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柯山玉上人三首
身如孤鶴萬緣空,吟得交情底許濃。我老學禪無長進,相逢卻講少陵宗。
聞說高人意已消,非坡誰解識參寥。何年共賦浮花雪,一棹清溪兩岸苕。
贊畫俱佳見似親,殷勤遠寄證前因。雖然說我夢中夢,卻要知渠身外身。
身如孤鶴萬緣空,吟得交情底許濃。我老學禪無長進,相逢卻講少陵宗。
聞說高人意已消,非坡誰解識參寥。何年共賦浮花雪,一棹清溪兩岸苕。
贊畫俱佳見似親,殷勤遠寄證前因。雖然說我夢中夢,卻要知渠身外身。
我像孤獨的仙鶴,對世間萬種因緣已看淡,吟詩結交的情誼是如此深厚。我年老學禪卻沒什么進步,相逢時只能講講杜甫的詩派。聽說高人的心意已消散,除了蘇東坡誰能理解參寥呢。哪一年能一起賦詩描繪那如浮花般的雪,駕著小船在清溪上,兩岸是苕草。贊語和畫作都很好,感覺彼此很親近,你懇切地從遠方寄來證明前世因緣。雖說講的是我夢中之夢,但也要明白你身外之身的境界。
萬緣空:對世間各種因緣、事物看得很淡,沒有牽掛。
底許:如許,如此。
少陵宗:指杜甫的詩派,杜甫曾自稱少陵野老。
參寥:北宋詩僧,與蘇軾交往密切。
贊畫:贊語和畫作。
證前因:證明前世的因緣。
夢中夢:佛教用語,比喻虛幻中的虛幻。
身外身:指超越自身肉體的精神境界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禪學有所追求但又有所困惑的狀態,與玉上人有一定的交往,通過詩歌來交流禪意和表達友情。詩中提到“參寥”“坡”,可能受蘇軾與參寥交往故事的影響,也反映出當時文人與僧人之間交流頻繁的社會文化環境。
這首詩主旨圍繞禪意、友情和自然之美展開。其特點是將禪理融入詩歌,既有對自我學禪的反思,又有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自然的向往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精神追求。
湘雨湘田處處同,誰知公意與天通。
愛民天亦憂民事,望歲公應喜歲豐。
自古強兵先足食,從今積粟可平戎。
關中事業非難辦,要看他時第一功。
平生知己幾何人,高誼如君最好親。
鶴蓋不隨青眼顧,雞窗唯有白頭新。
今誰肯借周瑜宅,待我深知管仲貧。
腸斷眼穿明月嶺,九河傾淚一沾巾。
三人共一被,寒夜爭抽牽。
一人恥不讓,起坐遲朝暄。
明朝復雨雪,忍豈無春妍。
四時各天運,二人正鼾眠。
同里衣冠近闊疎,同年齒發多衰變。
美人宜在玉筍班,隠吏亦隨花雨縣。
有杭一葦逢迎可,每食雙魚甘旨便。
顧瞻周道竟何如,善為身謀吾豈愿。
清廟笙鏞濟濟陳,碧梧鸞鵠深深見。
由來盛事歲月晚,誰到修途肝膽健。
楊花吹水酒搖波,一請加餐再無倦。
頗怪諸生籍奉常,寂寥科目歲年長。
只今五桂名猶在,恐有孤桐曲未忘。
學校規模新壯麗,江山意氣久徊翔。
分光膚使青瑤句,收拾風霆喚阿香。
章侯平生一詩囊,酬風酢月徧四方。
浩歌姑熟酒淋浪,醉呼太白同舉觴。
遂登浮玉臨渺茫,江濤挾筆益怒張。
沙頭倚檣樂未央,興闌忽上秋浦航。
門前槐花日夜黃,閉門琢詩聲繞梁。
白袍紛紛渠自忙,飄然邂逅非所望。
自言久厭世鎖韁,合眼已夢廬山蒼。
君才甚碩氣方剛,身雖欲隠文則彰。
江湖故人半朝行,左推右挽摩天翔。
而我戢翼甘摧藏,不能與俗相迎將,徑當行前掃山房。
俟君功成還故鄉,卻駕柴車迎路傍。
肯為儒冠嘆誤身,直將富貴等浮云。
談棋柯腐塵勞想,讀易編摩世俗紛。
鄭叟遽嗟年在己,卜商寧作地修文。
須知異日高人傳,耿耿君平繼有君。
雨過山新沐,風平水漫流。
移尊來選勝,立馬步通幽。
春在桑麻塢,香團橘柚州。
從君詩有律,還我酒無籌。
馳名袞袞甚長川,君獨乘風萬里船。
得意正看期汗漫,趨時寧肯媚連娟。
升沈百辟方公道,扶植斯文要眾賢。
元獻景文今棣萼,還須柱石漢中天。
仰止苕溪近一艘,幾年猶未識人豪。
黃堂為客知何夕,白發從公飲此醪。
四海衣冠多后進,兩朝幾杖舊同遨。
令人仰視冥冥翮,不道微風燕雀高。
百拙無堪不自強,身謀猶得學黃香。
青衫良助君衣彩,圓鑿何嫌我枘方。
舊雨故人相得甚,浮云蒼狗可憐忙。
從君更許聞詩律,喚醒風騷起夜郎。
吾儒不羨能方丈,彼相胡為食萬錢。
誰識春來有珍味,樂如疏食曲肱眠。
園中菜把勤能致,曹掾莼羹美未專。
便作遠謀勝肉食,他年無愧作詩篇。
舍人趣治裝,驅車將東之。
兩載賢轍淹,一朝萬里馳。
洪惟德器遠,自是廊廟姿。
寧須佩刀祝,已動宣室思。
詩人誦稷功,造周本岐嶷。
首言民初生,次及稷誕彌。
民命系于稷,此語非夸毗。
末僚甚拳拳,所愧無周詩。
客里匆匆飽歲時,今誰能免利名羈。
有人騎鶴去千歲,顧我巢林方一枝。
后日空懷棠杕燕,經年慙愧菊花期。
白云飛處湘天碧,心在南陔日詠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