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臺令 西湖感舊
猶是西泠橋畔
難尋春柳春花
只有婆娑老樹
夕陽依舊棲鴉
猶是西泠橋畔
難尋春柳春花
只有婆娑老樹
夕陽依舊棲鴉
依然是在西泠橋邊,卻難以尋覓到春日的柳色與鮮花。只剩下枝葉紛披的古老樹木,夕陽下,烏鴉依然棲息在這里。
西泠橋:西湖孤山之北的橋,是西湖勝景之一。
婆娑(pó suō):形容樹木枝葉紛披的樣子。
棲鴉:棲息的烏鴉。
此詞為作者重游西湖西泠橋畔時所作。昔日春日柳翠花繁的盛景已難追尋,眼前唯有老樹與夕陽下的棲鴉,觸景生情而發感舊之思。
全詞以今昔景物對比為核心,通過西泠橋畔的變遷,簡潔勾勒出時光流逝的蒼涼,情感深沉而含蓄,是感舊題材的典型之作。
圣賢須千鐘,我豈個中人。
焦枯展余瀝,好我已十分。
元戎鎮河朔,憐此賤與貧。
不羨彼瀛州,已有玉膏醇。
小槽滴真珠,霑餉無疏親。
但有坐上客,誰問甑中塵。
豈學梁父吟,何時見陽春。
老妻營炊,稚子汲水。
龐公掃除,丹霞適至。
棄帚迎朋,一笑相視。
不必靈照,多說道理。
邊城無一娛,孰云從軍樂。
惟有退食間,柴門可羅雀。
念我江湖人,久不負漁樵約。
安得漫浪游,時解冠帶縛。
令尹我輩人,孤標寡然諾。
晚逢任參軍,詩思涌泉落。
裹飯從子來,隱幾訪南郭。
庶結三友懽,一笑忘杯酌。
西溪淥已漲,渚柳風交錯。
目斷君不來,孤鴻沒山腳。
憶昔負笈游虞庠,三千縫掖紛袍霜。英姿銳氣磨干將,凌云薄漢爭翺翔。
君時捧書自閩鄉,賈生十八驚洛陽。南宮我適同廣場,邂逅愚智俱忘羊。
低回十載燈燭光,纖鱗壁水追洋洋。憐君兄弟雙鳯皇,鄧林秀出凡楩樟。
才名籍籍日以香,誰者不識江夏黃。登籍還許聯龍章,米糠初未精簸揚。
須臾綠驥馳康莊,瑤池下澤殊行藏。西清椽筆金玉相,揚鞭緩珮鹓鷺行。
丘明遷固與頡頏,汗流曄壽走且僵。文奎忽度南斗傍,江湖洗耳聽鳴榔。
相逢一笑百念亡,玉自輝潔蘭仍芳。元經寂寞誰問楊,逃空我幸論肺腸。
蛟龍蟠蜇豈可常,賜環長恐成參商。春風三月鶯燕忙,橋飛柳絮隨風狂。
修補冉冉將征艎,別離安得情無傷。如君知音滿廟堂,塵沙肯使埋珪璋。
鵬程九萬詎易量,從今拭目看騰驤。我慚百事無一長,獨有疏懶勝嵇康。
功名老大空激昂,那能俯仰巡門墻。艱難辛苦亦備嘗,濯纓早晚尋滄浪。
與君后會何渺茫,江魚塞鴈無相忘。
泗濱初獲拜荊州,潁水欣從杖屨游。
華髪歸來慰平昔,邦人共喜見風流。
里門尚想諸郎下,薤露俄驚素旐秋。
清德傳家無所遺,鹿門真為子孫謀。
聞公卜菟裘,欲訪有魚稻。
彩衣歸林下,池塘共春草。
賢者享三樂,世俗未易道。
但恐東山心,上意還不報。
永裕躬神武,開邊絕漢西。
雖云擁貔虎,猶未斬鯨鯢。
吾子名家后,當年訓士齊。
天涯思往事,回首祇凄凄。
神仙豈無路,試訪武陵客。
天河尚可到,歸驗支機石。
世人耳目隘,露槿那知夕。
同趨桃李蹊,肯踐商顏跡。
阮舍淹丞屬,閩山得俊髦。
詩書能自立,州縣豈徒勞。
迂拙從吾老,飛騰看爾曹。
祇應記岑寂,尺素到江皋。
昔有佛子根猛利,能觀空性則是色。欲顯空色不思議,仰空書此金剛句。
至今風雨被原野,諸樵牧者集其下。乃知肉眼不能見,譬如水中有鹽味。
唯道人瓊思精奇,能觀色性即是空。視此纖管大如椽,揮翰如行九軌道。
故于兼寸環中備,足廣大言說身世。人可見,不可讀,譬如嬰兒親崖蜜。
我于此經能證入,初中后善三法門。忽然落筆如建瓴,不復現行生倒想。
由色空觀入諸境,奏刀肯綮無全牛。盡持此法施群生,甚微細智愿同證。
四更山吐月,紙帳驚虛明。
披衣訪黃冠,野渡孤舟橫。
束缊旋乞火,犬號驚夜行。
歸休勿久娛,霜露滿山城。
長門沉沉人悄悄,滿庭紅葉驚秋早。
窗底銀釭祗自明,卻聞別院按歌聲。
飛花滿地君恩去,覆水返瓶君或悟。
人生離合自有時,多應不在相如賦。
先生腹有五車書,宜著天祿與石渠。一日不可食無魚,何不置之于江湖。
邇來得邑古塞隅,飲酪披毳如羌胡。汾水濁惡山童枯,不知先生何為娛。
忽然寄詩遣長須,報我縣圃開榛蕪。昔為沮洳今可潴,下灌秔稻池之余。
清流題目帶紅芙蕖,炯然不染先生如。簿書擾擾徒喧呼,不妨行吟學三閭。
吏民已化愚溪愚,能和紫芝于??于。教條自簡俗自紓,三尺不犯鞭與蒲。
愿君越吟小踟躕,晉楚未覺肝膽殊。長短莫較鶴與鳧,彈鋏且緩歸來乎。
吳儂戲入筆三昧,老儼分身縑素間。
平昔垂須曾跨海,暮年留眼飽看山。
肯甘夢幻所折困,不受叢林輙見刪。
我不是渠渠是我,謾余名字落人寰。
扁舟隱隱馬骎骎,重到燕山感念深。
水陸共時同偃薄,云途今日異升沉。
青山豈乏歸耕路,白發難忘報國心。
木落鴈飛秋復盡,惘然懷抱寄幽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