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泊龜山夜聞后來者
秋雁去極浦,寒星落遠山。
太虛混茫外,群動有無間。
中夜數聲櫓,孤舟何處還。
秋雁去極浦,寒星落遠山。
太虛混茫外,群動有無間。
中夜數聲櫓,孤舟何處還。
秋天的大雁飛向遙遠的水邊,寒星漸漸隱沒在遠山之后。宇宙在混沌迷茫之外,萬物的活動似有似無。半夜傳來幾聲搖櫓聲,那孤舟是從何處歸來呢?
極浦:遙遠的水邊。
太虛:指宇宙、天空。
混茫:混沌迷茫的樣子。
群動:指萬物的活動。
中夜:半夜。
櫓:劃船的工具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,但從詩的意境推測,可能是詩人在秋夜泊船龜山時,周圍環境的冷清孤寂觸發了他內心的感慨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秋夜江景抒發孤獨之情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,以景襯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觀察力。
終不離青山,誰道云無心。
卻是白云士,有時出中林。
昨日擎紫泥,明日要黃金。
炎夏群木死,北海驚波深。
伏蒲無一言,草疏賀德音。
廬阜東林寺,良游恥未曾。
半生隨計吏,一日對禪僧。
泉遠攜茶看,峰高結伴登。
迷津出門是,子細問三乘。
老歸江上村,孤寂欲何言。
世亂時人物,家貧后子孫。
青山寒帶雨,古木夜啼猿。
惆悵西川舉,戎裝度劍門。
江頭去時路,歸客幾紛紛。
獨在異鄉歿,若為慈母聞。
青春成大夜,新雨壞孤墳。
應作芝蘭出,泉臺月桂分。
妾家五嶺南,君戍三城北。
雁來雖有書,衡陽越不得。
別久情易料,豈在窺翰墨。
塞上無煙花,寧思妾顏色。
謝城還擁入,師以接人勞。
過午休齋慣,離經吐論高。
頂寒拳素發,珠銳走紅絳。
終憶泉山寺,聽猿看海濤。
斜日下孤城,長吟出點兵。
羽書和客卷,邊思雜詩情。
朔雪定鴻翼,西風嚴角聲。
吟余多獨坐,沙月對樓生。
君愛桃李花,桃李花易飄。
妾憐松柏色,松柏色難凋。
當年識君初,指期非一朝。
今辰見君意,日暮何蕭條。
入門有勢利,孰能無囂囂。
平生愛山水,下馬虎溪時。
已到終嫌晚,重游預作期。
寺寒三伏雨,松偃數朝枝。
翻譯如曾見,白蓮開舊池。
新發煙霞詠,高人得以傳。
吟銷松際雨,冷咽石間泉。
大國兵戈日,故鄉饑饉年。
相逢江海上,寧免一潸然。
前年入廬岳,數宿在靈溪。
殘燭松堂掩,孤峰月狖啼。
平生為客老,勝境失云棲。
縱有重游日,煙霞會恐迷。
十畝余蘆葦,新秋看雪霜。
世人誰到此,塵念自應忘。
斜日風收釣,深秋雨信梁。
不知雙闕下,何以謂軒裳。
流年五十前,朝朝倚少年。
流年五十后,日日侵皓首。
非通非介人,誰論四十九。
賢哉蘧伯玉,清風獨不朽。
幕客開新第,詞人遍有詩。
山憐九仙近,石買太湖奇。
樹勢想高日,地形夸得時。
自然成避俗,休與白云期。
大舟有深利,滄海無淺波。
利深波也深,君意竟如何。
鯨鯢齒上路,何如少經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