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澗之宜興兼簡趙長官
伯氏如文舉,何煩仲氏書。
山陰溪上棹,灞岸雪中驢。
耕豈無閑地,居仍有弊廬。
看家老猿鶴,渠不為貧疏。
伯氏如文舉,何煩仲氏書。
山陰溪上棹,灞岸雪中驢。
耕豈無閑地,居仍有弊廬。
看家老猿鶴,渠不為貧疏。
兄長你如同文舉般賢才,何須我這弟弟寫信問候。你像王子猷山陰溪上泛舟,又如孟浩然灞岸雪中騎驢。難道沒有可耕種的閑地,居住還有破舊的房屋。家中相伴的老猿鶴,它們不會因為貧窮而疏遠你。
伯氏:兄長。文舉:指孔融,字文舉,東漢名士。仲氏:弟弟。山陰溪上棹:用王子猷雪夜訪戴逵典故,王子猷居山陰,雪夜乘舟訪戴,經宿方至,造門不前而返。灞岸雪中驢:用孟浩然雪中騎驢尋詩典故。弊廬:破舊的房屋。渠:它,指猿鶴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詩人的兄長可能隱居于宜興。詩人或許是在了解兄長的生活狀態后,創作此詩表達對兄長的情感和態度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兄長隱居生活的肯定與贊賞。其特點是善用典故,使詩歌富有文化氣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追求。
涼露洗金井,一葉下梧桐。謫仙浪游,何事華發作詩翁。烏帽蕭蕭一幅,坐對清泉白石,矯首撫長松。獨鶴歸來晚,聲在碧霄中。
神仙宅,留玉節,駐金狨。黔南一道,十萬貔虎控雕弓。笑折碧荷倒影,自唱采蓮新曲,詞句滿秋風。劍佩八千歲,長入大明宮。
秋晚霜初肅,江寒霧未收。西風吹老白蘋洲。長笛一聲、誰在水邊樓。
帶綠棖新破,真醇酒旋??。簪花莫怪老人羞。直是黃花、羞上老人頭。
濤翻浪溢。調停得、似餳似蜜。試一飲、風生兩腋。更煩襟頓失。
霧縠衫兒袖窄。出纖纖、自傳坐客。覷得他、烘地面赤。怎得來痛惜。
鳴鼉欲引魚龍戲。先自作、長江擂。頭管一聲天外起。群仙俱上,有人殊麗。認得分明是。
欲相問勞來無計。但隔爐煙屢凝睇。擲我胸前方寸紙。擁翹欲去。顰蛾還住。不盡徘徊意。
一沮寄江干,十載山青水碧。
山水大無馀意,有故情難識。
故情難識有誰知,衣殘更頭白。
別后是人安穩,只楚吳行客。
節序回環已獻裘。不堪風葉夜鳴秋。寒螀吟露月階幽。
蝸角虛名真誤我,蠅頭細字不禁愁。班超何日定封候。
今日云山堂上客。明朝真個云山隔。人不似行云。相隨長短亭。
堂空歌韻響。清切緣云上。留住莫教飛。怕如人別離。
四弦續續。山水依然關塞足。
天上新聲。謫墮人間得自名。
清歌宛轉。彈向指間依舊見。
滿眼春風。不覺黃梅細雨中。
生別有相逢,死別無消息。
說著從前總是愁,只是不相憶。
月墮半窗寒,夢里分明識。
卻似瞋人不憶他,花露盈盈濕。
吳山新搖落,湖光凈、鷗鷺點漣漪。望一簇畫樓,記沽酒處,幾多鳴櫓,爭趁潮歸。
瑞煙外,繚墻迷遠近,飛觀聳參差。殘日襯霞,散成錦綺,怒濤推月,輾上玻璃。
西風吹殘酒,重門閉,深院露下星稀。腸斷憑肩私語,織錦新詩。
想翠幄香消,都成閑夢,素弦聲苦,渾是相思。還恁強自開解,重數歸期。
洪邁被拘留。稽首垂哀告彼酋。七日忍饑猶不耐,堪羞。蘇武爭禁十九秋。
厥父既無謀。厥子安能解國憂。萬里歸來夸舌辨,村牛。好擺頭時便擺頭。
六幕凍云凝,誰翦玉花為雪。
寒入竹窗茅舍,聽琴弦聲絕。
從他拂面去尋梅,香吐是時節。
歸晚楚天不夜,抹墻腰橫日。
卷盡珠簾,楚天迥、闌干幾曲。最好是、瑤臺歸路,月翻銀屋。
深院數枰風入座,高樓一噴云橫玉。看橘林、霜淺未全黃,猶懸綠。
悠然意,淵明菊。真如指,國師竹。者是非識破,都無榮辱。
不管浮生如蝶夢,從教萬事添蛇足。坐西昆、一笑八千秋,蟠桃熟。
驚鷗撲蔌。蕭蕭臥聽鳴幽屋。窗明怪得雞啼速。墻角爛斑,一半露松綠。
歌樓管竹誰翻曲。丹唇冰面噴馀馥。遺珠滿地無人掬。歸著紅靴,踏碎一街玉。
澹月華燈春夜。送東風、柳煙梅麝。寶釵宮髻連嬌馬。似記得、帝鄉游冶。
悅親戚之情話。況溪山、坐中如畫。凌波微步人歸也。看酒醒、鳳鸞誰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