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情曲
沈水濃熏,眉粉淡妝,露華鮮映春曉。淺顰輕笑。真物外,一種閑花風調。
可待合歡翠被,不見忘憂芳草。擁膝渾忘羞,回身就郎抱。
兩點靈犀心顛倒。念樂事稀逢,歸期須早。
五云聞道。星橋畔、油壁車迎蘇小。引領西陵自遠,攜手東山偕老。
殷勤制、雙鳳新聲,定情永為好。
沈水濃熏,眉粉淡妝,露華鮮映春曉。淺顰輕笑。真物外,一種閑花風調。
可待合歡翠被,不見忘憂芳草。擁膝渾忘羞,回身就郎抱。
兩點靈犀心顛倒。念樂事稀逢,歸期須早。
五云聞道。星橋畔、油壁車迎蘇小。引領西陵自遠,攜手東山偕老。
殷勤制、雙鳳新聲,定情永為好。
用沈水香濃濃熏染衣物,眉上薄施粉黛,露珠映照出清晨的明艷。她微微皺眉又輕輕一笑,真是塵世之外一種閑適花朵的風姿格調。本期待能在合歡翠被中相聚,卻不見象征忘憂的芳草。她抱膝全然忘了羞澀,轉身投入情郎的懷抱。兩人心心相印,心意顛倒。想到歡樂的事情難得遇到,歸期應該趁早。聽說在五彩祥云處,星橋畔,有油壁車來迎接美人蘇小。她引領著從西陵而來,要與情郎攜手在東山相伴到老。她用心創作了雙鳳新曲,以此定情,永遠相好。
沈水:即沉香,一種香料。
露華:露水。
閑花風調:閑適花朵的風姿格調。
合歡翠被:繡有合歡圖案的翠綠色被子,象征夫妻恩愛。
忘憂芳草:傳說中的忘憂草。
靈犀:古人認為犀牛角有白紋,感應靈敏,稱靈犀,這里指兩人心心相印。
五云:五彩祥云。
星橋:神話中連接天河的橋。
油壁車:古代女子所乘的車,車壁用油涂飾。
蘇小:即蘇小小,南齊時錢塘名妓。
引領:伸長脖子遠望。
東山:指代隱居之地。
雙鳳新聲:新創作的以雙鳳為主題的曲調。
具體創作背景不詳,但從詩詞內容可推測,應是創作于男女情投意合之時,可能當時社會環境相對安定,人們對美好愛情有所追求,詩人借此詞表達男女之間的深情厚誼。
這首詞主旨是表達男女愛情,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、語言華美。通過細膩描寫和美好想象展現愛情的甜蜜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大作,但體現了當時描寫愛情題材詩詞的風格特點。
攜家經月尚羈程,隨處風光似有情。
一石峭從平地起,數禽飛入半天鳴。
春生草樹洲添綠,船載詩人水倍清。
晚泊別無消遣處,自酤村酒對花傾。
體天生物以為心,喜讀箕疇好雨星。
我已不疑豐見斗,君今何慮井羸瓶。
只緣報國推心赤,自是憂民感帝青。
若旱作霖人望久,雄風那數快哉亭。
小春天氣未和平,冷暖于人孰重輕。
幽菊瘦蘭皆有味,凄風楚雨自無情。
披來破衲便身穩,寫到新詩徹骨清。
個里不知誰得失,薰蕕境界要分明。
古剎枕瀟湘,閑吟步墅廊。
蘚封巖石老,松落井泉香。
采蜜蜂歸晚,赴齋雀亦忙。
主僧同里社,十歲已離鄉。
和平堂前列四皓,雙松為主雙檜賓。
深山大澤不肯住,鞭霆駕雨來重闉。
