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睡贊 其二
無固無必,
挨肩促膝。
人夢不祥,
虎夢大吉。
世上有誰知,
天臺云羃羃。
無固無必,
挨肩促膝。
人夢不祥,
虎夢大吉。
世上有誰知,
天臺云羃羃。
不固執己見,不絕對化,彼此親密靠近。凡人做夢若遇不祥,老虎做夢卻視為大吉。這世間有誰能真正理解?天臺山的濃云正密密覆蓋。
無固無必:化用《論語·子罕》中“子絕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”,指不固執、不絕對化。
挨肩促膝:形容彼此親密靠近的狀態。
羃羃(mì mì):形容濃云密集覆蓋的樣子。
天臺:此處或指天臺山(佛教、道教圣地),亦暗喻超脫世俗的境界。
此詩或為禪僧所作,創作背景與禪修體悟相關。通過對“睡”態的觀照,借日常場景闡發禪理,反映作者超越世俗分別、體悟本真的修行心境。
全詩以“睡”為引,通過“無固無必”的態度與“人夢”“虎夢”的對比,揭示超越世俗認知的哲理,語言簡潔而意蘊深遠,是禪意詩的典型之作。
密云郊外已回秋,日下崦嵫景懶收。
秦帝城高堅似鐵,見說山傍偏出將,犬戎降盡復何愁。
害物傷生性豈馴,且宜籠罩待知人。
惟擒燕雀啖腥血,豪門不讀詩書者,走馬平原放玩頻。
雙競龍舟疾似風,一星球子兩明同。
平吳破蜀三除里,兵還失路旌旗亂,驚起紅塵似轉蓬。
為實隨流瑞色新,泛風縈草護游鱗。
密行碧水澄涵月,
平湖春渚知何限,撥破閑投獨繭綸。
鶴鳴先警雁來天,洗竹沾花處處鮮。
散彩幾當蟬飲際,怵惕與霜同降日,
蘋蘩思薦獨凄然。
天爵休將儋石論,一身恭儉萬邦尊。
賭將金帶驚寰海,草中求活非吾事,豈啻橫身向廟門。
百萬人甘一擲輸,玄穹惟與道相符。
豈知紫殿新天子,三年未得分明夢,卻為蘭陵起霸圖。
繡仆梅兼羽翼全,楚雞非瑞莫爭先。
啼歸明月落邊樹,
荔枝初熟無人際,啄破紅苞墜野田。
鶴綾三尺曉霞濃,送與東家二八容。
羅帶繡裙輕好系,無事把將纏皓腕,為君池上折芙蓉。
捩翠融青瑞色新,陶成先得貢吾君。
功剜明月染春水,中山竹葉醅初發,多病那堪中十分。
寶持多用繡為囊,
雙日交加兩鬢霜。
金匣掠平花翡翠,
欲制缊袍先把看,
質非紈綺愧铦铓。
領得春光在帝家,早從深谷出煙霞。
閑棲仙禁日邊柳,可憐鸚鵡矜言語,長閉雕籠歲月賒。
素節輕盈珠影勻,何人巧思間成文。
閑垂別殿風應度,
無情幾恨黃昏月,才到如鉤便墮云。
飛上鼇頭侍玉皇,三臺遺耀換余光。
人間搦管窮蒼頡,
皇天未啟升平運,不使伊皋相禹湯。
漠漠金條引線微,年年先翠報春歸。
解籠飛靄延芳景,
五株名顯陶家后,見說辭榮種者稀。
寒鳴寧與眾蟲同,翼鬢緌冠豈道窮。
殼蛻已從今日化,從此最能驚賦客,計居何處轉飛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