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二十二首 其二十
遠觀同半月,
近看卻如鉤。
若是知音者,
思惟暗點頭。
遠觀同半月,
近看卻如鉤。
若是知音者,
思惟暗點頭。
遠遠看去像半個月亮,走近一看卻像鉤子。如果是真正懂其中深意的人,思考之后會暗自點頭。
偈:梵語“偈佗”的簡稱,即佛經中的唱頌詞。
知音者:指能領悟其中深意的人。
思惟:思索、思考
偈通常是禪宗表達佛法義理的方式。此偈創作背景或與禪門日常修行、傳道相關,禪師借自然景象啟發弟子領悟佛法,引導他們用心思考、體悟禪理。
這首偈以常見的自然景象引發對禪理的思考,主旨是強調對禪意的領悟。其特點是借物喻理、簡潔明快,在禪學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,體現了禪宗以直觀形象傳達深刻思想的特色。
濃云叆叇罩山家
散作人間六出花
剪燭清談招舊雨
開樽相對醉流霞
市朝幾輩猶無褐
帳殿三軍尚著紗
譙鼓冬冬人寂寂
天公玉戲更交加
綠香塘上,又催君、去踏塵沙為客。匣有莫邪龍夜吼,函谷曾織草賊。口不言功,松楸拄徑,暫與鴻溝隔。時來起舞,種花先問南陌。
也擬祖道長亭,垂楊離恨,怕挽絲千尺。遙望紅纓驅駿馬,脫帽寶釵樓側。自致云霄,手提編戶,換了閑鋒鏑。經過燕趙,寄情應把春惜。
一天星斗燦晴霄,
香爇沉檀瑞靄飄。
環佩趨朝天闕曉,
五云重睹凰儀韶。
閉門羈緒蕭寒,病中那計春遲早。爐邊燭下,無端破涕,囅然微笑。首尾回環,一年時序,錯疑顛倒??淳昃瓴恃?,迎人欲語,芳心逗,知多少。
休問東風誰惜,已爭先、樓臺花鬧。太平鼓笛,青紅兒女,忘憂卻老。待酌屠蘇,與題帖子,祭詩才了。有春情一縷,隨梅趁柳,似猶似裊。
白楊秋盡葉初黃,馬鬣蕭蕭感嘆長。兩月未忘粒并絕,十旬為婦藥親嘗。身隨黃壤心何烈,冢葬青山骨亦香。卻恨世間公道少,不將巾幗易冠裳。
于歸不負許身時,一語隨君未敢欺。地下若逢前代主,休將底事與他知。
返舍羲輪不可期。昔游都付玉簫吹。左徒惆悵余騷辯,張緒風流感鬢絲。
驚夢蝶,惜駒馳。暫裴回處幾矜持。與杯容易邀明月,與我周旋更阿誰。
吾其行乎,道渺渺兮驂弱,石巖巖兮川橫。日月兮在上,風吹雨兮晝冥。
吾其止乎,曲者如幾,直者如矢。我為直兮棘余趾,我為曲兮不如其已。吾耕石田兮為芝,乃三歲兮報我饑。嗣茲穡兮則以稼,從子于耜兮龍眠之下。
螳臂美兮當車,蟹螯強兮斗虎。我觀兮上下四方,或錫予兮以大武。金石兮水波,松柏兮雨霜。有時女兮不春,我欲筮兮同床。筮告予以不好,予與居兮甚嫵。秦人同炙兮徒欺予,予和羹兮眾吐之。南山霧兮楚氛,其在茲兮斗日月。揚湯兮救暍,從子休兮龍眠之樾。
朝百牢兮九飯,藜羹不糝兮共槃而笑。狐白裘兮豹袪,缊袍無里兮亦見春。予何喜兮安樂此,曰有嘉人兮遺予履。發十襲兮示予,與予武兮合度。使羿兮隅立,使離朱兮詔之。若人兮無鵠,離朱茫然兮羿韔弓。牧牛兮于鼻,牧羊兮不歧。有若人兮可與歸,因子問涂兮龍眠之蹊。
者是兒童娛樂園,當年夏楚俱推翻。人才造就知多少,不負民家一萬圓。
兒童天性本活潑,不許迂拘戕自然。無怪我曹不識字,當年未得遂吾天。
不見康樂初翻經,
崇臺百尺但有名。
當時妙意遙可想,
木葉落盡青山橫。
桃源咫尺謫仙人,春浪初生遞錦鱗。
爆竹聲中消短鬢,梅花香里著間身。
云歸野岫光何淡,雪霽平林景更新。
每有詩成先寄我,老來筆墨轉相親。
日歸長策少,
金盡更紆徐。
苦費中人產,
高乘下澤車。
休登廣武嘆,
聊訪信陵居。
吾道癭瓢在,
酣歌且莫疏。
國土同孤注,
君王類置棋。
金輪篡唐日,
叔帶亂周時。
弧眼哀褒姒,
衣冠孰柬之。
人謀雖欲盜,
天命豈能違。
南部煙花賽六朝。
江山佳麗美人嬌。
風流公子此魂消。
畫戟寧南通舊好,
靈旗閣部締新交。
忠魂兩地待君招。
太白睒睒星熒熒
一夜東風吹月上
我來寺里看梅花
不道薔薇高一丈
廿載承恩侍九重,
泰階玉燭喜遭逢。
嘉禾瑞協當年兆,
佇看遠夷貢獻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