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季欽敷文挽詞二首 其二
自摻江南袂,思公歲月徂。
書來懷棣萼,老去重葭莩。
東粵仍閩粵,當湖遂鏡湖。
堂成隨一相,浮世竟何須。
自摻江南袂,思公歲月徂。
書來懷棣萼,老去重葭莩。
東粵仍閩粵,當湖遂鏡湖。
堂成隨一相,浮世竟何須。
自從在江南與您分別,思念您的時光悄然流逝。收到您的書信,懷想著兄弟情誼,年老后更看重這微弱的親戚關系。您從東粵輾轉到閩粵,從當湖最終到鏡湖。廳堂建成追隨一位賢相,可這浮世究竟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?
摻袂:分手,離別。
徂:過去,流逝。
棣萼:比喻兄弟。
葭莩:蘆葦里的薄膜,比喻親戚關系疏遠淡薄。
東粵、閩粵:指廣東東部和福建地區。
當湖、鏡湖:地名。
一相:指賢相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魯季欽可能是作者的親戚或友人,從詩中可推測魯季欽一生輾轉多地任職,作者在其去世后,回憶與之分別后的時光,感慨人生世事,寫下此挽詞。
這首挽詞主旨是悼念魯季欽,突出特點是情感深沉,通過回憶與感慨展現人生的無常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與對人生的思考。
圖經云此有神仙,曾見壺公跳入年。
斫木人多山漸瘦,結庵僧去石誰眠。
鳥歸半嶺銜斜日,樵返疎村起遠煙。
君若能拋塵里事,一龕共占野云邊。
浮舟湓浦春,民謠舉欣欣。問民寧底樂,州有賢使君。
帝胄擢清班,江國煩慇懃。儀型金玉相,肝腸錦繡紋。
周南藹忠厚,大雅卓不群。固本屹磐石,理兵無絲棼。
城堅萬里長,氣壯三邊軍。短吟亟搜枯,弄斧當郢斤。
聊此窺一斑,所見諧所聞。愿公慨神州,邊腹久中分。
五岳判地氣,三光離天文。倒竭五湖波,一洗九陵氛。
鐘彝勒偉曄,汗史照芳芬。此烈丈夫耳,循常奚足云。
昆岳有佳人,猗猗凌霜竹。
叢筿列委翳,蕭森散清郁。
常虛君子心,而聳高人目。
裊裊鸞鳳棲,濃濃露華沐。
玉兔投西隅,金烏出晹谷。
瑟僴不可諼,聊爾為君祝。
舉頭日日云如血,遍走群祠腰漫折。
惻隠存君一念間,造物于人豈終絕。
天眼豁隨公道開,宵人于此何有哉。
煩歊陡逐苛條去,甘澤端從德意來。
公心與天同一宇,那是經生分別處。
佳句催成頭上云,仁言散作空中雨。
開軒對雨卜香秔,鈴閣無風還自涼。
新詩寫出天人際,賡歌細與問蒼蒼。
露坐空山里,英靈喚不回。
久無祠祭至,曾作帝王來。
壞壁蟲傷畫,殘爐鼠印灰。
今人渾忘卻,江左是誰開。
雙穴流清泉,古來名有自。
至今存一息,呼吸竅萬類。
山以泉為津,石以穴為鼻。
無形本諸天,有質著乎地。
云山至寶非和璧,光耀燭天難毖密。一朝天子闡坤珍,此寶肯為蜀人出。
寶生蜀東六十年,蜀勢關吳妙陳述。蜀為頭目吳腹心,頭目清明腹心佚。蜀為藩籬吳奧堂,藩籬堅固奧堂實。蜀若顛危憂在吳,夔峽豈能遏迸溢。
自從蜀口棄三關,托里金城更崷崒。戎馬沖奔二十年,此城處處皆屹立。虔劉俘掠技已窮,群聚寶峰頻出入。抵礙堅城不得戰,轉攻云詔謀虛襲。
欲踐辰沅闖廣南,后顧有蜀還恧尼。留屯漢中綴秘師,計俟萬全無一失。我向嘉渝增重屯,大理垂軍須縮绖。夷陵近聞列守戍,似謂蜀險為難必。
或言東晉不用蜀,是時南北只守一。如今敵人斡腹來,不思保蜀更何術。
莫虞海道要先防,云濤涌沸蛟黿栗。臣寶一戰振天威,至今敵膽猶惕怵。莫憂淮堧近建康,萬柁舟師人素習。踏車橫江臣世忠,北人言之魂凜凓。
荊南雖云瞰大江,曹瞞百萬幾禽執。趙公堰匱孟公湖,有如弱水蓬萊岌。
當今重勢在蜀川,蜀事艱難今轉急。井絡丘墟煙火空,荊棘漫彌虎窟室。頻年旱暵民流亡,褚無完裳瓶無粒。
兵將愿戰民效死,彼此交病財不給。就中活著猶可為,民心戴宋元一日。益兵降財勞蜀民,旒冕周咨宜委悉。
射干狼毒漫戰吻,芝術參苓難愈疾。懇切深惟保蜀方,蜀茍措安國寧謐。
細認苔間字,方知鑄塔時。
不因兵廢壞,似有物扶持。
古殿人開少,深窗日上遲。
僧言明受事,相對各攢眉。
昆岳有佳人,神龜支其床。
問龜生何年,太素含混茫。
問龜何所餐,沆瀣凝秋陽。
問龜何所知,一理周八荒。
佳人拊龜笑,我心非汝量。
大化難淺測,縮首宜深藏。
嵯峨擅北高,幽靜還西竺。
虎蹲石根奇,龍蟠藤蔓曲。
面橫白水湖,背列濃嵐谷。
鳥碎山逾空,起予詩不俗。
江肥石沒浪壯激,水瘦石露灘無聲。
叢深鹿來平都重,林槁鹿去平都輕。
消息盛衰有如此,是理見處須分明。
孟叟晚年盡心作,孔圣垂老春秋成。
當知血氣命于志,不同萬物殊枯榮。
好向先生問心極,萬里浮舟入帝城。
久在文公幾杖旁,暮年所得最精詳。
貧甘香火辭符竹,病整衣冠坐簀床。
壯士軍中悲亮死,先師地下惜回亡。
法云破寺三間屋,卻有門人遠赴喪。
我留鳶跕外,君住鴈回邊。
走仆行千里,敲門授一編。
真妍非粉黛,至巧謝雕鐫。
何必周丞相,男兒要自傳。
憶冒重圍入,孤城頼不亡。
戰功何日賞,檄草至今藏。
舊事歸詩卷,新寒入箭創。
江邊逢杜杲,鬢發各蒼蒼。
來訪唐時事,荒洲暮靄青。
遍生新草棘,難認舊池亭。
毀記欺無主,存祠怕有靈。
今人輕古跡,此地少曾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