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飲浦江高樓有詩紀事依韻奉酬 其一
寄命湖船帶夢游,又依海客戀殘秋。
楹書壁掛成千劫,波影花光聚一樓。
映照須眉能玩世,支離皮骨故工愁。
持杯各在飛鴻側,咽入天風與唱愁。
寄命湖船帶夢游,又依海客戀殘秋。
楹書壁掛成千劫,波影花光聚一樓。
映照須眉能玩世,支離皮骨故工愁。
持杯各在飛鴻側,咽入天風與唱愁。
我將生命寄托于湖船,帶著夢漂泊,又跟隨海客留戀這殘存的秋景。書房里的藏書和墻上的字畫歷經無數劫難,波光與花影都匯聚在這一座高樓。光影映照出須眉,讓人能以玩世的態度看待世事,我這衰弱的身軀本就擅長憂愁。大家手持酒杯,各自站在飛鴻的一側,將天風咽入喉中,一同吟唱著憂愁。
庸庵:指作者友人。同年:科舉時代同榜考中的人互稱同年。甲子重九:甲子年的重陽節。浦江:黃浦江。
寄命:寄托生命。湖船:在湖面上行駛的船。
海客:航海者,這里指在海邊的人。殘秋:將要結束的秋天。
楹書:指書房中的藏書。千劫:佛教語,指時間極長,這里形容經歷了很多劫難。
玩世:以消極、游戲的態度對待世事。
支離:衰弱、瘦弱。工愁:善于憂愁。
飛鴻:飛翔的鴻雁。
此詩創作于甲子年重陽節,友人庸庵在黃浦江的高樓設宴集會并作詩紀事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變革時期,詩人歷經世事變遷,在這樣的背景下參加聚會,感慨萬千,于是依韻奉酬寫下此詩,表達自己內心復雜的情感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對世事的感慨和自身的哀愁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,意象豐富,語言古樸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,但從個人創作角度看,反映了當時文人在時代變遷下的心境和情感。
流塵翳明鏡,歲久看如漆。
門前負局人,為我一磨拂。
萍開綠池滿,暈盡金波溢。
白日照空心,圓光走幽室。
山神妖氣沮,野魅真形出。
卻思未磨時,瓦礫來唐突。
養鷙非玩形,所資擊鮮力。
少年昧其理,日日哺不息。
探雛網黃口,旦暮有余食。
寧知下鞲時,翅重飛不得。
毰毸止林表,狡兔自南北。
飲啄既已盈,安能勞羽翼。
何處好畬田,團團縵山腹。鉆龜得雨卦,上山燒臥木。
驚麏走且顧,群雉聲咿喔。紅焰遠成霞,輕煤飛入郭。
風引上高岑,獵獵度青林。青林望靡靡,赤光低復起。
照潭出老蛟,爆竹驚山鬼。夜色不見山,孤明星漢間。
如星復如月,俱逐曉風滅。本從敲石光,遂至烘天熱。
下種暖灰中,乘陽拆牙孽。蒼蒼一雨后,苕穎如云發。
巴人拱手吟,耕耨不關心。由來得地勢,徑寸有余金。
長安百花時,風景宜輕薄。無人不沽酒,何處不聞樂。
春風連夜動,微雨凌曉濯。紅焰出墻頭,雪光映樓角。
繁紫韻松竹,遠黃繞籬落。臨路不勝愁,輕煙去何托。
滿庭蕩魂魄,照廡成丹渥。爛熳簇顛狂,飄零勸行樂。
時節易晼晚,清陰覆池閣。唯有安石榴,當軒慰寂寞。
胡服何葳蕤,仙仙登綺墀。神飆獵紅蕖,龍燭映金枝。
垂帶覆纖腰,安鈿當嫵眉。翹袖中繁鼓,傾眸溯華榱。
燕秦有舊曲,淮南多冶詞。欲見傾城處,君看赴節時。
山雞臨清鏡,石燕赴遙津。何如上客會,長袖入華裀。
體輕似無骨,觀者皆聳神。曲盡回身處,層波猶注人。
前時送君去,揮手青門橋。
路轉不相見,猶聞馬蕭蕭。
今得出關書,行程日已遙。
春還遲君至,共結芳蘭苕。
高齋灑寒水,是夕山僧至。
玄牝無關鎖,瓊書舍文字。
燈明香滿室,月午霜凝地。
語到不言時,世間人盡睡。
莫瑤自生長,名字無符籍。
市易雜鮫人,婚姻通木客。
星居占泉眼,火種開山脊。
夜渡千仞溪,含沙不能射。
桂陽嶺,下下復高高。
人稀鳥獸駭,地遠草木豪。
寄言遷金子,知余歌者勞。
野水繞空城,行塵起孤驛。
荒臺側生樹,石碣陽鐫額。
靡靡度行人,溫風吹宿麥。
蠻語鉤辀音,蠻衣斑斕布。
熏貍掘沙鼠,時節祠盤瓠。
忽逢乘馬客,恍若驚麏顧。
腰斧上高山,意行無舊路。
陰風振寒郊,猛虎正咆哮。
徐行出燒地,連吼入黃茅。
壯士走馬去,鐙前彎玉弰。
叱之使人立,一發如鈹交。
悍睛忽星墮,飛血濺林梢。
彪炳為我席,膻腥充我庖。
里中欣害除,賀酒紛呶號。
明日長橋上,傾城看斬蛟。
調瑟在張弦,弦平音自足。朱弦二十五,缺一不成曲。
美人愛高張,瑤軫再三促。上弦雖獨響,下應不相屬。
日暮聲未和,寂寥一枯木。卻顧膝上弦,流淚難相續。
綠野扶風道,黃塵馬嵬驛。路邊楊貴人,墳高三四尺。
乃問里中兒,皆言幸蜀時。軍家誅戚族,天子舍妖姬。
群吏伏門屏,貴人牽帝衣。低回轉美目,風日為無暉。
貴人飲金屑,倏忽舜英暮。平生服杏丹,顏色真如故。
屬車塵已遠,里巷來窺覷。共愛宿妝妍,君王畫眉處。
履綦無復有,履組光未滅。不見巖畔人,空見凌波襪。
郵童愛蹤跡,私手解鞶結。傳看千萬眼,縷絕香不歇。
指環照骨明,首飾敵連城。將入咸陽市,猶得賈胡驚。
團扇復團扇,奉君清暑殿。
秋風入庭樹,從此不相見。
上有乘鸞女,蒼蒼蟲網遍。
明年入懷袖,別是機中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