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友人之京
銀缸盛美酒,江上送君行。
共惜孤舟別,那知幾日程。
闕寒逢斷雁,宮曙聽新鶯。
早獻金門策,休論漢賈生。
銀缸盛美酒,江上送君行。
共惜孤舟別,那知幾日程。
闕寒逢斷雁,宮曙聽新鶯。
早獻金門策,休論漢賈生。
銀制的酒器盛滿了美釀,我在江邊為你送行。我們都珍惜這孤舟分別的時刻,卻不知此去要經過多少日程。到了京城,你會在寒冷的宮闕邊遇見失群的大雁,清晨在宮中聽到黃鶯的新鳴。希望你早日向朝廷獻上良策,不要像漢代賈誼那樣因未被重用而嘆息。
銀缸:銀制的燈盞,此處借指酒器。
闕:宮闕,指京城的宮殿。
金門:漢代宮門金馬門,代指朝廷。
漢賈生:指漢代賈誼,才高而未被重用的典型。
此詩應為送友人赴京求仕所作。古代文人常通過科舉或獻策入仕,詩人在江邊設酒送別,既因離別而感傷,更寄望友人能抓住機遇,在京城有所作為。
全詩以送別為線,前半寫離情,后半轉盼前程,既體現友人分別的不舍,更突出對其才華的信任與建功立業的鼓勵,是一首情感真摯、積極向上的送別詩。
閒適也相宜,楸枰徹暮棋。晚花殘蓓蕾,古榻亂裝池。云腳才收雨,秋容漸上詩。家家貯新釀,等取菊開時。
君監馮敬通,休心壯歲中。治生菱浦月,送老石門風。每笑橫波日,閒憐戴屋蟲。禪鋒示妻子,輸我作龐公。
只合臥云休,閑驅款段游。愁來鷗失渚,夢里鹿尋丘。碧水青煙市,紅柑白果秋。斗湖新月里,蕩個小漁舟。
老無出處累,也欲趁些忙。月課脩花戶,日攜看麓床。曉風綿子落,村院瓦松香。遍郭謀新釀,空杯待夕陽。
間隨馬少游,鄉里度春秋。洗藥松根下,分花水市頭。請云遮谷口,與俗割鴻溝。一味鷗鹥去,長年百不憂。
落葉蔽秋磯,殘霞雨洗暉。彈花蟬虎匿,掠竹水鷹飛。白足遺棕屨,青娥送道衣。庖童覓鲙去,兼買紫姜歸。
遍識今朝士,無如隱者親。酒澆種柳客,圖寫姓龐人。鸚鵡司茶具,彌猴盜角巾。贈君柳浪水,堪浣胃中塵。
空潭獨影誰,個是好相知。每笑鵬心侈,閑憐鸛壘危。眼光常照淥,面貌日浮卮。一往青山去,還愁鶴不隨。
狹路相逢,問出手、燦然何物。依舊似、大刀英武,神威無獨。斧也辟開新戰線,倭兒見者吞聲哭。但落頭、如草不聞聲,堆成簇。
前隊上,后相續。仇易盡,心難足。念丈夫本色,包羞忍辱。到此才酬卅載恨,運斤還羨風來速。是誰家、手法有真傳,真圓熟。
不暇占時候,乘閒就薜蘿。
雨隨鞭影急,風入樹聲多。
芳草梳奔湍,巾車泛棹歌。
名亭清興在,開酒對煙波。
軒小才堪置竹床,
晚來新浴快初涼。
掃除諸妄歸真想,
薝卜林中聞妙香。
冰玉胸懷隔幾塵,下帷猶復擅詩聲。人間是處堪娛意,南北兩山湖水清。
漠漠春從沙際歸,野梅官柳杜陵知。風和弄影生香處,常記幽閒小醉時。
心情雖在語皆非,強寫春風不似詩。一雨小樓煙淡淡,滿山斜日樹離離。
大道無門,
千差有路。
透得此關,
乾坤獨步。
五六年前彭覺非,同登愛閣玩荷池。
如今再到還重省,十二闌干謾雨絲。
忍于父母國,
去此欲何之。
所以柳下季,
三為魯士師。
涼風送歸云,幽崖委寒翠。
故鄉深黃葉,銀鱗昨夜至。
牙籌啟錦緘,密蟠珍珠字。
讀君紙上書,陊余眼中淚。
幾載訂心交,蔣生尤夙契。
誰能隔關山,家事代余計。
上言何所為,達余雙親意。
下言何所為,勖余四方志。
賤子茍終窮,負此良友誼。
反覆持素書,終夜若夢寐。
小齋連日故人稀,雪滿江城積尚飛。
花撲半窗銀作片,光搖四座玉成圍。
怯寒似覺春猶早,獻瑞何憂歲薦饑。
不似豪家多燕樂,也須斟酒奉慈闈。
仗節南行已仲春,
天涯猶是未歸身。
姑蘇臺上清宵月,
萬里西風夢老親。
曉色開眾山,霽景蕩層陰。曦暉散林畔,叫嘯聞哀禽。
逶迤山西麓,沿回水東潯。履沙越洲渚,躡石上嶇岑。
澗氣生空翠,風泉有清音。細徑出叢樾,晨寒襲重襟。
南景允為美,北懷郁以深。遙遙望白云,端憂不可任。
乾坤無處不清明,佇立間看燕羽輕。一念孤懷酬圣主,百年人物此殘生。
窗間舒日漸融融,曳杖逍遙百慮空。千古吾心誰樂與,首陽花草自春風。
雨霽春郊秀女蘿,閑云偏惹落霞多。南鴻一羽沖寒峭,萬里長空晚獨過。
陽和到處總無垠,老干蒼柯向月新。莫到幽囚空歲月,東風還有去年心。
柝聲急處雁聲高,門掩圜燈夜寂寥。念此天涯歸路杳,誰將一段楚魂招。
云掩燕山接地陰,霈城新雨細??。即看宇宙均生意,識得乾坤作用心。
遲日幽圜春又深,閑聽燕語散愁襟。自知一息延朝暮,到此還余憂世心。
四年多罪鎖危垣,驚眼金吾春草蕃。一點孤忠應未死,君王恰有好殊恩。
檐頭對雨雨蕭蕭,墻內葵心墻外桃。日暮東風惆悵處,閑看林鳥各歸巢。
十載憂時一念深,竟成身世此浮沈。斜陽滿目蕭條事,寫作長歌次第吟。
萋萋幽草映圜階,羨爾逢春早意諧。此日吾生猶未泯,且歌愁句散愁懷。
從此超然脫故吾,天空海闊見洪模。無容類是假男子,有忍方為真丈夫。
蟹汝來前,憐汝竟、登盤侑酒。聽郭索、幾聲河畔,北游南走。只料橫行空一世,無腸終落他人手。聚燈前、坐客享烹鮮,笑開口。
肢已裂,顏何丑。螯已斷,聲何有。把火生釜底,汝才消受。蠢蠢無知甘自侮,多行不義誰之咎。汝知否、殷鑒在今朝,酬重九。
鄰父疑為三徑孫,
一生辛苦在田園。
近來交友誰相顧,
渠獨頻沾菜把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