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兒舞歌四首 矛俞新福歌
漢初建國家。匡九州。蠻荊震服。五刃三革休。
安不忘備武樂修。宴我賓師。敬用御天。永樂無憂。
子孫受百福。常與松喬游。烝庶德。莫不咸歡柔。
武功既定。庶士咸綏。樂陳我廣庭。式宴賓與師。
昭文德。宣武威。平九有。撫民黎。
荷天寵。延壽尸。千載莫我違。
神武用師士素厲。仁恩廣覆。猛節橫逝。
自古立功。莫我弘大。桓桓征四國。爰及海裔。
漢國保長慶。垂祚延萬世。
漢初建國家。匡九州。蠻荊震服。五刃三革休。
安不忘備武樂修。宴我賓師。敬用御天。永樂無憂。
子孫受百福。常與松喬游。烝庶德。莫不咸歡柔。
武功既定。庶士咸綏。樂陳我廣庭。式宴賓與師。
昭文德。宣武威。平九有。撫民黎。
荷天寵。延壽尸。千載莫我違。
神武用師士素厲。仁恩廣覆。猛節橫逝。
自古立功。莫我弘大。桓桓征四國。爰及海裔。
漢國保長慶。垂祚延萬世。
漢朝初建國家,匡正九州大地。南方蠻荊震恐歸服,各種兵器都已收休。居安思危修治武樂,宴請我的賓客與賢士。恭敬以事順應天意,永遠安樂沒有憂慮。子孫承受百種福澤,常與赤松、王喬同游。百姓皆有德行,無不安樂和順。武功已經成就,眾臣都得安寧。音樂陳設在寬廣庭院,宴飲賓客與賢士。彰顯文德,宣揚武威,平定九州,安撫百姓。承蒙上天恩寵,延長壽命。千年之內無人違背。神明英武用兵,士卒素來勇厲。仁德恩惠廣泛覆蓋,勇猛氣勢橫空流逝。自古建立功勛,沒有比這更宏大的。威武之師征討四方,遠及海邊之地。漢朝永保長久喜慶,福祚延續萬代。
匡:匡正,統一。
五刃三革:泛指各種兵器。五刃指刀、劍、矛、戟、矢;三革指甲、胄、盾。
松喬:赤松子與王子喬,傳說中的仙人,代指長壽。
烝庶:百姓,民眾。
九有:即九州,指全國。
祚(zuò):福運,國統。
此詩為漢代《俞兒舞歌》組詩之一,屬武舞歌辭,用于祭祀、朝會等禮儀場合。創作于漢初鞏固政權時期,通過歌頌劉邦建國、平定四方的功績,宣揚文德武威,以強化統治合法性,營造天下歸心的政治氛圍。
全詩以“武功”為核心,先述建國統一、兵器收休,繼寫宴飲祭祀、宣揚德威,終以“保長慶”“延萬世”作結,主旨在于歌頌漢家功業,表達對政權永固的期望,是漢代廟堂文學中“頌”體的典型代表,反映了漢初鞏固統治的政治需求。
殘星落月溪邊樹。葉上霜紅秋處處。破曉風來吹墮去。散如花謝,聚如萍化,不辨漁樵路。
舟人認作桃花誤。望里仙源渺何許。一葉中流掀更舞。鷺零鷗亂,水云無際,寂寞寒塘暮。
煙積蘭房郁作云,
積雪成雨濕羅衾。
無煩百寶兼千和,
香在佳人一片心。
冒風冒雪冒霜寒,
手足胼胝百狀艱。
只為胸中春一點,
未能忘世臥溪山。
洞府深沈春日長,山花無主自芬芳。憑闌寂寂看明月,欲種桃花待阮郎。
丞相提兵闕下來,淮南幕府一時開。從軍王粲應能賦,草檄相如獨擅才。萬里關河通驛騎,五云樓觀接蓬萊。鄉山寂寞兵塵里,愁絕征人奉使回。
行行重行行,出門何所之。暮薄黃塵飛,相送不盡辭。平地載雙輪,去去風飆馳。風飆亦已急,嗒然當路歧。露草萎階除,新樹發華滋。時節倏遷易,會言長相思。焉知東流水,潮汐無還期。憂思寄鴻雁,測測心不持。日月有光煇,惠照松柏姿。
虹橋歷年知幾許,橋頭趁市人如雨。三春潦漲從天來,飛湍激漱中流柱。中流砥柱立不難,豈畏怒浪高如山。古今豪杰經過此,何人只手回狂瀾。
竹林樂事近如何?試按新腔奏艷歌。五月先秋邀雀駕,孤舟此夕到銀河。輕風拂枕吹寒玉,明月窺窗漾錦波。莫向游仙羨清福,蘭堂幽興較誰多?
聞說東堂堰,乾寧制未湮。沙平半篙淺,潮落兩堤真。粳稻田多石,蛟鼉窟近人。豈無何刺史,耕鑿重憂民。
故人不道智,新人佞散騎。莫知度不度,新人不如故。
便作陽關別,煙雨暗孤汀。浮屠三宿桑下,猶自不忘情。何況情鐘我輩,聚散匆匆草草,真個是云萍。上下四方客,后會渺難憑。愿諸公,皆袞袞,喜通津。老夫從此歸隱,耕釣了馀生。若見江南蒼鴚,更遇江東黃耳,莫惜寄音聲。強閣兒女淚,有酒且頻傾。
百年摩詰陽關語,三疊嘉榮意外聲。誰遣伯時開縞素,蕭條邊思坐中生。西出陽關萬里行,彎弓走馬自忘生。不堪未別一杯酒,長聽佳人泣渭城。
浦溆春潮去復回,客舟風阻未能開。半篷殘雪留寒在,幾樹斜陽送晚來。望闕心隨云影度,思家愁聽雁聲哀。京師要擬明朝至,先向江神酹一杯。
明年天使九街馳,御茗名薰宣玉詞,更敕儀鸞餉壽卮。我有新曲名紫芝,會當獻之鳳凰池。
雪積千山素,行歌履跡穿。腰間有樵斧,猛虎莫當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