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州寓舍
處世例營營,好山長自青。
鵲毛秋凈潔,鴿影夜竛竮。
無客談時事,聽人講佛經。
雖然非所好,亦足尉飄零。
處世例營營,好山長自青。
鵲毛秋凈潔,鴿影夜竛竮。
無客談時事,聽人講佛經。
雖然非所好,亦足尉飄零。
世人處世大多忙碌鉆營,而那美好的山巒卻永遠那么青翠。秋天里喜鵲的羽毛潔凈整齊,夜晚中鴿子的身影顯得孤獨伶仃。沒有客人來談論時事,只能聽別人講解佛經。雖然這并非我所喜好之事,但也足以慰藉我漂泊的生涯。
例:大多,通常。營營:形容忙碌追求的樣子。
竛竮(líng píng):形容孤獨、孤零的樣子。
尉:通“慰”,慰藉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中可以推測,詩人處于漂泊寓居吉州的狀態,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,詩人在寓所中無人與他交流時事,反映出其在社會中的孤獨與無奈。
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漂泊中的孤獨寂寞和對現實的感慨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以質樸語言表達深沉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,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在特定環境下的心境。
東樵未得遂幽居,南郭依然作敝廬。仲舉肯先看孺子,文翁知最愛相如。頻將金錯資開徑,待化丹砂潤著書。裴冕林塘應更卜,主人情甚浣花漁。
海上青鸞杳未還,至今消息有無間。毋論神女曾捐佩,不向君王乞賜環。風急亂英迷客路,雨晴圓照滿家山。雙輪任是催人緊,見說難銷物外顏。
一庭春色報芳菲,玉女驂鸞采秀歸。可是三花分少室,天香夜染綠羅衣。
歸去來兮,漁歌樵唱,覓愁愁在那邊。承流委順,萬事沒機關。眼底江山如畫,松環抱、修竹當前。君便有,侯封相印,到此也須還。人生消底物,百年都付,茆屋三閒。但卷舒以道,到了何難。日月消磨雙鬢,中原信、未報平安。蒙頭睡,日高慵起,簾影上三竿。
歸家凈洗如椽筆,準擬燕然勒駿功。白水汪汪滿稻畦,樟花零落遍前溪。此堂縱逐人俱廢,亦有陽冰篆字存。
太液丹霞漾綠波,榮光五采貫銀河。牙檣錦纜移黃傘,鳳羽龍旓拂翠荷。武士威隨嚴鹵簿,儒臣歌頌續卷阿。天王萬歲天同壽,歲歲升平樂事多。
早雨晚仍雪,風花濕更乾。糝枝成玉樹,鋪徑作瑤壇。賦里窺春易,尊前和曲難。莫將柳絮句,輕擬撒鹽看。
紫霞玄霧護崔嵬,海若陽侯入賀來。天地獨憐形勝在,江山如待使君回。歸墟落際遙相瞰,牛渚星槎遠更開。聞道登高能作賦,文園空羨馬卿才。
獨眠三館夜,微鐘度江口。牽帷語仆夫,起視天霽否。
渥丹未離色,返服豈不早。念此有盡年,徇彼無窮道。角犢掛遺編,春原日游好。紫云西北來,慨然商山皓。為人作羽翼,短發何皓皓。赤松罵留侯,釣奇污諸老。處則為遠志,出則為小草。
或問魯直似不似,似與不似,是何等語。前乎魯直,若甲若乙,不可勝紀。后乎魯直,若甲若乙,不可勝紀。此一時也,則魯直而已矣。一以我為牛,予因以渡河而徹源底。一以我為馬,予因以日千里計。魯直之在萬化,何翅太倉之一稊米。吏能不如趙張三王,文章不如司馬班揚。頎頎以富貴酖毒,而酖毒不能入其城府。投之以世故豺虎,而豺虎無所措其爪角。則于數子,有一日之長。
欲沾仙掌露,雙睇五云間。我尚披初服,君胡夢故山。石帆青靄杳,銀闕白湍間。昨夜家人報,蘭煤卜遠還。
手中帝霸復王皇,徑草巖花爛有章。聽誤江雷驚老蟄,坐鞭山石欲成羊。空濛聲細泉還恨,僻寂霾深劍尚光。松粒溪毛堪一奠,幾時來扇墓前香。
雁在青霄鹿在林,楓紅葦白燦煙潯。豈因幾片飄蕭葉,便失千山磊落心。尊畔從來多舊雨,毫端原自有清音。與君更約明年會,十里長堤共一臨。
明日振衣千仞岡,夜分起看月和霜。久知行路難如此,不用悲歌淚滿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