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山居逸人
十畝余蘆葦,新秋看雪霜。
世人誰到此,塵念自應忘。
斜日風收釣,深秋雨信梁。
不知雙闕下,何以謂軒裳。
十畝余蘆葦,新秋看雪霜。
世人誰到此,塵念自應忘。
斜日風收釣,深秋雨信梁。
不知雙闕下,何以謂軒裳。
山居周圍有十多畝蘆葦,新秋時節蘆葦花似雪霜。世上有誰能來到此地,塵世的雜念自然就會忘卻。夕陽西下收起釣竿,深秋時節雨落在屋梁。不知道在皇宮之下,人們所說的榮華富貴是怎樣的。
雪霜:這里指蘆葦花在新秋時呈現出的如霜雪般的顏色。
塵念:指塵世的雜念。
信梁:落在屋梁上,‘信’有‘隨意、自然’之意。
雙闕:原指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,這里代指朝廷。
軒裳:古代卿大夫的車服,代指官位爵祿、榮華富貴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詩人可能在看到山居逸人的生活后有感而發。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追名逐利之風,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這種風氣的不滿和對山居閑適生活的向往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山居逸人的生活,突出其遠離塵世的特點。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山居景色,表達對淡泊生活的追求,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傳統隱逸思想的繼承和表達。
生在儒家遇太平,
懸纓垂帶布衣輕。
誰能世路趨名利,
臣事玉皇歸上清。
不踐名利道,始覺塵土腥。不味稻粱食,始覺精神清。
羅浮奔走外,日月無短明。山瘦松亦勁,鶴老飛更輕。
逍遙此中客,翠發皆長生。草木多古色,雞犬無新聲。
君有出俗志,不貪英雄名。傲然脫冠帶,改換人間情。
去矣丹霄路,向曉云冥冥。
祖龍開國盡遐荒,廟建唐堯鎮此邦。
山卷白云朝帝座,瞻仰威靈共回首,紫霞深處鎖軒窗。
世人負一美,未肯甘陸沉。
獨抱匡濟器,能懷真隱心。
結廬邇城郭,及到云木深。
滅跡慕潁陽,忘機同漢陰。
啟戶面白水,憑軒對蒼岑。
但歌考盤詩,不學梁父吟。
茲道我所適,感君齊素襟。
勖哉龔夫子,勿使囂塵侵。
賢哉彼沮溺,避世全其真。
孔父棲棲者,征途方問津。
行藏既異跡,語默豈同倫。
耦耕長林下,甘與鳥雀群。
吾觀時人趣,矯跡務馳聲。
獨有高文通,訟田求翳名。
公車徒見累,爵祿非所榮。
隱身樂魚釣,世網不可攖。
臧叟隱中壑,垂綸心浩然。
文王感昔夢,授政道斯全。
一遵無為術,三載淳化宣。
功成遂不處,遁跡符沖玄。
接輿耽沖玄,伉儷亦真逸。
傲然辭征聘,耕績代祿秩。
鳳歌誡文宣,龍德遂隱密。
一游峨嵋上,千載保靈術。
巢父志何遠,潛精人莫知。
恥聞讓王事,飲犢方見移。
不欲散大樸,焉能為堯師。
煉真自輕舉,浮世何足遺。
大禹受禪讓,子高辭諸侯。
退躬適外野,放浪夫何求。
萬乘造中畝,一言良見酬。
俋俋耕不顧,斯情邈難儔。
眾仙仰靈范,肅駕朝神宗。金景相照曜,逶迤升太空。七玄已高飛,火煉生珠宮。余慶逮天壤,平和王道融。八威清游氣,十絕舞祥風。使我躋陽源,其來自陰功。逍遙太霞上,真鑒靡不通。
逸轡登紫清,乘光邁奔電。閬風隔三天,俯視猶可見。玉闥摽敞朗,瓊林郁蔥蒨。自非挺金骨,焉得諧夙愿。真朋何森森,合景恣游宴。良會忘淹留,千齡才一眄。
三宮發明景,朗照同郁儀。紛然馳飆欻,上采空清蕤。令我洞金色,后天耀瓊姿。心協太虛靜,寥寥竟何思。玄中有至樂,淡泊終無為。但與正真友,飄飖散遨嬉。
稟化凝正氣,煉形為真仙。忘心符元宗,返本協自然。帝一集絳宮,流光出丹玄。元英與桃君,朗詠長生篇。六府煥明霞,百關羅紫煙。飆車涉寥廓,靡靡乘景遷。不覺云路遠,斯須游萬天。
扶桑誕初景,羽蓋凌晨霞。倏欻造西域,嬉游金母家。碧津湛洪源,灼爍敷荷花?;突颓嗔諏m,粲粲列玉華。真氣溢絳府,自然思無邪。俯矜區中士,夭濁良可嗟。
瓊臺劫萬仞,孤映大羅表。常有三素云,凝光自飛繞。羽幢泛明霞,升降何縹緲。鸞鳳吹雅音,棲翔絳林標。玉虛無晝夜,靈景何皎皎。一睹太上京,方知眾天小。
灼灼青華林,靈風振瓊柯。三光無冬春,一氣清且和?;厥走兘Y靈,傾眸親曜羅。豁落制六天,流鈴威百魔。綿綿慶不極,誰謂椿齡多。
高情無侈靡,遇物生華光。至樂無簫歌,金玉音瑯瑯。或登明真臺,宴此羽景堂。杳靄結寶云,霏微散靈香。天人誠遐曠,歡泰不可量。
爰從太微上,肆覲虛皇尊。騰我八景輿,威遲入天門。既登玉宸庭,肅肅仰紫軒。敢問龍漢末,如何辟乾坤。怡然輟云璈,告我希夷言。幸聞至精理,方見造化源。
二氣播萬有,化機無停輪。而我操其端,乃能出陶鈞。寥寥大漠上,所遇皆清真。澄瑩含元和,氣同自相親。絳樹結丹實,紫霞流碧津。以茲保童嬰,永用超形神。
世情矜寵譽,效節徼當時。
顏闔遵無名,飯牛聊自怡。
逃聘鄙束帛,鑿壞欣茅茨。
托聘囂塵表,放浪世莫知。
吾重陶淵明,達生知止足。
怡情在樽酒,此外無所欲。
彭澤非我榮,折腰信為辱。
歸來北窗下,復采東籬菊。
南華源道宗,玄遠故不測。
動與造化游,靜合太和息。
放曠生死外,逍遙神明域。
況乃資九丹,輕舉歸太極。
黔婁蘊雅操,守約遺代華。
淡然常有怡,與物固無瑕。
哲妻配明德,既沒辯正邪。
辭祿乃余貴,表謚良可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