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竺山紫云恭老
幾載空拳把疏頭,新成樓閣石山幽。
未忘囑付樗居士,送紫云師紫帽游。
師知緣熟向溫陵,騎虎仙翁現化身。
袖有先容應得力,陽巖佛地位中人。
幾載空拳把疏頭,新成樓閣石山幽。
未忘囑付樗居士,送紫云師紫帽游。
師知緣熟向溫陵,騎虎仙翁現化身。
袖有先容應得力,陽巖佛地位中人。
多年來空手拿著化緣的疏頭,如今在幽靜的石竺山新建成了樓閣。沒有忘記囑托樗居士,送紫云師戴著紫帽去游歷。紫云師知道緣分成熟前往溫陵,如同騎虎仙翁顯現化身。袖子里有預先的書信介紹應該會很得力,在陽巖佛地成為其中重要的人物。
空拳:空手,此處指沒有財物等。疏頭:僧道化緣的文書。樗居士:可能是一位居士的稱呼。先容:事先為人介紹、推薦的書信等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推測可能是當時石竺山新建成樓閣,紫云師要前往溫陵,作者出于與紫云師的情誼以及對佛道之事的關注,寫下此詩為其送行并表達祝福。
這首詩主旨是為紫云師前往溫陵游歷送行并寄予祝福。其特點是將現實場景與想象相結合,營造出神秘氛圍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,但反映了當時佛道文化交流和人們的宗教情感。
公家常匆務,退食用寢訛。相思雖勞勤,書問不能多。
時雨光萬物,開云見羲和。乾坤有美意,畎澮未盈科。
凱風吹南榮,官槐綠婆娑。鷾鴯將其匹,來巢自成家。
于物無譏嫌,人亦不誰何。眷言生理拙,無地牧雞鵝。
丈人春秋高,雛鷇勤摩挲。在公每懷歸,安得借明駝。
畏涂失無鄉,酌海持一蠡。平生朱絲繩,寂寞長生窠。
故人累累去,宰木上女蘿。生存半白首,會面阻山河。
趙侯秉金玉,不與世同波。從容覺差晚,鄙心寄琢磨。
外物良難必,歲寒不改柯。
喜接高談若飲冰,風騷清興坐來增。
重尋伐木君何厚,欲賦驪駒我未能。
山影北來浮匯澤,松行東望際鐘陵。
相期爛醉西樓月,緩帶憑欄濯鬰蒸。
丈夫出家,當被壞色衣。
蜀僧袈裟,多似苾??。
輕羅縐縠,染成春柳絲。
撩蜂引蝶,唯欠遠山眉。
筠焙熟香茶,能醫病眼花。
因甘野夫食,聊寄法王家。
石缽收云液,銅缾煮露華。
一甌資舌本,吾欲問三車。
夫子勤于蘧伯玉,洗心觀道得靈龜。
開門擇友盡三益,清坐不言行四時。
風與蛛絲游碧落,日將槐影下隆墀。
天空地迥何處覓,歲計有余心自知。
佛光影中大杜多,八萬細行滅塵勞。
愛護有情如眼目,胡奴來供濾水囊。
手持白拂起清風,奉持所聞佛直指。
小根魔子欲橫戈,弓折箭盡皆消??。
一鳳將兩雛,往乞五色羽。
誰有大勢力,成此拮據心。
若無出家心,勤苦難成就。
但令發弘誓,誰不起慈悲。
孤生危苦,播蕩風雨。
歲不我與,誓將尋斧。
刳心達節,萬籟中發。
黃鐘同律,偉哉造物。
簡書催出似驅雞,聞道饑寒滿屋啼。
炙背宵眠榾柮火,嚼冰晨飯薩波虀。
風如利劍穿狐腋,雪似流沙飲馬蹄。
官小責輕聊自慰,猶勝擐甲去征西。
紙窗驚吹玉蹀躞,竹砌碎撼金瑯珰。
蘭缸有淚風飄地,遙夜無人月上廊。
愁思起如獨緒繭,歸夢不到合懽床。
少年多事意易亂,詩律坎坎同寒螀。
拾遺流落錦官城,故人作尹眼為青。碧雞坊西結茅屋,百花潭水濯冠纓。
故衣未補新衣綻,空蟠胸中書萬卷。探道欲度羲皇前,論詩未覺國風遠。
干戈崢嶸暗宇縣,杜陵韋曲無雞犬。老妻稚子且眼前,弟妹飄零不相見。
此公樂易真可人,園翁溪友肯卜鄰。鄰家有酒邀皆去,得意魚鳥來相親。
浣花酒船散車騎,野墻無主看桃李。宗文守家宗武扶,落日蹇馿馱醉起。
愿聞解鞍脫兜鍪,老儒不用千戶侯。中原未得平安報,醉里眉攢萬國愁。
生綃鋪墻粉墨落,平生忠義今寂寞。兒呼不蘇馿失腳,猶恐醒來有新作。
常使詩人拜畫圖,煎膠續弦千古無。
飲不過一瓢,食不過一簞。田夫亦不改其樂,而夫子不謂之能賢,何也。
顏淵當首出萬物,而奉以四海九州。而享之若是,故曰人不堪其憂。
若余之于山澤,魚在深藻。鹿得豐草,伊其野性則然。
蓋非抱陸沈之屈,懷迷邦之寶。既不能詩成無色之畫,畫出無聲之詩。又白首而不聞道,則奚取于似摩詰為。
若乃登山臨水,喜見清揚。豈以優孟為孫叔敖,虎賁似蔡中郎者耶。
行客抱憂端,況復思古人。
何年一丘土,不見石麒麟。
斷碑略可讀,大夫身霸秦。
虞公納垂棘,將軍西問津。
安知五羊皮,自粥千金身。
末俗工媒糵,浮言妬道真。
幸逢孟軻賞,不愧微子魂。
姚子雪曲,杯色爭玉。
得湯郁郁,白云生谷。
清而不薄,厚而不濁。
甘而不噦,辛而不螫。
老夫手風,須此晨藥。
眼花作頌,顛倒淡墨。
江南江北春水長,中有一人遙相望。
字曰金蘭服眾芳,妙歌揚聲傾滿堂。
滿堂動色不入耳,四海知音能有幾。
惟予與汝交莫逆,心期那閑千萬里。
欲憑綠水之雙魚,為寄腹中之素書。
溪回嶼轉恐失路,夜半不眠起躊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