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虛齋挽詩
兩朝人物號耆英,九折崎嶇亦飽經。幾度拂衣心似石,重來曳履發如星。爭名可是因文字,轉臂堪嗟失典刑。何處藏山猶有史,悲笳幽咽若為聽。
奧學深功在易通,御題褒句圣恩隆。成書自講前無例,異論難齊久始公。辭有所之端可據,文無不變論尤工。皋比定集諸仙聽,獨惜丁寬道不通。
兩朝人物號耆英,九折崎嶇亦飽經。幾度拂衣心似石,重來曳履發如星。爭名可是因文字,轉臂堪嗟失典刑。何處藏山猶有史,悲笳幽咽若為聽。
奧學深功在易通,御題褒句圣恩隆。成書自講前無例,異論難齊久始公。辭有所之端可據,文無不變論尤工。皋比定集諸仙聽,獨惜丁寬道不通。
趙虛齋歷經兩朝,是德高望重的賢才,人生道路崎嶇坎坷也都飽經了。多次想要歸隱,心意堅定如石,再次入朝時頭發已如星般花白。他難道是因文字去爭名嗎?可嘆他去世失去了典范。哪里還有記載他事跡的史書呢,悲傷的胡笳聲幽咽,讓人不忍聽聞。他學問高深,精通《易經》,皇帝御題褒獎,圣恩深厚。他自成一書講解學問,此前并無先例,不同的觀點長久才達成公正評判。他言辭有依據,文章論述靈活且精妙。他講學定會聚集眾人聆聽,只可惜像丁寬那樣的學問傳承沒能延續。
耆英:年高望重的人。
九折:形容道路曲折,也比喻人生經歷坎坷。
拂衣:指歸隱。
曳履:拖著鞋子走路,形容悠閑自在,這里指入朝為官。
發如星:頭發花白。
典刑:模范、典范。
藏山:指藏之名山,將著作藏起來,期待流傳后世。
奧學:高深的學問。
御題:皇帝題寫。
皋比:虎皮,古人坐虎皮講學,后指講席。
丁寬:西漢經學家,這里借指學問傳承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中可知趙虛齋歷經兩朝,是一位有學問、有品德的人物。可能是在趙虛齋去世后,作者為悼念他而作,當時社會或許對趙虛齋這樣的賢才較為敬重,其離世引起眾人惋惜。
這首詩主旨是悼念趙虛齋,突出了他的德才兼備和人生經歷。特點是既敘述生平又進行評價,情感真摯深沉。在文學史上雖無廣泛影響,但反映了當時對賢才的推崇和紀念之情。
人生貴是男,丈夫重天機。未達善一身,得志行所為。
嗟余竟??軻,將老逢艱危。胡雛逼神器,逆節同所歸。
河雒化為血,公侯草間啼。西京復陷沒,翠蓋蒙塵飛。
萬姓悲赤子,兩宮棄紫微。倏忽向二紀,奸雄多是非。
本朝再樹立,未及貞觀時。日給在軍儲,上官督有司。
高賢迫形勢,豈暇相扶持。疲{艸爾}茍懷策,棲屑無所施。
先王實罪己,愁痛正為茲。歲月不我與,蹉跎病于斯。
夜看豐城氣,回首蛟龍池。齒發已自料,意深陳苦詞。
麟角鳳觜世莫識,煎膠續弦奇自見。尚看王生抱此懷,在于甫也何由羨。
且遇王生慰疇昔,素知賤子甘貧賤。酷見凍餒不足恥,多病沈年苦無健。
王生怪我顏色惡,荅云伏枕艱難徧。瘧癘三秋孰可忍,寒熱百日相交戰。
頭白眼暗坐有胝,肉黃皮皺命如線。惟生哀我未平復,為我力致美殽膳。
遣人向市賒香稉,喚婦出房親自饌。長安冬葅酸且綠,金城土酥靜如練。
兼求富豪且割鮮,密沽斗酒諧終宴。故人情義晚誰似,令我手腳輕欲漩。
老馬為駒信不虛,當時得意況深眷。但使殘年飽吃飯,只愿無事常相見。
驅馬天雨雪,軍行入高山。
逕危抱寒石,指落曾冰間。
已去漢月遠,何時筑城還。
浮云暮南征,可望不可攀。
江上人家桃樹枝,春寒細雨出疎籬。
影遭碧水潛勾引,風妒紅花卻倒吹。
吹花困癲傍舟檝,水光風力俱相怯。
赤憎輕薄遮入懷,珍重分明不來接。
濕久飛遲半日高,縈沙惹草細于毛。
蜜蜂蝴蝶生情性,偷眼蜻蜓避百勞。
德以精靈降,時膺夢寐求。蒼生謝安石,天子富平侯。
尊俎資高論,巖廊挹大猷。相門連戶牖,卿族嗣弓裘。
