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人
佳人名小品,絕世已無儔。
橫波翻寫淚,綠黛自生愁。
舞袖傾東海,纖腰惑九州。
傳歌如有訴,馀轉雜箜篌。
佳人名小品,絕世已無儔。
橫波翻寫淚,綠黛自生愁。
舞袖傾東海,纖腰惑九州。
傳歌如有訴,馀轉雜箜篌。
這位佳人名字雖小,卻是絕世無雙。她眼神流轉似含淚光,眉黛間自然生出憂愁。她舞動衣袖仿佛能傾翻東海,纖細的腰肢能迷惑整個天下。她唱歌好像在傾訴,余音中夾雜著箜篌的聲音。
品:名字。
儔(chóu):伴侶,這里指同類、匹敵者。
橫波:指眼神流轉。
綠黛:青黑色的眉黛,代指眉毛。
傾:傾翻。
九州:古代中國分為九州,后用九州代指天下。
馀轉:余音。
箜篌(kōng hóu):古代弦樂器。
具體創作背景不詳。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看到某位美人或想象出一位佳人形象后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也可能借佳人來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或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佳人的美貌與哀愁。其特點是語言華麗,善用夸張等手法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佳人形象的審美和創作風格。
陣陣掃浮埃。汎虞弦,上楚臺。飄飏蘭蕙吹羅帶,殘云捲開。明月送來。趙家姊妹難禁耐,透人懷。千金無買,宋玉賦應裁。
綽約見嬋娟。顫巍巍,百種妍。慇勤多費東君剪,欲言不言。端詳可憐。含顰凝思如幽怨,看嫣然。春心無限,偎倚在、晚風前。
萬里正同云。看飄揚,密更勻。素鸞皓鶴來無盡,灞橋苦唫。梁園倒樽。藍關馬足行難進,轉繽紛。天寒地凜,妝出個、玉乾坤。
冉冉上遙天。散清輝,滿大千。霓裳縹緲清虛殿,更籌正傳。玉人未眠。欄桿十二憑來遍,對嬋娟。莫教云掩,我欲醉西園。
瑣瑣新松雜稚杉,青青數寸倚嶄巖。牛岡自有神呵護,未怕林間走鹿饞。
初栽準擬雨如膏,無奈晴暄思郁陶。造物見憐甘澤霈,倚天會見百尋高。
坡翁文老去千年,瀟灑猶疑寶墨傳。
晚翠葳蕤渾欲滴,浮筠蒼靄總生妍。
深根云護龍應臥,孤籬風高鳳若騫。
展卷不須還問主,詞林早已避如椽。
瀁平塘、綠錢初展,正是乳鴉啼后。桃尖漸放朱霞暈,芳惹游鞭征袖。真如繡。點波紋、紅綃青幛團絨皺。田田歌奏。問苦菂尋蓮,縈絲覓藕,幾許多情逗。
莫浪語,西子湖頭難又。錦屏十里香透。繁華滿目江南夢,約略送愁時候。君莫嗅。君不見、清香銷盡酸風瘦。秋容如舊。只莎草吟螀,蓼花飛?,露冷金飆驟。
京塵滿面更新晴,
暖得人來分外春。
手掬溫泉聊一灑,
先生元是出塵人。
武侯輔世侔伊尹,
明道傳心繼孟軻。
五十四年而已矣,
小儒如此豈非多。
坐破千潭水月痕,
寒灰一寸偶然溫。
空觀假觀中道觀,
待與臺宗學者論。
矢盡糧空日,軍心夜數驚。
秋深宵柝冷,殘月照孤城。
萬生終自潰,人力勝天工。
戴賊揮螳臂,堅城未許攻。
解組歸來,便黃綺、欣然相許。休重問、屈生詹尹,賈生季主。酒后擘箋霏艷雪,花間量屐粘香雨。待縠巾、葛帔老溪山,招尋處。
絳灌在,堪誰與。羲皇遠,還空佇。向歌樓乞食,講筵高踞。右北平中埋羽箭,吳東門下沉簫鼓。但短衣、匹馬盡馀年,無他語。
常獨行,常獨步。
咄,莫來攔我毬門路。
九萬里摶而上,
三千秋鳴相酬。
未免為二蠱笑,
誰能作雙鳥囚。
青嶂回環畫屏倚,晴窗倒入春湖水。
村村叢樹綠于藍,列列行人去如蟻。
新秧未插水田平,高低隴麥相縱橫。
黃昏倦客忘歸去,孤月亭亭云外生。
吳天兼月晴,水國遂苦暵。河渠淺且堙,政失可勝嘆。
疲農怵獲罪,久禱不自逭。士夫利為名,緇羽雜唄贊。
海云挾驚飆,靈雨跨昏旦。一涼恩到骨,秋獲或得半。
悠然攘天功,面伐背不汗。爾曹何足責,佞鄙等物玩。
時賢憚治水,馳道侈交貫。經邦始溝洫,禹跡誰解案。
急功反逐末,終恐遘菑難。老夫癡耽書,但喜狎燈幔。
曉樹蟬聲徐,循畦復行散。
古洞懸巖上,煙蘿十里陰。
迷云無鳥度,絕壑有龍吟。
津阻南陽問,臺經許令尋。
此中親舊絕,書信久浮沈。
分野乃究《括地志》,測象乃讀《步天歌》。按歌制器宗內府,縮以六寸精若何。
度想穿月掛秦鏡,芒近落日揮魯戈。陰陽為爐鼓造化,氏煎錫工揩磨。
黃赤低昂判冬夏,元精耿耿心胸羅。入地出地去一握,九萬余里堆嵯峨。
天圓地圓本曾氏,仁智信武融四阿。卓哉靈恩合渾蓋,磨旋笠冒誰其呵。
木周十二火再歲,首事東作兼南訛。金水一更土廿八,填星不動芒斂蝌。
五緯熊熊定方岳,遐矚那俟更應鼉。魁秦樞楚識斗柄,四照之花三秀柯。
角亢翼軫守方位,烏兔踆踆如飛梭。天漢案戶極綿亙,波瀾清淺長委蛇。
二千五百乃星紀,雍南朔東通夷娥。伊余臥疴逾十載,衡茅伏處江之沱。
忽睹異制豁心目,揚蕤振采嬉天和。圣朝右文重實學,熟嫻算數尊儒科。
激水祇用挈壺法,刻木輒慮機械多。何如一軸十四器,重匪石鼓資橐駝。
精微欲穿溟涬入,汗漫敢委云煙過。弧矢句股稔成法,刻楮累丸切復磋。
土圭立不測陰景,方諸水靳生金波。惟茲圓則燦珠琲,力張樞紐平無頗。
晝晴夜雨靜可按,捫參歷井焉知他。文字更學《考工記》,樸遬微至屏婀婀。
云臺司掌憶法物,斗室陳設供摩挲。春秋幸免蟪蛄誚,宵分可助詩書哦。
效顰無術哂刻鵠,臨池覓句慚籠鵝。晁崇耿詢直突過,孟言坐致理則那。
中西兩法盡融貫,虛車待治成銶軻。克輔妙手削兼尺,慎勿遠怖漢與河。
出卯入酉諦審視,衰年愛景無蹉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