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奉杯
問題端在幾篇詩,
三問王倪四不知。
上月曾來半封信,
今宵定賣歷年癡。
寥天一鶴誠高矣,
香港九龍要慎之。
畫杜秋娘誰更好,
先生筆是尹公師。
問題端在幾篇詩,
三問王倪四不知。
上月曾來半封信,
今宵定賣歷年癡。
寥天一鶴誠高矣,
香港九龍要慎之。
畫杜秋娘誰更好,
先生筆是尹公師。
問題的關鍵全在這幾篇詩作里,多次詢問如同王倪三問而不知。上個月曾收到半封書信,今晚定要賣掉多年的癡念。天空中孤鶴的姿態誠然高潔,對香港九龍的事務卻需謹慎。畫杜秋娘的人中誰更出色?先生的筆法實是師從尹公。
三問王倪四不知:化用《莊子·齊物論》典故,王倪為虛擬人物,與齧缺問答時三問不答,此處指多次詢問而無明確回應。
寥天一鶴:典出《莊子·大宗師》'安排而去化,乃入于寥天一',指超脫塵世的高潔之境,以鶴喻人格高潔者。
杜秋娘:唐代金陵女子,曾為李锜妾,后入宮,《唐詩紀事》載其有《金縷衣》詩,此處代指畫作中常見的古典女性題材。
尹公師:推測指尹氏前輩或特定書家,言先生筆法承其衣缽。
此詩當作于除夕,或為酬答某位'先生'而作。結合'上月曾來半封信',推測二人此前有書信往來,討論詩作與藝術(如'畫杜秋娘');'香港九龍要慎之'或涉及當時港澳相關事務,反映作者對友人現實處境的關切。
全詩以詩為媒,串聯起書信往來、藝術探討與現實提醒,既展現文人雅趣,又流露對友人的拳拳之心。用典與現實結合,語言含蓄而情感真摯,體現作者深厚的文學素養與務實的處世態度。
古井無由浪,浮云一掃空。詩書修孔業,場圃嗣豳風。懼在饑寒外,憂形寤寐中。吾年雖日逝,猶冀有新功。
舊業還耕釣,殘年迫耄期。筋骸衰后覺,力量夢中知。客約溪亭飲,僧招竹院棋。未為全省事,終勝宦游時。
屏跡歸休后,頤生寂寞中。忍貧辭半俸,學古得全功。西埭村醅釅,東陂小彴通。經行有佳趣,稚子也能同。
嶧陽渾璞凱風心,
此是姚虞膝上琴。
我有全琴元不斲,
時攜枕簟臥清陰。
久憶故鄉月,涼秋送客歸。
天隨江樹轉,人抱水云飛。
露草逮零節,煙村含薄暉。
風吹殘葉過,和冷上征衣。
禽聲旅思共凄凄,
猶憶戈船下五溪。
今日園林閒縱步,
鷓鴣從爾任情啼。
臺前月出坐處
枕上雞鳴起時
時常料理公牘
閒亦吟哦小詩
二儀之門,萬象之根。
有無難議,青白不痕。
借功承祖禰,了事付兒孫。
采華香負蜜蜂股,齊物夢翻蝴蝶槐。
即相離相,知恩報恩。
四月薰風轉,三天瑞景舒。
歌從歸啟后,壽起祝堯初。
詩喜南山對,身甘北闕疏。
九韶音未作,朝野自歡如。
紙帽行游事可羞,
教奴短布累奴愁。
兒郎愛馬偷騎去,
妾貌如花當九牛。
至人心共陽春似,星回壽昌明照。猿嘯峰青,魚潛海碧,南北閒閒登眺。浮家更好。有橘里棋新,缽邊詩峭。紙閣蘆簾,潁濱偕隱不知老。
隨身書卷接軫,為傾襟舊雨,揮斥多少。一勺廉泉,雙弓義粟,喜有延陵同調。仁風繚繞。許錯跡三高,儳名四皓。勝日筵開,聯蹁扶杖到。
靜院隔塵境,微涼生暮天。
寫懷詩俊逸,投我意勤拳。
鶴夢風驚覺,花神月與傳。
想應箕踞處,清極不成眠。
滕王去云遠,
謝逸今何之。
形迷有聲畫,
影落無聲詩。
低回羅扇風,
旋繞簪花枝。
轉眼忽不見,
芹香滿清池。
北鄙寡同儔,中情正枯槁。謬蓄四方略,救溺甚援嫂。束縛無所施,空堂對衰草。
有美三吳杰,險要動深討。良馬碧玉鞍,興到踏豐鎬。土既經時,行李濕秋潦。
西南征調繁,萬里賦納藁。囊有本務書,利病滿懷抱。采掇及細流,訪我平城道。
艱辛戈戟間,匡坐說蒼昊。撞鐘得洪音,太樸去纖縞。汲古沃其根,枝葉倍姣好。
下視班張徒,炫目但虛藻。是月涼露零,長邊靜杲杲。旨酒共話言,愁緒惄如搗。
我性本浮游,悠忽將終老。外物喪本真,進德未能早。蒙君下針砭,宿疾期一掃。
自知良獨難,人鑒庶為寶。
十年老鳳生海東,一巢三雛各爭雄。錦翰繡臆次第舉,共入朝家羅網中。
太液池邊日初旦,連翩上下聲相間。一翔柏府凝神羊,一集芝房伴朱雁。
就中少者猶知名,慷慨三年始一鳴。彤庭誤聽伶倫竹,碧落如聞子晉笙。
燕都二月青陽動,棠花枝上參差弄。姜被寒多夜未開,謝池草發春先夢。
一門兄弟擅芳聲,文采翩翩瑞圣明。可憐韓子河陰道,空感區區二鳥榮。
燈下排蓍十八更,
神機我祝敢相輕。
一時出處雖當決,
半月功名了不爭。
世事轉頭常老病,
山田計口廢春耕。
兒童與我添香燭,
百拜皇穹祝母齡。
神策究天文,
妙算窮地理。
戰勝功既高,
知足愿云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