豁達云開霽,清明月映秋。能為吉甫頌,善用子房籌。
階砌思攀陟,門闌尚阻修。高山不易仰,大匠本難投。
跡與松喬合,心緣啟沃留。公才山吏部,書癖杜荊州。
幸沐千年圣,何辭一尉休。折腰知寵辱,廻首見沈浮。
天地莊生馬,江湖范蠡舟。逍遙堪自樂,浩蕩信無憂。
去此從黃綬,歸歟任白頭。風塵與霄漢,瞻望日悠悠。
皤皤邑中老,自夸邑中理。
何必升君堂,然后知君美。
開門無犬吠,早臥常晏起。
昔人不忍欺,今我還復爾。
崢嶸赤云西,日腳下平地。
柴門鳥雀噪,歸客千里至。
妻孥怪我在,驚定還拭淚。
世亂遭飄蕩,生還偶然遂。
鄰人滿墻頭,感嘆亦歔欷。
夜闌更秉燭,相對如夢寐。
單于寇我壘,百里風塵昏。
雄劒四五動,彼軍為我奔。
虜其名王歸,系頸授轅門。
潛身備行列,一勝何足論。
疾風吹塵暗河縣,行子隔手不相見。
湖城城南一開眼,駐馬偶識云卿面。
向非劉顥為地主,嬾回鞭轡成高宴。
劉侯嘆我攜客來,置酒張燈促華饌。
且將款曲終今夕,休語艱難尚酣戰。
照室紅爐促曙光,縈窗素月垂文練。
天開地裂長安陌,寒盡春生洛陽殿。
豈知驅車復同軌,可惜刻漏隨更箭。
人生會合不可常,庭樹雞鳴淚如線。
邦危壞法則,圣遠益愁慕。飄飖桂水游,悵望蒼梧暮。
潛魚不銜鉤,走鹿無反顧。皦皦幽曠心,拳拳異平素。
衣食相拘閡,朋知限流寓。風濤上春沙,千里侵江樹。
逆行少吉日,時節空復度。井灶任塵埃,舟航煩數具。
牽纏加老病,瑣細隘俗務。萬古一死生,胡為足名數。
多憂污桃源,拙計泥銅柱。未辭炎瘴毒,擺落跋涉懼。
虎狼窺中原,焉得所歷住。葛洪及許靖,避世常此路。
賢愚誠等差,自愛各馳騖。羸瘠且如何,魄奪針灸屢。
擁滯僮仆慵,稽留篙師怒。終當掛帆席,天意難告訴。
南為祝融客,勉強親杖屨。結托老人星,羅浮展衰步。
春山無伴獨相求,伐木丁丁山更幽。
澗道余寒歷冰雪,石門斜日到林丘。
不貪夜識金銀氣,遠害朝看糜鹿游。
乘興杳然迷出處,對君疑是泛虛舟。
司空出東夷,童稚刷勁翮。追隨燕薊兒,穎銳物不隔。服事哥舒翰,意無流沙磧。未甚拔行間,犬戎大充斥。
短小精悍姿,屹然強寇敵。貫穿百萬眾,出入由咫尺。馬鞍懸將首,甲外控鳴鏑。洗劒青海水,刻銘天山石。
九曲非外蕃,其王轉深壁。飛兔不近駕,鷙鳥資遠擊。曉達兵家流,飽聞春秋癖。胷襟日沈靜,肅肅自有適。
潼關初潰散,萬乘猶辟易。偏裨無所施,元帥見手格。太子入朔方,至尊狩梁益。胡馬纏伊洛,中原氣甚逆。
肅宗登寶位,塞望勢敦迫。公時徒步至,請罪將厚責。際會清河公,間道傳玉冊。天王拜跪畢,讜議果冰釋。
翠華卷飛雪,熊虎亙阡陌。屯兵鳳皇山,帳殿涇渭辟。金成賊咽喉,詔鎮雄所搤。禁暴清無雙,爽氣春淅瀝。
巷有從公歌,野多青青麥。及夫哭廟后,復領太原役。恐懼祿位高,悵望王土窄。不得見清時,嗚呼就窀穸。
永系五湖舟,悲甚田橫客。千秋汾晉間,事與云水白。昔觀文苑傳,豈述廉藺績。嗟嗟鄧大夫,士卒終倒戟。
晚歲迫偷生,還家少歡趣。
嬌兒不離膝,畏我復卻去。
憶昔好追涼,故繞池邊樹。
蕭蕭北風勁,撫事煎百慮。
賴知禾黍收,已覺糟床注。
如今足斟酌,且用慰遲暮。
從軍十年余,能無分寸功。
眾人貴茍得,欲語羞雷同。
中原有鬬爭,況在狄與戎。
丈夫四方志,安可辭固窮。
姜侯設膾當嚴冬,昨日今日皆天風。
河凍未漁不易得,鑿冰恐侵河伯宮。
饔人受魚鮫人手,洗魚磨刀魚眼紅。
無聲細下飛碎雪,有骨已剁觜春蔥。
偏勸腹腴媿年少,軟炊香飯緣老翁。
落碪何曾白紙濕,放箸未覺金盤空。
新歡便飽姜侯德,清觴異味情屢極。
東歸貪路自覺難,欲別上馬身無力。
可憐為人好心事,于我見子真顏色。
不恨我衰子貴時,悵望且為今相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