鱗次臺集宴送馬自牧歸館
盍簪陟崇臺,憑高豁千里。
清樽屬離人,年光若流水。
浩浩江海心,悠悠云山意。
天空鳥影寒,日落秋聲起。
對此渺予懷,懸情自茲始。
盍簪陟崇臺,憑高豁千里。
清樽屬離人,年光若流水。
浩浩江海心,悠悠云山意。
天空鳥影寒,日落秋聲起。
對此渺予懷,懸情自茲始。
大家相聚登上高臺,憑高望遠視野開闊達千里。舉起美酒敬送即將離別的友人,感嘆時光如流水般逝去。你有像浩浩江海般的廣闊胸懷,還有悠悠云山般的高遠志趣。天空中鳥影帶著寒意,夕陽西下秋聲響起。面對此景我思緒渺遠,從此情絲便牽掛起來。
盍簪:本義是插簪,后引申為聚會。陟:登。崇臺:高臺。清樽:清酒,酒樽。屬:勸酒。年光:時光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,推測是詩人與友人馬自牧相聚宴飲后,送其歸館時所作。當時或許正值秋季,詩人觸景生情,有感于時光和離別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,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,意境開闊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,但展現了古人送別時的情感和心境。
林宮暑自薄,短簟逸人眠。
樹系來時馬,風移聽處蟬。
藥童清入畫,道士默如禪。
忽憶山中雪,瘦梅逋老阡。
朝解白鵠袍,夕投武陽壘。武陽眾盜區,風傳駭妻子。
六月日癸亥,一書滿三紙。具言五月初,獨宿鐘石邸。
脅從在所矜,渠魁固無幾。仰憑天子威,肅導使君指。
豁達生路開,擲劍秉耡耜。始如浮釜魚,終如慕膻螘。
游騎從何來,使我顏有泚。幸逃食其烹,猶存漢家體。
黃巾與綠林,往昔殊僣擬。陸梁能幾時,寸戮而已矣。
理國若理身,慮我不慮彼。潰癰復何難,實恐元氣毀。
江閩五十邑,荊棘五千里。我農失種獲,我士乏儲峙。
捕招兩悠悠,分明養彪兕。頃予參此軍,忽忽逾一紀。
素飧歌伐檀,居前愧揚粃。坊閭儼在目,煨燼空遺址。
使君君子儒,規摹用詩禮。軍勢李晟孤,國事賈生恥。
蛟龍無波濤,胡能制蛇虺。誰謂曹掾卑,偉矣天下事。
生平報國軀,小節安足死。南北久瓜分,須君混文軌。
清名傳播到黃支,直節寧憂趙氏危。
虎尾蹈時都不畏,象臺到日大為奇。
是行廊廟人皆怍,所過山川鬼亦知。
官職本為錫底鴆,傷今正論有誰持。
怒氣噀人,殊不可犯。
雖有蓋膽毛,且無驗人眼。
是亦刬,非亦刬。
咬定牙關,一生擔板。
柳絮兼花片,舞風湘水濱。
濃嵐如細雨,初夏是殘春。
鳥度山家曲,泉清佛界塵。
年衰眠易醒,歸夢不能真。
犢背斜陽暖,茅茨石樹穿。
行人識岡路,饑鵲噪沙田。
遠浦生微月,荒臯起暝煙。
群烏飛散盡,寒水漾漁船。
異物留傳因好古,南來篋笥伴瑤琴。
漳河流水去無已,魏主荒臺久廢沈。
往日奸文須九錫,今朝片瓦尚千金。
所嗟人事多浮偽,誰識河濱古舜心。
瘴地人憂我莫支,人雖危我我何危。
元來憂國不怕死,非為捐身要出奇。
肯怨江山千里遠,幸逢天地一時知。
孔光張禹人無笑,祿位輸他善保持。
年來兵餉瘠吾農,天遣仁侯作歲豐。
燕寢晝清塵不到,螺江春滿澤無窮。
詩陶幽雅熙熙俗,文續周書噩噩風。
別乘自憐無鍤地,勸耕卻得到山中。
杰閣岧峣倚碧蒼,菊花時節此持觴。
市聲一段隔秋水,橋影半空橫夕陽。
挺挺霜筠排壑立,涓涓石溜引山長。
人言絕頂多奇觀,安得閑身宿上方。
習庵筑室,扁曰觀聚。堂前何有,萬象可覩。
山如郛郭,煙云吞吐。草木沃若,春光媚嫵。
修篁漫山,不知隆暑。何況秋空,呼日入戶。
朔風吹雪,松聲如怒。上天下地,四方曰宇。
物生其間,何可勝數。我于是觀,樂哉斯土。
隨意作室,不華不窳。買山旋添,稍葺園圃。
得趣幽閑,不入城府。良朋偶來,傾倒肺腑。
不及時事,惟談鄒魯。朋去何為,周易一部。
消息盈虛,窮今亙古。觀乃自觀,寂無一語。
瓊甤走送寶瓶花,愧乏詩情用拜嘉。
一種清香來月殿,十分雅態出仙家。
細看后土春冰薄,未覺劉郎日影斜。
擬跨胎禽塵幾隔,珠簾十里自繁華。
鶴骨雖癯發未斑,秋風鷗鷺共翛閑。
芙蓉夾徑才通馬,楊柳沿池不礙山。
外稿定于何日上,中興只在十年間。
谷城片石無人識,胡騎堂堂出漢關。
鳴蜩善擇木,木美葉敷腴。國于美蔭中,自慶無他虞。
螳蜋伺其便,欲進復趦趄。怒臂俄一施,捕取如囚拘。
委身膏利吻,性命才須臾。均之細微物,一何強弱殊。
蜩乎汝無識,自知其過歟。物在宇宙間,謹默迺安居。
今汝獨聒聒,晝夜長喧呼。汝閙力不足,彼靜智有余。
勝負從此決,誰謂汝非辜。螳蜋既得意,自謂真良圖。
那知僅一飽,燕鵲已窺覦。出爾反乎爾,胡能獨全軀。
乃知禍與福,不系巧與愚。嘵嘵固不免,默默復何如。
置之不足道,燕坐觀厥初。
拜敕管桃源,其如骨未仙。
年荒醉者少,官小野人憐。
臘雪梅花在,溪春草夢圓。
新正有忙事,未訪洞霄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