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臺行 其二
將軍發機陰中的,功如熟稼生螟蟘。母儀天下極尊榮,非道得之非所得。一朝樂去悲相隨,霜露既降風凄其。煢煢吊景將安之,不自為計終奚為。關中舊約三章法,法當夷宗讎逆節。況復曾孫誅大臣,項背相望眉不顰。昭臺不隔昭陽路,花落鳥啼春幾度。麟角鳳觜皆可煎,惆悵君恩非斷弦。
將軍發機陰中的,功如熟稼生螟蟘。母儀天下極尊榮,非道得之非所得。一朝樂去悲相隨,霜露既降風凄其。煢煢吊景將安之,不自為計終奚為。關中舊約三章法,法當夷宗讎逆節。況復曾孫誅大臣,項背相望眉不顰。昭臺不隔昭陽路,花落鳥啼春幾度。麟角鳳觜皆可煎,惆悵君恩非斷弦。
鴻荒有開,昉頡鳥跡。字學之興,亦既象物。
漢有議郎,曰臣蔡邕。帛書發奇,出淳古蹤。
千齡寥寥,嗣響逾邈。貞觀御床,淳化秘閣。
云漢之章,施于仁皇。厥維天葩,源宋跨唐。
萬幾燕閑,成是肆筆。弛張異用,游戲如一。
士俗之成,玄默自躬。見于首篇,尚?之風。
安不忘危,尤示注意。筆墨之余,又形拊髀。
慶歷之治,太平極功。帝心所存,天地與同。
春朝鳴珂,秋塞沈柝。一視之仁,昭此圣學。
海岳八極,羲娥九霄。媲于寶藏,萬世見堯。
五字推敲苦,君來尉所思。
眼雖如舊識,心即要相知。
屋冷云歸早,窗深月過遲。
過從無百步,清話綣論語。
可惜西風早,無因得放遲。
吹將客歸去,空有夢相隨。
舊舍松根在,新坊酒價低。
倘行天竺路,須為訪留題。
抆淚別妻子,登山望歸舟。舟遠望不及,巖溜鳴咿嚘。
足繭坐絕頂,晚色忽已稠。凄其杜宇聲,問我胡為留。
撫襟獨浩嘆,淚下不可收。三年足別離,此淚良有由。
區區駒隙中,為形役不休。為形役尚可,為人役何求。
淵明獨何人,我乃如拘囚。親老方倚門,甘旨誰供羞。
子幼未知學,擇師誰與謀。鬼蜮閃光怪,虎豹嘷昏幽。
世路委叢棘,吾道若綴旒。豈無知我者,應謂我心憂。
歲功巧結束,物與七反丹。應嫌青女妒,搖落空人寰。
耀釵云髻里,點粉黛眉間。香色亦幾何,小有即大還。
艷陽費浮花,微陽惜真韻。月窟占奇芬,天根關大分。
冰雪又催年,自此接新運。泰華與秋毫,巨細非定論。
我家東南隅,去海不逾咫。乘潮厭鮮美,望水快珍脆。
朅來雙溪上,河魚僅青鯉。泥滓漬膚肉,強食輒三噦。
此物從何來,對之驚且喜。雖然餒敗質,尚余江海味。
令人憶故鄉,沽酒為一醉。
此君高節抗浮云,環寺幽亭分外清。
凌厲雪霜真有守,招邀日月自多情。
更無一點紅塵到,但覺中襟爽氣生。
爭似南墻相對處,蕭蕭流水遶除鳴。
態騰踔而多疎,意軒昂而多趣。
倏焉如??電之駒,沛然如縱壑之魚。
使之為山澤之癯,抱是道以自娛,聞清風而興起,望膏澤之沾濡,膚寸所形,粃糠金朱,豈不毅然大丈夫。
然而律之以芝繇之法度,考之以羲獻之范模,媲行楷而已變,質隸草而多拘。
顧欲以之擅八體,教六書,合天下同軌之車,而不容有一轍之殊,茲其所以僨于康莊之衢。
吁。
莫令胸次著崔嵬,萬事于人何有哉。
欲向懸崖看積雨,幾經空谷撼奔雷。
山花無思開還落,溪鳥忘機去復來。
此地逍遙吾足矣,解愁春甕不須開。
兩片南山云,偶爾連空飛。
一去向空谷,一留伴殘暉。
招招浙江渡,激激風吹衣。
仰頭有鴻鵠,孰使心事違。
何時黃山邊,把酒話昨非。
潯陽江上無氈客,別后音書杳未通。
蕉鹿定應隣左計,莼鱸端是待西風。
謾懷離思人猶遠,欲寓吟情句未工。
朝列鹓鴻問消息,一牋莫靳寄詩筩。
玉冊之樓壓吳杭,三川錦繡開故鄉。
英姿颯颯熊虎相,紅袍金印交煒煌。
百年霸府儀物龐,山判近出功臣堂。
鳳宅畫諾鵲抵章,五云八體嚴且莊。
流傳世世民弗忘,鬼神呵護謹毖藏。
題染猶帶猊爐香,卷端藻墨十二行。
紫橐曾是天臺房,我寶此帖隨縑緗。
匪徒嗜古思耿光,大誼猶可占尊王。
處世例營營,好山長自青。
鵲毛秋凈潔,鴿影夜竛竮。
無客談時事,聽人講佛經。
雖然非所好,亦足尉飄零。
教子成名豈偶然,存心積善契蒼天。
獨工學問馳清譽,旁習陰陽得異傳。
煞有哀榮身后事,不差生死夢中言。
欲占厚德看銘志,七十之期過一年。
維圣肆筆根于天,神蹤合作皆自然。
勁腴華實無以偏,春秋雖富力已全。
天禧資善環琦園,只字落紙時爭傳。
煌煌翰墨二百年,傳家曾是金鑾仙。
渡江文獻仍中原,繄臣何人望奎躔。
欲知付受須瞻前,印以忠孝錢家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