近孤舟,行客自多愁。
無語殘妝淡薄,含羞亸袂輕盈。幾度香閨眠過曉,綺窗疏日微明。云母帳中偷惜,水晶枕上初驚。
笑靨嫩疑花坼,愁眉翠斂山橫。相望只教添悵恨,整鬟時見纖瓊。獨倚朱扉閑立,誰知別有深情。
隔簾微雨雙飛燕,砌花零落紅深淺。
捻得寶箏凋,心隨征棹遙。
楚天云外路,動便經年去。
香斷畫屏深,舊歡何處尋。
梁燕雙飛畫閣前,寂寥多少恨,懶孤眠。
曉來閑處想君憐,紅羅帳,金鴨冷沉煙。
誰信損嬋娟,倚屏啼玉箸,濕香鈿。
四肢無力上秋千,群花謝,愁對艷陽天。
金籠鶯報天將曙,驚起分飛處。
夜來潛與玉郎期,多情不覺酒醒遲,失歸期。
映花避月遙相送,膩髻偏鳳。
欲回嬌步入香閨,倚屏無語捻云篦,翠眉低。
掩朱扉,鉤翠箔,滿院鶯聲春寂寞。
勻粉淚,恨檀郎,一去不歸花又落。
對斜暉,臨小閣,前事豈堪重想著。
金帶冷,畫屏幽,寶帳慵熏蘭麝薄。
荻花秋,瀟湘夜,橘洲佳景如屏畫。
碧煙中,明月下,小艇垂綸初罷。
水為鄉,篷作舍,魚羹稻飯常餐也。
酒盈杯,書滿架,名利不將心掛。
九疑山,三湘水,蘆花時節秋風起。
水云間,山月里,棹月穿云游戲。
鼓清琴,傾綠蟻,扁舟自得逍遙志。
任東西,無定止,不議人間醒醉。
柳垂絲,花滿樹,鶯啼楚岸春山暮。
棹輕舟,出深浦,緩唱漁歌歸去。
罷垂綸,還酌醑,孤村遙指云遮處。
下長汀,臨淺渡,驚起一行沙鷺。
春暮,微雨。送君南浦,愁斂雙蛾。
落花深處,啼鳥似逐離散,粉檀珠淚和。
臨流更把同心結,情哽咽,后會何時節?
不堪回首,相望已隔汀洲,檐聲幽。
天含殘碧融春色,五陵薄幸無消息。
盡日掩朱門,離愁暗斷魂。
鶯啼芳樹暖,燕拂回塘滿。
寂寞對屏山,相思醉夢間。
寂寞芳菲暗度,歲華如箭堪驚。緬想舊歡多少事,轉添春思難平。曲檻絲垂金柳,小窗弦斷銀箏。
深院空聞燕語,滿園閑落花輕。一片相思休不得,忍教長日愁生。誰見夕陽孤夢,覺來無限傷情。
春山夜靜,愁聞洞天疏磬。
玉堂虛,細霧垂珠佩,輕煙曳翠裙。
對花情脈脈,望月步徐徐。
劉阮今何處?絕來書。
有客經巫峽,停橈向水湄。
楚王曾此夢瑤姬,一夢杳無期。
塵暗珠簾卷,香消翠帷垂。
西風回首不勝悲,暮雨灑空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