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帖子 其三 太上皇帝閣
有道春偏好,
無為日更舒。
齊心大庭館,
何處覓華胥。
有道春偏好,
無為日更舒。
齊心大庭館,
何處覓華胥。
施行德政的春天更顯美好,推行無為而治的日子愈發安適。君臣上下齊心于宏大宮庭,哪里還需要去尋找華胥樂土。
有道:指施行德政、治理有道的君主。
無為:道家治國理念,指順應自然、不妄為的統治方式。
大庭館:代指宏大的宮廷或朝堂,喻指國家治理的核心場所。
華胥:傳說中伏羲氏母華胥氏所居的理想國,后泛指太平樂土。
此詩為宋代宮廷立春日進獻的"立春帖子"之一,多為歌頌帝后德政的應景之作。"太上皇帝閣"指為退位的太上皇而作的組詩。結合宋代歷史,或為頌揚退位皇帝(如宋高宗趙構)執政期間推行德政、無為而治,使得天下太平的背景下創作。
全詩緊扣"立春"主題,通過"春偏好""日更舒"等意象,頌揚太上皇帝以道德與無為治國的成效,末句以"華胥"作比,暗指當下已勝似理想樂土,凸顯太平盛世之景,是典型的宮廷應制頌美詩。
詩不窮人窮乃工,
蹇驢宜立灞橋風。
安排兩個推敲字,
豈在梨花院落中。
聞說瓊臺好宦游,休言千里宦途修。
天門領鐸新承職,闕里辭家不暫留。
花底離情添別酒,馬頭春色壯吟眸。
鳣堂擬聽三臺兆,蚤寄音書置便郵。
十年供奉鹓班同,百粵山川喜借公。
此去云霓真渴望,向來霄漢重才雄。
褰帷樹拂晴嵐外,問俗人熙煦日中。
聞道黎毗今解甲,懸知于野賦歸鴻。
未殉黃泉忍有身,劬勞此日益沾巾。生辰豈復知重九,明發空然念二人。
蒿蔚憂思成賤草,蜉蝣變化本微塵。自今不惜先朝露,有愧瓶罍是鮮民。
無能代死格高旻,苫塊馀年過六旬。致毀敢當衰老日,勝喪思作孝慈人。
頻開幾杖祠尊老,不使妻孥拜賤辰。怙恃今朝成永感,白頭孺慕向誰陳。
枉度浮生八八春,無成但作毀傷人。親終此日方稱老,家弊何年始逐貧。
松為先朝根半固,桂生南國味全辛。無窮天地惟哀痛,灑淚空知怨不辰。
年年生日舞萊衣,今但堂前拜素幃。尚可支床同阮籍,會須廬墓學羅威。
啼鵑血盡聲難久,病鶴神傷夢亦稀。膝下婆娑終已矣,茫茫膚發欲安歸。
少孤尚識先公墓,手種蒼松已十圍。祔葬自知同穴是,于場誰謂獨居非。
無多虎跡心休怖,有限猿聲淚莫揮。母雞酸辛同此日,堂空不見舊庭闈。
歲歲躬耕卻忍饑,無馀筋力到甘肥。未衰人已欺玄鬢,垂死天猶妒白衣。
芝草未知何代物,梅花自是昔賢薇。重陽凄愴非霜露,生日從來血淚揮。
孟冬改旦曉天寒,
葉落歸根露遠山。
不是見聞生滅法,
當頭莫作見聞看。
鵲語人歸了。恰正是、高堂日永,紅樓春小。
慈竹連枝忝古翠,籠定椿華萱草。共對著、芝蘭微笑,游子捧觴同上壽,愿銜書、歲歲來青鳥。兒去寫、鳳銜詔。
明年買定紗棠權,自結刺鏡奩針管,詩筒茶灶。
花月春江同泛泛。手訂和鳴新稿。才疊起、相思儂懊,轉憶秋衾黃葉館,愛人呼、小宋聲音好。試訴與、可煩惱。
秋夕兮遙長。哀心兮永傷。
結帷兮中字。屣履兮閑房。
聽蟋蟀之潛鳴。睹游雁之云翔。
尋修廡之飛檐。覽明月之流光。
木蕭蕭以被風。階縞縞以受霜。
玉機兮環轉。四運兮驟遷。
銜恤兮迄今。忽將兮涉年。
日往兮哀深。歲暮兮思繁。
江上忽聞歌濯纓,好風如護客南行。
黃金總為收書盡,白發長因覓句生。
鄉里定誇能老健,交游誰復更多情。
不須惆悵江湖晚,造物從來本忌名。
長大聰明幼可觀,
詩文能誦說康孫。
他年定笑而翁拙,
四十馀三始作官。
有信江頭春色,無憑天上浮云。
白衣蒼狗又何頻。豈是隨風情性。
法受三千謫路,翻成萬里思親。
瓜洲中道不逢人。誰寄江南春信。
侍帥太監眼非低,
也愛州人為立牌。
到得徽猷胸次別,
政成渾不要人知。
風色蕭蕭生暮寒,
月明催棹下奔湍。
孤舟系穩更相勞,
又得長江一日安。
問舍求田不可遲,十年羈落意多違。須知澤雉樊中畜,不及蓬鳩地上飛。
拂天喬木映脩廊,滿目簾間白苧忙。曾是璧池疏散慣,臥聽鳴鼓懶衣裳。
短柏森森團積雪,疏篁簌簌撼微風。從前不道容齋好,此景而今落夢中。
明知安分即忘歸,故倚春風看落暉。叔度汪汪波萬頃,未應如我苦懷歸。
庚寅孟秋月將望,東瀛先生始抱孫。
定應滾滾延公相,莫厭頻頻罄酒樽。
庭桂階蘭隨意長,犀錢玉果可勝論。
贈詩不愧徐卿子,天上麒麟下紫垣。
納涼須把綺窗開,忙煞群童去復回。制就紗囊貯螢火,高擎羅扇待飛來。
深宵螢火正低昂,喜煞兒童撲取忙。撤夜熒熒明不滅,寶珠一粒賽宵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