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人銅雀臺硯
異物留傳因好古,南來篋笥伴瑤琴。
漳河流水去無已,魏主荒臺久廢沈。
往日奸文須九錫,今朝片瓦尚千金。
所嗟人事多浮偽,誰識河濱古舜心。
異物留傳因好古,南來篋笥伴瑤琴。
漳河流水去無已,魏主荒臺久廢沈。
往日奸文須九錫,今朝片瓦尚千金。
所嗟人事多浮偽,誰識河濱古舜心。
奇異的物品流傳下來是因為人們喜好古物,這硯臺從南方來,在箱子里與瑤琴相伴。漳河的流水滔滔不絕地流去,魏武帝的銅雀臺早已荒廢沉沒。過去曹操奸偽的文章中求取九錫之禮,如今這臺的片瓦還價值千金。可嘆的是人事多虛浮偽詐,誰能真正理解河濱古舜的本心呢。
異物:指友人的銅雀臺硯。
篋笥(qiè sì):箱子。
魏主:指曹操。
奸文:這里指曹操求取九錫的表文等,九錫是古代天子賜給諸侯、大臣的九種器物,是一種最高禮遇,曹操曾讓漢獻帝賜他九錫。
舜心:傳說舜在河濱親自制作陶器,這里舜心可理解為舜的淳樸、本真之心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喜好古物的風氣,詩人看到友人的銅雀臺硯,聯想到歷史上曹操的事跡以及當時社會人事的虛浮,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借銅雀臺硯這一古物,感慨歷史興亡和人事浮偽。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結合,以小見大,通過一方硯臺反映出深刻的社會問題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,但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社會的思考。
東海此為鄰,慈航問曉津。妖氛猶熾烈,饋餉倍艱辛。應宿星車速,行春露冕新。圣明今綜核,慎勿厭清貧。
溽暑蒸人一洗空,碧天遠影見歸鴻。圖書小艇無官況,落日溪頭狎釣翁。
偃月爐中煅坎離,片時自有一刀圭。寄言師祖張平叔,萬圣千賢總在西。
悵望長河天欲黑。鐵馬金戈,塞外風云急。萬水千山歸不得。魚沉雁斷愁何極。倚欄蕭蕭雙鬢白。指點歸鴻,涕淚空沾臆。木葉飄搖風不息。殘陽影里啼烏集。
墳草年年一度青,梅花無主自飄零。定知魂在梅花上,唯有春風喚得醒。
聯篇杰作大音稀,云朵低垂向巧枝。鈍學久嗟人去速,癡腸一任句來遲。斷無錦向詩中織,但有春從筆底滋。盡日齋宮云聚散,不知步武是誰移。
東風吹散離人淚,滿目風斜。滿目風斜,一點相思一點花。來帆去棹春歸處,有個酒家。有個酒家,誰向金杯照鬢華。
怪君日日拚沉醉,只愛沉酣不愛醒。今日澆君君醉否,悲風吹雨晝冥冥。
寄生人海感零丁,且領清秋片刻寧。山色到能如意寫,雨聲始會隔簾聽。看來明晦皆成趣,坐久人花兩失形。畫里遙岑原勝畫,不知誰得幾分青。
有鰲山兮甚奇特,鎮黃巖兮浮翠色。峭崔嵬兮高崱屴,直上云端望何極。君不見雪峰昔遇巖頭老,三十年來盡顛倒。流出胸襟蓋天地,鰲山店上方成道。龍鱗鱗,魚鱗鱗,幾番滄海飛紅塵。毗嵐猛風吹不動,十洲三島長如春。
人人學道總勞勞,個個心高志不高。煙火靡除生怨惡,塵情不斷起貪饕。欲搜玄妙消三業,猛向根芽下一刀。常凈常清常忍辱,無為無作列仙曹。
璧雍襟佩玉京塵,徒步從游獨我親。紅燭飐風詩草定,紫毫飛雨墨花新。梵王宮里松陰夜,郭隗臺前草色春。翹首東吳望西晉,六千里外各傷神。
采采碭中姬,肅肅詹氏姥。夫君久違榮,家事獨攻苦。帙登龜算七,兒有鳳毛五。一人迥超群,宦學邁其父。誥錫盤龍書,名屬司馬部。朅分郡守符,綰此建昌組。仕途與家便,慈容喜先睹。松陽歲將闌,梅萼紛已吐。畫堂開宿醞,綵服動新舞。遂哉忠孝心,君恩子何補。
樓閣參差鷲嶺青,松杉依約紀經行。半篙春水斜穿屋,一帶蒼山遠入城。此地鐘魚真警俗,平生泉石最關情。好風一晌吹薝卜,頓覺廬能鼻觀清。
當年握手帝城春,館客平津日夜新。君自誤傳流水調,朱門只許抱竽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