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百詠 其二十三 充完
雪后園林影若何,乾坤充塞總元和。
形模做出有如此,心性得來原甚么。
五嶺于人增眼力,八窗是我老寒窩。
主人不覺清貧苦,只有便宜風月多。
雪后園林影若何,乾坤充塞總元和。
形模做出有如此,心性得來原甚么。
五嶺于人增眼力,八窗是我老寒窩。
主人不覺清貧苦,只有便宜風月多。
雪后園林中的梅影是怎樣的呢?天地之間都充滿著和諧的元氣。梅花的形態被塑造得如此這般,其心性本質究竟是什么?五嶺的梅花讓人眼界更加開闊,八窗的居所是我久居的寒舍。主人并不覺得這清苦的生活艱難,反而是擁有了許多清風明月的樂趣。
元和:指天地間的和諧之氣,古人認為是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。
形模:形態、模樣。
五嶺:大庾、騎田、都龐、萌渚、越城五座山嶺的合稱,此處泛指南方山川。
八窗:多窗的屋子,代指詩人居所。
便宜:此處意為‘富有、擁有’,指清風明月這類自然意趣。
《梅花百詠》為組詩,單首‘充完’或取‘圓滿、完備’之意。推測創作于冬日賞梅之際,詩人通過觀察雪后梅景,結合自身居所環境,借梅抒懷,反映其淡泊自適的生活態度。具體作者若為元代馮子振(常見《梅花百詠》作者),則與當時文人隱逸風氣相關。
此詩以雪后梅影起興,由梅的形態探其心性,借五嶺、八窗等意象聯結自然與生活,最終落腳于‘清貧苦’與‘風月多’的對比,突出詩人安貧樂生、珍視自然意趣的主旨,語言通俗而意境雋永。
使君情素。念我明朝行縣去。一醉相留。和氣歡聲到小樓。
暫時南北。莫唱渭城朝雨曲。此去農郊。收拾童兒五褲謠。
車聲乍停,三更四更。槽頭唱和驢聲,正雄雞未鳴。
鳴非不平,亦非夜驚。應時發見良能,載摩登女經。
驢聲可憫,鳥鳴好聽。古今天下人情,怕深山虎鳴。
鐘聲杳冥,鑼聲破訇。一金分鑄兩形,似展禽弟兄。
毚毚者獾,茸茸雪團。玉人借作雙歡,喻同心百年。
兩頭倒顛,或伸或跧。吉羊天鹿之間,又蓮笙桂冠。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白花轉變黃金,比初開更深。
長藤繞林,清香滿簪。是宜焙茗徽琴,泛泳弦妙音。
問而今、填詞好手,幾人肯學姜史。風流近數由拳侶,最是青蓮兄弟。逢小李。曾斗句、玲瓏閣畔題紅紙。白藤箱啟。露粉砑銀光,霜花腴卷,奉橘數行字。
酒邊喚,記曲云鬟娘子。紅牙緩緩歌起。同聲不信尊前外,又見吳興承旨。苕霅水。算從此、香波都釀春鵑思。他年準擬。打兩槳相尋,漁庵結個,認爾作鄰里。
昔公去太學,士曰奪我師。今公去皇閣,里閭極公思。
公何德于人,曰公勇于義。使其用于時,其效何止是。
漢陽在何許,越在河之北。圣朝富文物,要使均萬國。
輟我學省彥,以為遠方重?;韶綒w來,明堂待梁棟。
古木向人秋,驚蓬掠鬢稠。是重陽、何處堪愁。記得當年惆悵事,正風雨,下南樓。
斷夢幾能留,香魂一哭休。怪涼蟬、空滿衾裯。霜落烏啼渾不睡,偏想出,舊風流。
上林春色正繁華,
公子聯鑣去賞花。
貪弄玉杯泥樣醉,
笙歌叢里簇歸家。
五月炎飆起,沿江恣泮渙。
荔子滿汀洲,丹霞紛爛熳。
行行出前津,白浪侵云漢。
舟人欣好風,舉蒲不能按。
忽見船頭舸,巨帆障天畔。
石湖西北來,瀾翻太陵亂。
丁寧戒仆夫,吾帆但一半。
遲遲更遲遲,終然亦登岸。
隆乾事契姑休論,歲晚相看成兩翁。
吾女偶沾郊霈下,君兒亦脫縣灘中。
清伊高會耆英少,碧瀨新丘伉儷同。
我有蔡邕書欲付,未知何日兆非熊。
徂夏氣未澄,滌暑期久誤。
西爽歘浮云,落暉難再駐。
輕霄泊霏微,星影見回互。
疏雨潤晨光,馀靄亙日暮。
冷吹不更惜,昭融逝何遽。
驚茲四序改,遷此百年遇。
天物無宿留,吾生閱已屢。
藏舟壑誰在,流丸跡匪故。
大力非我知,甌臾亦何措。
但此欣蕭清,遲回愜幽素。
待到秋深色轉妍,
方知不老即神仙。
朅來我只頹唐甚,
也要偷閑學少年。
千山行盡見平川,
雞犬相聞俗晏然。
父老共知仁圣意,
十年重借使君賢。
阡陌周旋約已成,
妓圍才合更渝盟。
宴安有毒君休戀,
亟為蒼生決此行。
千古桃源記問津,
奇傳晉代捕漁人。
后人要覓前人景,
未審桃花肯復春。
獨游泉上寺,篁翠雜衣涼。
灌木吟山路,春禽向夕陽。
禪房深晚秀,空谷靜天香。
坐對雙溪水,濠梁辨未忘。
何處新詩念舊裁,忽傳尺素傍愁開。幾瞻嶺外云邊樹,猶記尊前月下杯。泉石祇懷尋壑侶,風波寧有濟川才。于今夜夜看南極,遙見光華入望來。
五嶺群峰萬疊高,思鄉無奈寸心勞。吟邊桂樹非南國,夢里梅花似法曹。每愧登仙追景倩,空懷縱壑頌王褒。十年自歷羊腸遍,牢落風塵一敝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