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桂陽道中石燕館次沈仲律韻三首 其三
獨坐山齋靜,孤心轉不堪。
干戈愁塞北,水旱嘆江南。
獻納曾何補。咨諏每自慚。
民風隨次采,佳句亦吾耽。
獨坐山齋靜,孤心轉不堪。
干戈愁塞北,水旱嘆江南。
獻納曾何補。咨諏每自慚。
民風隨次采,佳句亦吾耽。
獨自坐在山間館舍中,內心愈發難以承受這份孤寂。為塞北的戰事憂愁,為江南的水旱災害嘆息。我曾建言獻策卻沒起到什么作用,每次咨詢政務都暗自慚愧。我一路采集各地民風,也喜愛創作美妙的詩句。
孤心:孤獨的心境。
干戈:指戰爭。
獻納:臣子向君主進獻忠言或建議。
咨諏:詢問、咨詢。
隨次:依次、逐一。
耽:沉溺、喜愛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并不太平,塞北有戰爭,江南有水旱災害。詩人可能在任職或出行途中,對國家局勢和百姓生活深感憂慮,在桂陽道中石燕館借詩抒發情感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國家局勢的憂慮和自身的責任感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將個人心境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的關注和擔當。
時平宰輔致民康,事合天心雨露香。要補崇丘極高大,請歌成相用賢良。車書混一輕金玉,螟?銷除富黍粱。四海豐年化為酒,愿馀酺飲壽吾皇。
漸稠紅飛盡,早秾綠、遍林梢。正池館輕寒,楊花飄絮,草色縈袍。天香夜浮院宇,看亭亭、雨檻漬春膏。趁取芳時勝賞,莫將年少輕拋。鞭鞘。驅放馬蹄高。世事一秋毫。便飛書倥傯,運籌閑暇,何害推敲?;ㄇ靶эA著句,悄干鏌、側畔奏鉛刀。何日重攜樽酒,浮甌細剪香苞。
前生種下相思種,轉眼都如夢。此心如水只長流,如許瀟湘能放幾多愁。樓臺惆悵還猶昨,往事思量著。應知青鳥有時通,同去桃源深洞路重重。
少乏超絕姿,瘦鶴存野格。乾坤心自放,頗覺塵土窄。安得千金橐,使我窮地脈。征途多荊榛,此志寧復得。今晨躋山顛,納納瞰廣陌。正東臨大江,彷佛海外國。孤帆揚長風,靜入秋氣白。層巒引列嶂,下有云霧隔。不知誰家樓?突兀立遠色。禹穴指顧外,歷歷禾黍黑。簸蕩千古愁,人世一過客。高歌據苔石,坐見日車仄。目極窮冥搜,一雁長空沒。
積雪初開霽,微陽欲動時。美人倚芳樹,佳訊到南枝。月冷瓊瑤佩,春含冰玉姿。山中尋舊隱,雪后見豐儀。又是經年別,如何會面遲。輕清天所賦,貞白我能持。品出群英上,名甘處士卑。仙盟如可結,商夢不須期。巖野孤蹤在,風霜兩鬢垂。中心常自潔,真味少相知。落落煙塵外,飄飄云水涯。感懷時晚對,托興詠周詩。
齋飯來香積,鐘聲出翠筠。僧投松徑遠,鳥下石壇馴。茶摘春山嫩,泉烹雨澗新。蕭然煙篆室,處處喜留人。
外無他兮內無自,不動干戈契佛智。通達佛道行非道,不舍凡夫有為事。有為名相盡空華,無名無相出生死。
始欲愁生愁未涯,清風白月客辭家。北城下馬無腸斷,淚墨斜斜涂晚鴉。
前年深冬一丈雪,巖擁朝陽渡黃葉。鸕鶿插頸夢圓時,天作高山付雙睫。
香中有至清,桐花最為佳。世人不知賞,但數榆與槐。微之昔獨夜,清陰倚高齋。幽然妙香至,萬玉飄苔階。因之懷故人,微吟寄詩牌。迢迢商應宮,清若雙鳳喈。朋友有至契,義等君臣諧。兩人一夕感,凄我千春懷。樂天本熱士,一蹶甘照埋。微之并高才,枉尋肆擠排。薰蕕理何常,一念成歧乖。儻保清凈退,豈非賢哲儕。嗟君與我別,情與元白偕。山川雖悠阻,徒能隔形骸。偶感桐花落,身世淚莫揩。芳馨入秀句,相贈逾瓊瑰。我今苦離索,作惡旬日皆。妄冀荃察情,幸未橘化淮。何時遂幽討,與子投林厓。高館憩層峰,連床對若鞋。生心水精域,回首空塵霾。絲桐奏良夜,和露吟松釵。
天門喜氣曉氛氳,圣主臨軒召冠軍。欲令從此行霖雨,先賜巫山一片云。
掛冠供白蜜,無藥得黃金。至竟山中相,松風庭院深。
陰崖隕天末,朝日上團團。稍覺岷峨近,絕知湖海寬。舜門元自辟,蜀道未應難。富貴風花耳,相看在歲寒。
暮云低鎖荒臺,憑闌四望天垂地。曼花半夜,蜚香繚繞,昔人曾記。往事悠悠,物華非舊,江山仍麗。悵斜陽芳草,長安不見,誰共灑、新亭淚。開放青巒舊址。動騷人、一番詞意。青油幕里,相忘魚鳥,水邊云際。卻恨清游,未能追逐,區區僚底。問何時,脫了塵埃墨綬,為虛齋醉。
薔薇開遍鶯聲盡,斜陽花腳徘徊。香車過處碧塵飛,舊時風景,回首總依稀。莫問海山多少路,相思相望誰知。夢中猶記畫堂西,滿簾花絮,明月醉歸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