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哀十首 其五
綵云天遠雁聲殘,
望斷音書歸問安。
垂白七旬甘旨缺,
孩提三歲錦繃單。
績麻夜點松燈坐,
搗藥風生砧杵寒。
只計前程在燕地,
綵云天遠雁聲殘。
綵云天遠雁聲殘,
望斷音書歸問安。
垂白七旬甘旨缺,
孩提三歲錦繃單。
績麻夜點松燈坐,
搗藥風生砧杵寒。
只計前程在燕地,
綵云天遠雁聲殘。
彩色的云霞飄向遠方,雁鳴聲漸弱;望穿秋水盼不到書信,想歸家問候平安。七十歲白發老人缺少美味食物,三歲孩童的錦被單薄。夜里點著松油燈坐著績麻,搗藥時風生,砧杵透出寒意。只算計著前程在燕地,彩色云霞又遠,雁聲漸弱。
綵云:彩色的云。
雁聲殘:雁鳴聲漸弱,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,此處指音信難達。
垂白:白發下垂,指年邁的老人。
七旬:七十歲。
甘旨:美味的食物,代指優渥的生活。
孩提:幼兒,指兩三歲的小孩。
錦繃:錦制的襁褓或被子。
績麻:將麻纖維搓捻成線,泛指紡織勞作。
松燈:用松明(松樹的油脂結塊)點燃的燈。
搗藥:搗制藥物。
砧杵(zhēn chǔ):搗衣或搗藥的工具,砧為墊石,杵為搗棒。
燕地:古代燕國所在地,約今河北一帶。
此詩或創作于詩人為生計或前程滯留燕地期間。因無法歸家照料家人,目睹或聽聞家中老人缺食、幼兒受寒的困境,又苦等不到音信,故借詩抒發對家人的愧疚與牽掛。
詩中通過對家人生活困境的細膩刻畫與自身滯留遠方的無奈對比,反映了古代游子在“前程”與“親情”間的矛盾,情感真摯,畫面感強,是一首典型的思親懷家之作。
目送芳華,心隨畫楫,軟風疏雨湖天。聽取黃鸝,喚春悤度今年。
倦游詞客聯翩,寫西泠遞付吟筵。瞋簾癡燕,黏堤怨綠,圖本爭傳。
惜花人往,移水舟新,再來勝侶,寄感依前。流光復爾,嗟非舊日青山。
愁入鷗邊,好樓臺拆繡堪憐。會憑欄,無窮幽緒,只問啼鵑。
回首清明遠矣哉,和風還挾禊辰來。
麗人空憶行歌樂,曲水難追翰墨才。
鬢發飄蕭吾自祓,形骸放蕩孰相開。
早知勝集荷塘上,何不飛觴看恥罍。
花月揚州好。正相逢、珠袍公子,果車來早。廿四橋頭簫管沸,卻自嬴樓吹到。更夾道、芳塵縹緲。跨鶴求鳳今已得,訝一釵、十萬珠光繞。慶合巹,期偕老。
蘭膏未燼銀虬杳。想今宵、帳中懸蛤,相看皎皎。侍女添香衣桁畔,微聽流蘇聲悄。多恐試、麻姑仙爪。明日高堂雙獻壽,記妝成、先佩宜男草。何物贄,安期棗。
沉沉石室亂云間,萬事都忘只有閒。暫輟玉堂揮翰手,一時吟遍謝家山。
青山重復路逶迤,雖近州城俗客稀。只有史君頻得句,時時吟袖帶云歸。
好花長是怯狂風,
榮謝都來十日中。
未過清明時節在,
更須攜酒覓殘紅。
海嶠欣逢報政年,愧無異績紀瑤編。
燈殘細閱琴堂卷,雨后勤觀綠野田。
八社鶯聲遲驛使,半屏日色促行鞭。
臨歧依戀無他祝,大有頻歌入舜弦。
紫臺環佩三千里,白首關河百一詩。
豈有周侯衰鳳德,故知正則自蛾眉。
出門西笑輕秦缶,投璧南征憶晉祠。
首望山高資繞郭,話歸為我摘辛夷。
時局真成強弩末,驚才喜遇大刀頭。
陰符有注傳銀鹿,厭勝無方奠石牛。
八部天龍持綺懺,九歌山鬼緝蘭愁。
縱橫捭闔非長計,要酹蚩尤戰五洲。
湖上平章亦可憐,
建儲送款巧周旋。
至今一片西泠石,
賺盡書生十萬錢。
澗道瀉飛流,
鸞聲最上頭。
誰持九節去,
瀟灑石林秋。
大魁天下早如意,對策法天天廟器。為有忠肝鐵鑄成,舊藏手澤猶生氣。
六百年前殉國身,摩挲古鐵空傷神。曾經百戰思興復,握此指揮千萬軍。
嗚呼唾壺擊缺聲何壯,欲破頭顱除賈相。宋祚天心難挽回,臨刑下拜猶南向。
君不見姓氏錚錚小篆鐫,氈錐藤紙廣流傳。讀書意欲學何事,取義成仁如鐵堅。
漠漠重云足四垂,紙窗風靜覺輕吹。
水仙怕凍先遮箔,田芋思煨待舉卮。
前有句,好吟詩,安排險韻寫瓊枝。
呼童急往前村去,趁此泥干認酒旗。
爾汝歌如水調長,江南江北共凄涼。
不知橫鎖千重斷,尚戀回舟一水香。
紅豆按歌空有淚,庭花比玉恰逢霜。
到今無客悲禾黍,舊院人還說頓楊。
一瓢蔬食非難受,萬里毛錐亦易投。青眼今宜惟古是,黑頭命未與仇謀。小將一杖扶岐路,何許孤槎訪斗牛。奈可逝波頻洗眼,等閒不漫過橋頭。
白沙為役兩年留,杖屨朝昏不暫投。膽內齏鹽無世味,案頭螢火共書謀。功名堪折中郎屐,鼎鼐終函上帝牛。弟子爾家佳且眾,東頭住好接西頭。
手未攤書意已留,兄知拈掇弟知投。門庭諸父無遺蠱,館谷經師更善謀。盤錯幾年都利器,楅轅前日有童牛。儒生回首吾家季,弱冠當年應鵠頭。
堂堂日用妙無痕,
才涉纖毫即是塵。
照水銀蟾沉夜魄,
戀花香蝶醉芳魂。
云漠漠,怪石碧苔斑。
長揖顛來同海岳,解酲貴不數平泉。
秋入小湖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