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貼子詞 皇后閣五首
瑞靄浮龍鑒,涼飔拂燕釵。瑤鐘獻冰醴,暑殿雪盈懷。
繞臂長生縷,無非柘館絲。還因袗絺绤,深念葛覃詩。
甘霔令年應禱祈,屏除葷茹與君齊。化行自是恩波遠,何止春郊雨一犁。
不貪斗草事詩書,漫采香蕓辟蠹魚。永日揮毫自忘暑,滴殘宮硯玉蟾蜍。
剪就冰綃月影團,不須多羨女乘鸞。君王瑤札親題處,一樣蟾花點點丹。
瑞靄浮龍鑒,涼飔拂燕釵。瑤鐘獻冰醴,暑殿雪盈懷。
繞臂長生縷,無非柘館絲。還因袗絺绤,深念葛覃詩。
甘霔令年應禱祈,屏除葷茹與君齊。化行自是恩波遠,何止春郊雨一犁。
不貪斗草事詩書,漫采香蕓辟蠹魚。永日揮毫自忘暑,滴殘宮硯玉蟾蜍。
剪就冰綃月影團,不須多羨女乘鸞。君王瑤札親題處,一樣蟾花點點丹。
吉祥的云氣在銅鏡上浮動,涼風輕輕吹拂著燕形的發釵。用美玉裝飾的酒鐘獻上冰鎮甜酒,炎熱的宮殿里仿佛冰雪滿懷抱。纏繞手臂的長生縷,全是用柘館蠶絲制成。還因為穿著細葛布和粗葛布衣服,深深懷念《葛覃》這首詩。甘甜的雨水今年應驗了祈禱,和君王一起戒除葷腥。教化施行自然恩澤深遠,何止是春郊下了一場能濕透一犁土的雨。不貪戀斗草游戲而專注于詩書,隨意采摘香蕓草來驅趕書蟲。整日揮筆書寫忘記了暑熱,宮硯上玉蟾蜍造型的滴水滴盡了水。剪成如月影般圓潤的冰綃,不必過多羨慕仙女乘鸞飛翔。君王用美玉般的筆跡親自題字的地方,一樣有像蟾花般的點點朱紅。
瑞靄:吉祥的云氣。龍鑒:銅鏡。涼飔:涼風。燕釵:燕形的發釵。瑤鐘:美玉裝飾的酒鐘。冰醴:冰鎮的甜酒。長生縷:端午節時系在手臂上的五彩絲線。柘館絲:柘館所產的蠶絲。袗絺绤:穿著細葛布或粗葛布衣服。葛覃詩:《詩經·周南·葛覃》。甘霔:甘雨。葷茹:葷腥食物。斗草:古代民間游戲。香蕓:一種香草,可驅蟲。蠹魚:書蟲。冰綃:薄而潔白的絲綢。女乘鸞:傳說中仙女乘鸞鳥飛翔。瑤札:指君王的筆跡。蟾花:指朱紅的印記。
這組詩是端午時節為皇后所寫的貼子詞。端午是傳統節日,宮廷有相應的慶祝活動和習俗。作者可能是為了展現皇后在節日中的形象和品德,同時也體現宮廷的祥和與繁榮而創作。
這組詩主旨是展現皇后在端午時節的賢德、高雅形象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,富有宮廷氣息,通過描寫端午習俗和皇后的行為來表達情感。在文學史上,這類貼子詞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節日習俗,有一定的文化價值。
輕云卷雨過檐牙
楊柳池塘合亂蛙
四壁月華春夜永
一年風物此時嘉
詩當淡處工差退
心到平時語不誇
睡眼醒來人不見
杏花散影滿窗紗
月華一簇云團結。秋到愁邊無可說。人傳郎意薄于云,儂信此心明似月。
月明會有圓時節。怪殺閑云隨處沒。云消月墮夜凄清,只有離懷無斷絕。
未曉謁松楸,
儼如拜冕旒。
千山環閟室,
一劍定神州。
王氣深鐘阜,
天威肅暮秋。
登高望不極,
日夜大江流。
長夏幽居興正賒,石泉新汲自烹茶。戲編小令書蕉葉,乍換輕衫襲藕花。千里書來鐙欲語,半山風墮竹先斜。清涼如此何愁暑,吟到松陰健有加。
動搖風影愛簾波,石磴花階露氣多。幾疊云羅蒙澹月,一丸星火度明河。飽聽竹籟兼泉籟,遙答樵歌與棹歌。莫信天邊牛女事,披衣爭問夜如何。
鹿苑西連紫禁天,齋心曾問遠師禪。五臺戒向山中受,雙樹花從雨后懸。
晝永鶴行春竹里,年深松偃石窗前。許詢頗解閒來往,杖錫何妨結靜緣。
疏樹。疏樹。黃葉亂飄江路。西風吹鬢颼颼。景色渾如去秋。秋去。秋去。塞外遠人歸未。
秋夢。秋夢。夢覺笛聲三弄。空堂蟋蟀頻鳴。正是窗前月明。明月。明月。曾見幾番圓缺。
花開只在屋西頭,常待看花散旅愁。人事已閒天意好,無邊晴景屬清秋。
短短垣墻不作籬,傍檐背日故開遲。好花正不論先后,無事頻來坐少時。
昔者柴桑早去官,悠然把菊對南山。若緣五斗能留住,也到花時未得閒。
澗水西南來,湍流如激箭。
霜清潭亦澄,亂石出沙面。
斷岸勒回波,瑩澈毛發鑒。
崖畔半村居,晨汲供炊便。
沿溪愛清泠,游魚凈可見。
緬想枕流人,高風徒仰羨。
百年家學妙兵機,
知彼猶憐己未知。
絕愛奇功成砍樹,
何緣術足不如葵。
先生對宅投金瀨,
林壑要從東野分。
便覓馀閒訪吾舅,
郊居賦就比凌云。
我昔游錢塘,縞纻何繽紛。大行賦豪氣,顧盼凌青云!
嗚呼錢塘破,抗義無一聞!吾子先幾決,超然絕塵氛。
臨決亦有約,一死真偽分。賢偶殉所天,閨閣同清芬。
哲兄奉寡母,撫尸悲且欣。閉門養親志,饑寒甘賣文。
卓哉此二陸,機、云安足云!
催趲荼蘼交夏景,
安排芍藥送春光。
春風駘蕩酒初醒,問柳尋花出野坰。
半壁江山馀涕淚,百年身世感飄零。
名王去后城留赤,妃子埋時冢尚青。
極目騎鯨人不見,怒濤猶足卷南溟。
竄朱崖軍而生,還遭黃茆瘴而復活。陷于采石而不死,囚于并門而自脫。夜行有披袖神光,露臥醉壓糟醇濁。魔外熟視之無如之何,佛祖不得已與之酬酢。
兩眼入鬢頭髼松,手中木蛇毒如藥。三玄綱宗,壁立崔嵬。攀緣路絕,熱惱心灰。如化鯤鵬,不借風雷。蓋自化耳,寧有法哉。
汾陽此秘,寂音揭開。手提大千,毫端往來。不似成背,似其成觸。隨汝顛倒,直中有曲。
拋在言前剔鶻崙,擬議令渠總滅門。平生活計無窖子,真是汾陽五世孫。隨緣放曠,索爾虛閑。未埋白骨,且看青山。
自從封寄花箋后,暑雨涼云。挨盡黃昏。才得鴻來又小春。
幾時相見兜兜話,候采湖莼。節鉞南巡。再訪溪橋蛺蝶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