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百詠 其九十 高暢
淡影深籠淺淺溪,香浮曉色月枝低。
欲尋程子同佳景,也拜堯夫學品題。
歲晚偏驚髯奮戟,春晴不似絮沾泥。
眼前多少諸兒女,花滟紛紛繞大堤。
淡影深籠淺淺溪,香浮曉色月枝低。
欲尋程子同佳景,也拜堯夫學品題。
歲晚偏驚髯奮戟,春晴不似絮沾泥。
眼前多少諸兒女,花滟紛紛繞大堤。
淡淡的梅影被淺淺的溪水深深籠罩,拂曉的天色中梅花香氣浮動,月亮下梅樹枝條低垂。想要像程子一樣欣賞這美妙景色,也像邵雍那樣去品評梅花。年末時看到如戟般的梅枝讓人驚心,春光明媚時它不像柳絮沾泥。眼前有多少青年男女,在繁花繽紛的大堤邊游玩。
淡影:指梅花淡淡的影子。
深籠:深深籠罩。
程子:一般指程顥、程頤,北宋理學家。
堯夫:即邵雍,北宋著名理學家、數學家、詩人。
髯奮戟:形容梅枝如戟一樣剛勁。
絮沾泥:柳絮沾在泥上,比喻漂泊不定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作者可能在年末或初春時節,看到梅花盛開的美景,聯想到古代文人對梅花的喜愛和品評,從而創作此詩,以表達自己對梅花的感受和對古人風雅的向往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,突出其高潔、剛勁的特點。詩中既有對梅花景色的描寫,又有對古人的追慕,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,在梅花題材的詩詞中有一定特色。
珍藏正獻草書詩,傳誡云來示永貽。
幾夜風濤偃松柏,半天雷雨起蛟螭。
臨池學苦應同妙,舞劍功如未是奇。
刊石豈徒為世玩,更思清節可師之。
忠臣重此過邛崍,經計才優帝命諧。
縣弩清塵資遠撫,史彤修職峻榮階。
蜀天星入人先候,劍路銘昏蘚半埋。
錦里萬家迎使旆,壺漿應釋去思懷。
叢石競嶄巖,當軒翠撲嵐。
疑峰何啻九,仙島迥侔三。
潤極云猶抱,溫多玉尚含。
樓高慵引望,坐看小終南。
早出都門何往哉,四明雪竇指崔嵬。
便從古道揚眉去,莫到寶山空手回。
乘月曉行松露濕,迎風晚渡海濤來。
普賢樓閣知非遠,邐迤南游想善財。
君與我同好,數過我不窮。
對之酌綠酒,又為鳴絲桐。
作詩寫此意,韻和霜間鐘。
清篇與翠干,歲久日益秾。
惜哉嵇阮放,當世已不容。
吾儕有雅尚,千載挹高蹤。
二八已微闕,十四猶未圓。
盛滿在三五,素蛾逞嬋娟。
兩半陰陽合,平分上下弦。
臼中有靈藥,一粒九光全。
古郡利名外,萬山云靄中。
思君痛飲處,累石小軒東。
觀闕風光近,郊園野趣同。
溪頭對魚鳥,未羨舞裙紅。
七閩一都會,乃是無諸城。
海近氣物異,山遙風候清。
宦游過鄉美,君祿及親榮。
去去倚門念,溪船歸棹輕。
明詔初發中,奉慈講升祔。考典下容臺,集議付近署。
雙禮稽國章,大義推經據。參覆經宰司,裁定皆宸慮。
獻后正壺儀,仍幾被遺顧。擁佑隆帝室,清夷贊王路。
懿主鐘景命,禖宮開慶祚。靈長繄發祥,熙洽本垂裕。
蓬闕邈仙??,柏城拱寒樹。別饗隔昭穆,時思怵霜露。
陽月日上辛,齋居待清曙。當衙薦寶冊,夾道陳鹵簿。
玉色儼莊栗,淵衷緬馳慕。端闈出翟車,黃道回天步。
千官陪祠庭,秘祐寧神御。盛德配不祧,至孝始如素。
穹厚昭精純,蕃夷入儀注。渙汗肆慶宥,需云均膏飫。
廣愛形海區,教忠憲侯度。下臣叨載筆,書法資典故。
畫鹢低飛湖水平,高低樓閣滿稽城。
人游鏡里山相照,魚戲空中日共明。
盡是荷風香不斷,忽逢溪雨氣尤清。
籃輿卻上蘭亭步,猿鳥云蘿伴此行。
日長春事動,田野膏脈輕。
草青布谷過,桑綠新蠶生。
雨足有酒色,社近聞鼓聲。
牛羊暮歸飽,舍中燈火明。
正是風和日暖天,重陰凌擾苦纏綿。
蕉心自結憑誰展,柳眼慷開只待眠。
草濕謾鋪留醉席,榆寒難擲買春錢。
幾時霞外氛霾散,放出紅輪一丈圓。
伊昔天真被謫書,亦教人境得仙居。
開門翠靄三峰近,合眼紅塵萬事踈。
髣髴舊容蟬已蛻,徘徊高隱室猶虛。
何時歸伴赤松子,穩駕尋君物外車。
淮南常歲冬猶燠,今年陰沴何嚴酷。黑云漫天一月昏,大雪飛揚平壓屋。
風力軒號助其勢,擺撼琳瑯摧凍木。通宵徹晝不暫停,堆積樓臺滿溪谷。
有時造出可憐態,柳絮梨花亂紛撲。乘溫變化雨聲來,度日階庭恣淋漉。
幾縈寒霰不成絲,驟集踈簷還掛瀑。蟄蛙得意欲跳擲,幽鷺無情成挫辱。
罾魚江叟冰透蓑,賣炭野翁泥沒輻。閭閻細民誠可哀,三市不喧游手束。
牛衣破解突無煙,餓犬聲微饑子哭。我聞上天主時澤,亦有常數滋農谷。
膏潤均于一歲中,是謂年豐調玉燭。此來盛冬過爾多,卻慮麥秋欠霑足。
太守憂民仰天祝,愿曙氛霾看晴旭。望晴不晴無奈何,擁被醉眠頭更縮。
當年留鑰守陪都,龍坂因茲得曳裾。
北海一章慙鷙鳥,松江三歲厭鱸魚。
賈生感事多垂涕,園令居閑輒著書。
獨恃明公念孤介,東郊未去逐長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