蒼髯梳風音瑟瑟,霜皮凝雪冰粼粼。
靜有精神觀世變,悄無顏色阿緌紳。
朱幡皂蓋幾來去,丹楹藻棁方更新。
魏武子孫敦宿好,十八公子忻相親。
世間靈物妙難測,一氣長存天地仁。
巍巍堂下萬休戚,左右冷眼時笑顰。
或然一念私欲勝,垂垂二老能相嗔。
起居出入知所敬,愿言共保千千春。
早晚遣長須,行田西北隅。
稻禾都旺否,廬舍莫淹無。
高仰為何碶,低漥是某都。
水痕如退落,分寸要相符。
韙軒吾石友,相從三十年。舌本多文獻,胸笥皆簡編。
脊梁硬于鐵,雖貧不言錢。古井波愈靜,老干骨尤堅。
眨眼七十翁,酡顏映銀髯。辭我歸舊隠,從此將終焉。
我懷雖惻楚,君意難棄捐。顧我亦歲徂,華發蒙其顛。
君王念帷蓋,高車會當懸。爾汝一蘧廬,日月雙彈圓。
合離與聚散,暮景必復然。以茲強排遣,送君鄞水邊。
空江漲夏潦,遠山生夕煙。野鳥投林飛,漁舟沖浦還。
萬物各有適,人生且隨緣。江東企西浙,道里無半千。
幸及身強健,尚可相周旋。所愧韓魏公,不能官老泉。
普博誰云仁道難,翦裁妙巧智之端。
都將凡物換英物,盡欲熱官成冷官。
色即是空隨手滅,恩生于害轉頭看。
大千界里毫光徹,稽首惟應禮屈胖。
九折羊腸路險巇,險巇過了始平夷。
風霜雨露無非教,菌槿椒蘭各有時。
退步元來天地闊,捫心自是鬼神知。
莫嫌載月舟如洗,贏得清名滿海涯。
塵里光陰夢里殘,西湖莫厭白時看。
落花飛絮將春去,斷雨零云入暮寒。
白發催人愁遠道,青山笑我戀微官。
浮生要足何緣足,枝上鷦鷯盡自安。
歲杪攜家客桂林,鄉山萬里楚云深。
甕留臘水供春釀,梅著寒花伴晚吟。
自笑老來貧不減,誰憐鬢底雪相侵。
俸錢用處清無敵,半打崖碑半買琴。
倒甕翻盆勢莫禁,旱灘焦磧盡低沈。
定知此喜非常喜,只是將心去比心。
人樂和豐方賣劍,誰貪遺滯忽亡簪。
村翁曳杖前山去,丁祝孫來酒戶尋。
已聞掛風帆,寧知掣其肘。
緘自春山云,吟轉秋夜斗。
文友有新錄,筆之自吾手。
惓言桂山君,到死意愈厚。
夜半十一字,龍蛇尚驚走。
悠悠浙東西,客路霜中柳。
巍峨讀書堂,珍重夫人壽。
弟兄自答問,進學以虛受。
所期躡層霄,斷金真皓首。
樓崎歸去來,相忘如此酒。
維六飛之南渡兮,潢濤江以東歷。后舜禹三千年兮,履舜禹之遺跡。
駐翠蹕以彌年兮,因改元而頒詔。爰升州而為府兮,冠紹興之大號。
舉大享之上儀兮,即行闕而蕆祀。視總章與重屋兮,亦庶幾其遺意。
登堂而望稽嶺兮,懷克勤之令德。留建炎之御制兮,彰復古之素志。
采上虞之囊封兮,終然法乎舜禪。山鬰蔥以蜿蜒兮,鐘禹陵之佳氣。
御香四時來下兮,道冠蓋以相望。拱觚棱于云闕兮,儼威顏而天咫。
繄百年之父老兮,及親逢乎盛事。想天民之視阜兮,與虞夏而同治。
客曰幸游舜禹之邦兮,復逢舜禹之君。然儻無舜禹之臣兮,孰能牧舜禹之民。
又過江頭黯淡時,野梅初見雪前枝。
水霞錯落書秦篆,煙樹凄迷畫楚辭。
山店燈殘人亦睡,寒洲月上雁先知。
自題秋葉尋前夢,薄酒殘蔬當夕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