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大水歌六首 其四
卻疑地軸折中流,
雨倒風翻不肯休。
飛閣橫梁通海氣,
鳴鷗浴鷺失汀洲。
卻疑地軸折中流,
雨倒風翻不肯休。
飛閣橫梁通海氣,
鳴鷗浴鷺失汀洲。
我不禁懷疑地軸在水流中間折斷了,暴雨傾盆、狂風肆虐,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。樓閣的飛檐和橫梁仿佛連通了海上的水汽,鳴叫的鷗鳥和洗浴的白鷺都找不到原來棲息的沙洲了。
地軸:古代傳說中大地的軸,這里形容大地似乎因大水而動搖。
飛閣:高聳的樓閣。
橫梁:橫架的梁木。
汀洲:水中的小塊陸地。
可能創作于江南發生嚴重水災時期,當時社會面臨著洪澇災害帶來的諸多問題,詩人目睹災情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此詩主旨是描繪江南大水的可怕場景,突出水勢兇猛。其特點是通過夸張和側面描寫展現災情,在反映當時自然災害方面有一定價值。
見說襄陽墮甑時,公嘗前此料危機。
傷心漢峴疆重拓,回首羊鄒事已非。
安得籌邊書日報,誰能薦士剡天飛。
當年子羽知吳玠,尚作西撐一柱巍。
千古清風白樂天,昔時曾此飽談禪。
自從西閣無吟跡,惟有東坡嗣舊傳。
來往祇應湖上寺,聽聞誤說海中僊。
我來再拜祠堂下,笑摘巖花薦井泉。
神仙無藥可醫狂,未死男兒未易量。
東海水應隨血碧,西山薇亦逐名香。
君臣分義如能盡,天地鬼神終不忘。
自有人心香火在,不消畏壘與桐鄉。
一水西來衣帶然,界開北極與南天。
軌文齟齬二百載,豪杰疏違幾十年。
幸際干戈屯禍極,挽回禮樂泰和先。
酒廉米賤山陽郡,多少吟仙與醉仙。
月卿方髻時,公欲東床之。
我姑已黃土,公鬢正青絲。
忽忽成今古,茫茫問孰誰。
但能抱茂子,灑淚讀新碑。
乾坤沈萬籟,風露杳雙清。
城近更初轉,山空月正明。
攬裘寒意重,看劍壯心驚。
迢遞誰家笛,凄涼此夜情。
寶婺星邊太白僊,馭風飛下錦河邊。
朅來盡散陽春腳,歸去獨撐明月船。
名重題輿千里郡,詔催步履八花磚。
只愁此后民艱食,誰與邦民作食天。
不必孤山是故廬,江湖穩處即安居。
家貧無料可供鶴,池小有泉能活魚。
好客每傾賒到酒,因吟猶讀老來書。
屋頭但得梅常在,日月春風自有余。
獻歲歡聲沸,清晨寒氣侵。
四時春是首,三日雨為霖。
綠展垂楊眼,青呈芳草心。
日晴仍夜雨,擊壤費謳吟。
凜凜如公一寸丹,荒城夜月徹清寒。
向時尚已死諸葛,今日難貪老阿瞞。
素志平生兆馬革,黎民一郡博彈冠。
只雞斗酒群群讖,吾力猶能滅賀蘭。
破晴斜月入簾陰,鬢影蕭騷老不禁。
九十日春風與雨,百千年事后猶今。
牡丹紅褪殘妝面,杜宇聲寒故國心。
眼底交游期又誤,飛鴻杳杳鯉沈沈。
咸淳風樂好,淳厚似咸平。
人意逢春樂,天心遇社晴。
征僮催遠信,舞袖促新聲。
今歲梅能耐,咸平詩可盟。
昔賢曾此著名香,地位雙清四座涼。
吹送幾多攀桂客,照來無數探花郎。
光浮盞面龍鱗動,聲透琴心兔魄揚。
爽我襟期明我德,步蟾擬駕大鵬翔。
關西夫子家,清白乃世傳。
傳授已到君,此脈要渾全。
青云開亨衢,況及此妙年。
愿言植名節,照映東西川。
九日今朝是,風吹帽欲斜。
愁惟添白發,貧莫負黃花。
蟹上橙初熟,秋登酒易賒。
茱萸休把玩,且辦醉生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