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鄉夜雪
雪敲庭竹韻蕭蕭,衾鐵生寒轉寂寥。
蜀道難行山更險,鄉關無信地應遙。
旅懷渾似烏驚月,世事還如鹿覆蕉。
莫把青銅臨曉看,朱顏今夜半成凋。
雪敲庭竹韻蕭蕭,衾鐵生寒轉寂寥。
蜀道難行山更險,鄉關無信地應遙。
旅懷渾似烏驚月,世事還如鹿覆蕉。
莫把青銅臨曉看,朱顏今夜半成凋。
雪花敲打著庭院中的竹子,發出蕭蕭的聲響,被子和枕頭都透著寒意,更添寂寥。蜀道本就難行,如今山中更是險峻,家鄉沒有音信,想來路途十分遙遠。羈旅的情懷就像被月光驚起的烏鴉,世事如同夢中覆鹿尋蕉般虛幻。不要在清晨對著銅鏡看自己,今夜我的容顏怕是已半凋零。
蕭蕭:形容竹子被雪敲打發出的聲音。
衾鐵:指被子和枕頭,形容其寒冷如鐵。
蜀道:泛指四川一帶的道路,常用來比喻艱難的旅途。
鄉關:家鄉。
烏驚月:出自曹操《短歌行》“月明星稀,烏鵲南飛”,形容游子漂泊不定、驚惶不安。
鹿覆蕉:出自《列子·周穆王》,比喻世事變幻無常,得失難料。
青銅:指銅鏡。
朱顏:紅潤的容顏。
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。從詩中“蜀道難行”“鄉關無信”可推測,詩人可能在四川一帶漂泊,在一個雪夜,因旅途艱難、思鄉心切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抒發羈旅思鄉之情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、比喻生動,以景襯情,情景交融。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生動展現了古代游子的心境。
兵后蕭然甑有塵,更堪癘鬼困殘民。慚予不是張希孟,也對斜陽淚滿巾。
粉墻丹柱柳絲中。簾箔輕明花影重。午醉醒來一面風。綠匆匆。幾顆櫻桃葉底紅。樹頭初日鵓鳩鳴。野店山橋新雨晴。短褐無泥竹杖輕。水泠泠。梅片飛時春草青。秋千人散小庭空。麝冷燈昏愁殺儂。獨有閑階兩袖風。月朧朧。一樹梨花細雨中。
明月照桂林,初花錦繡色。誰能不相思,獨在機中織。
出門雨腳收,西山翠如沐。一鷺忽飛來,點破湖光綠。春暗花已空,慮淡心自足。固窮分所宜,輕肥豈吾欲。
三向稚松爭短長,西偏老竹絕炎涼。千尋以上有秋色,萬畝之間無夕陽。
舟行幾灣,酒醒夢還。江聲到枕潺潺,過千山萬山。冰輪似環,漁歌帶蠻。山頭楓葉斑斑,喜吟情未闌。
云細風柔雨后天,兩三飛鷺點晴川。小舟穩泛疏簾靜,著我閑身坐少年。
一鉤兒新月,鉤上湘簾,半睇秋波。只照人些子,半未云中下,斜影銀河。問離恨天消息,迢遞奈秋何。愿閏八今年,團圞處處,鏡樣重磨。悲歌。滿京國,是瘴霧蠻煙,暗泣姮娥。零落霓裳部,更何時再整,歸策明駝。別后可能無恙,夢在雁門過。拚醉倒尊前,離愁待消愁轉多。嘆朝堂水火,猿鶴蟲沙,驀起風波。墮入紅塵劫,化青磷碧血,白骨填河。一杯一杯沈醉,天闕遠如何。恨赤手空拳,安能有劍,十萬橫磨。行歌。到今日,沒酒勸燕姬,板按秦娥。蒿目荒涼地,走羌奴滿道,絡繹騾駝。但聽數聲凄楚,征雁向南過。底信斷金門,垂楊掛絲離緒多。者回看涼月,偏照破陀,蕩作金波。吹急城樓角,到三更將近,淡談星河。浪淘大江東去,仙奈老髯何。未退盡天欃,筑成京觀,盾墨愁磨。酣歌。道何地,是長樂宜春,苦訴嫦娥。北望燕云慘,況煙埋石馬,淚下銅駝。與爾共談今夕,天仗輦扶過。定夢戀觚棱,玻璃踏翻戎壘多。
城邊十步一亭臺,個個朱甍壓面開。不是人間常得住,陳琳原是謫仙才。
話別都門醉綺筵,擔頭惟有一青氈。行攜化育三春雨,去洗全南百里天。學究羲皇知悔吝,道宗伊洛有淵源。杏壇獨坐春風藹,多少英才仰鄭虔。
是形有聚散,本心無來去。如何夜半心,又掛安成樹。
陟徑幽園獨杖藜,幽襟默與好風期。欲知何處思君切,正對紅團野杏時。
甌閩何處是,絕嶺更危溪。乘障消蠻虺,望洋蒐水犀。庾公情不淺,朱老世思齊。乘月胡床坐,角巾隨意低。
邀客西園公子家,東風二月已飛花。巷遮碧柳行春馬,樓倚青山落暮鴉。移席尊壘遙出浦,入舟燈火更依沙。清吟況接同鄉彥,應有文星動水涯。
秋風入窗里,羅帳起飄飏。仰頭看明月,寄情千里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