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棲賢送阿字出塞詩
千里同風遠寄書,
天山翹首獨躊躕。
冰雪有緣兼累若,
父兄何事苦憐余。
白骨此中還得見,
黃沙之外更無馀。
何時生入盧龍塞,
金井梅花是舊廬。
千里同風遠寄書,
天山翹首獨躊躕。
冰雪有緣兼累若,
父兄何事苦憐余。
白骨此中還得見,
黃沙之外更無馀。
何時生入盧龍塞,
金井梅花是舊廬。
相隔千里同受風聲,你從遠方寄來書信;遙望天山,我獨自抬頭徘徊。與冰雪結下緣分,同時也拖累于你;父兄為何如此苦苦憐愛我。在此處還能見到白骨,黃沙之外再無其他。何時能活著進入盧龍塞,金井邊的梅花依舊是舊日的居處。
同風:指地域雖遠,但風俗教化相通,或指風力所及范圍相同。
翹首:抬頭遠望。
躊躕(chóu chú):猶豫徘徊的樣子。
累若:拖累你(若,第二人稱代詞,你)。
盧龍塞:古關塞名,故址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帶,為古代邊塞要地。
金井:井欄有雕飾的井,常指華美的井,或代指舊居環境。
舊廬:舊日的居處、家園。
此詩為酬和棲賢送友人阿字出塞之作。阿字當為詩人友人,因事遠戍邊塞。詩中反映了明清之際邊塞動蕩的背景,詩人通過書信往來與想象,表達對友人遠涉邊塞的關切,以及對其平安歸鄉的期盼。
全詩圍繞‘送阿字出塞’展開,以邊塞蒼涼之景襯離情,以歸鄉之愿寄牽掛,情感真摯,意境悲壯,是一首典型的邊塞酬和詩,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與對邊疆民生的隱憂。
隆中躬耕歸,抱膝詠梁父。誰稱此臥龍,名字震東土。
平生惟老龐,忘言各心許。相從亦何為,誓不入州府。
敲門劉豫州,見我欲安語。三來信勤懇,定非曹袁侶。
社稷高帝孫,此公更儒苦。不辭為君起,死生不相負。
嗚呼豪杰士,所重在出處。人言漢丞相,阿衡師尚父。
綸巾拜遺像,英氣凜千古。當時實少年,才二十四五。
風云有時會,人物難浪與。諸賢誠慷慨,毋勞自夸詡。
短篷僅容坐,一滴不通雨。不料西南風,滂沛遽如許。
蕩搖首屢觴,跧彎背欲僂。行經四橋側,心動不敢語。
茫洋萬頃天,一葉縱掀舞。翻思田舍樂,甚念篙人苦。
黃昏隨意泊,古木蔭靈宇。小作雞酒愿,欲禱辭未吐。
覺來風回東,快便誰所與。平明八十里,到家日未午。
萬事一翻覆,戚欣何處所。舟定稍按摩,起身試步武。
一室有余寬,洗杓命兒女。門外風濤急,閉門良可御。
平生子程子,此地有精廬。
隠幾江聲在,當窗林影疎。
百年心未死,再拜意何如。
可忍蹉跎老,長慚案上書。
勝絕清涼寺,低迷德慶堂。
崇阿納遐景,遺跡想前王。
豪杰兵戈后,風流翰墨場。
憑欄意何極,歸鳥度斜陽。
千里三年別,輪腸日萬周。
交親誰得似,聲氣早相求。
把手兒能笑,開樽婦可謀。
天寒須且住,未放剡溪舟。
欲上云霄虎豹關,失身一落市城間。
經過魯肅捐時廩,想像謝安游處山。
去國夢魂愁切切,感時滴淚血斑斑。
少陵卻欲依嚴武,妻嫂輕人未敢還。
官署成鄉社,人圓月正圓。
清歡閑里共,真樂酒中全。
興到因懷舊,詩成擬問天。
芳樽幸長照,后會敢遷延。
水靜回風度,天晴落日酣。
因隨漁子艇,得憇野僧庵。
獨飲不成醉,高懷無與談。
微吟夜寥閴,一睡極清甘。
去年東上虎頭灘,今年西踏虎頭山。
定無萬里封侯相,且復兩川行腳還。
眼中金馬碧雞路,坐上銅梁玉壘關。
丈夫萬事付前定,長嘯往來天地間。
圭玉身無玷,春風物自熙。
學非隨俗尚,心故有天知。
里社成鄒魯,交游不惠夷。
思君兼眾美,凋落使人悲。
十日山陰雪塞門,曉來飛霰尚紛紛。
扁舟忽憶尋安道,載酒還成訪子云。
便喜晴湖光璀璨,何妨歸路日黃曛。
侯家燠館多良宴,此段風流恐未聞。
郡大當涂古,分符得少蓬。
威如烏府在,令與繡衣同。
鈴閣?書外,花村賣劍中。
少需撫摩意,來作玉堂翁。
名世非科目,傳家豈搢紳。
紛紛一炊夢,鼎鼎百年身。
看取無窮事,何如不朽人。
侯翁雖齟齬,此話故情親。
六月呼清風,涼氣隔纖纻。
玄冬映窗隙,重繭不能御。
天時迭乘除,人事多齟齬。
愴焉感余懷,百年幾寒暑。
黃鶴山前雨乍過,城南草市樂如何。
千金估客倡樓醉,一笛牧童牛背歌。
江夏水生歸未得,武昌魚美價無多。
掉船亦欲徜徉去,古井而今淡不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