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松二首
瑣瑣新松雜稚杉,青青數寸倚嶄巖。牛岡自有神呵護,未怕林間走鹿饞。
初栽準擬雨如膏,無奈晴暄思郁陶。造物見憐甘澤霈,倚天會見百尋高。
瑣瑣新松雜稚杉,青青數寸倚嶄巖。牛岡自有神呵護,未怕林間走鹿饞。
初栽準擬雨如膏,無奈晴暄思郁陶。造物見憐甘澤霈,倚天會見百尋高。
細小的新松和稚嫩的杉樹混雜在一起,青青的只有幾寸高,倚靠在險峻的山巖旁。牛岡自有神靈呵護著它,不必害怕林間饞嘴的走鹿。剛開始栽種時盼望著雨水如油般滋潤,無奈天氣晴朗又炎熱,讓人心情煩悶。造物者憐惜它,降下了充沛的甘霖,日后定能看到它高聳入云,有百尋之高。
瑣瑣:細小、卑微的樣子。
嶄巖:險峻的山巖。
準擬:期望、盼望。
晴暄:晴朗暖和,這里指天氣炎熱。
郁陶:煩悶。
甘澤霈:充沛的甘霖。
尋:古代長度單位,八尺為一尋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推測詩人可能是看到初栽的小松,聯想到自身或他人在成長、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與希望,借小松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和愿望。當時可能社會環境有一些困難和挑戰,詩人借此表達對未來的信心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小松的成長來表達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。其突出特點是托物言志,以小松象征有潛力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經典名作,但體現了詩人借景抒情、托物寓意的創作手法。
世路風波惡,
扁舟去住輕。
中流發清唱,
千古有遺聲。
梅花斗雪雨清妍,記得江南歲暮天。
春到北枝猶未放,晨窗對雪亦欣然。
相逢初北闕,并試復南宮。
失意春風里,謀歸汴水東。
行藏他日異,笑語此生空。
不掛青云籍,聲名野史中。
水邊三月芳菲晚,
楊柳樓船擁萬家。
浩浩歌鐘迷白日,
不知煙寺落桐花。
紫衣而雪膚,
芳甘微帶酸。
我最喜芒及,
人言性近寒。
故關天險與云盤,
車馬邅如不忍看。
況復雪深飛鳥絕,
誰言行路不艱難。
暮云千里亂吳峰,
落葉微聞遠寺鐘。
目盡長江秋草外,
美人何處采芙蓉?
麟之儀儀,不縶不維。樂德而至,如賓之嬉。
鳳之愉愉,不篝不笯。樂德而至,如賓之娛。
自筐及筥,我有牢醑。自筐及篚,我有貨幣。
我牢不愆,我貨不匱。碩碩其才,有樂而止。
渴峰奔怒虹,側勢走千里。橫略大荒東,倒飲雪山水。
逶迤乍中斷,嶺崟并孤峙。沉沉石色厚,力透天背紫。
大坂如連駝,一折九馬死。火蹄并鐵聲,百拽不肯駛。
我行已天上,我仆猶峽底。邁步輕虎狼,顧影怯魈鬼。
前隙身茫茫,四咤悲風起。壁巉黑月下,健鳥摩殘壘。
俯視深井光,青熒一燈喜。
柱史芳年四十強,豸冠高聳立朝堂。
皂囊滿貯三春澤,白簡仍飛六月霜。
乘驄不數漢桓典,埋輪復見今張綱。
奉天殿前天子命,手提繡斧巡朔方。
朔方萬物久憔悴,閭閻赤子多痍瘡。
自從君來按節后,三邊山岳皆輝光。
況聞九達走狐兔,又聞四野無豺狼。
屈者伸兮冤者白,惟刑之恤心虞唐。
窮檐暗室回白日,陰崖寒谷生春陽。
看君今日已如此,何況他日登巖廊。
春陽定作商霖雨,足慰天下蒼生望。
虔州官府似神仙,
三月春花覆紫煙。
惟有愁吟譚掾史,
日騎瘦馬出臺前。
黃閣歸來近十霜
稀年方進九霞觴
未應宰相山中久
已覺神仙世外長
筆底絲綸留禁署
胸中兵甲在遐方
梅花時節詩兼酒
江上重開綠野堂
孤棹艤寒汀,無人獨自登。
積苔迷鳥篆,斜日照魚罾。
湍急聲如振,崖高勢欲崩。
客游那可駐,云重樹冥冥。
夜寂氣如洗,
心閒理自明。
凝香清夢寐,
讀易悟生平。
月樹烏驚曉,
云階鶴報更。
閉門佳致意,
名利一毛輕。
天朝侍從入閩英,
定有光聲徹遠城。
海嶠于今皆樂土,
使車休問幾多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