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園春 其十八 寄倫白山祭酒
虎觀詞臣,鸞坡學士,昭代英儒。記寶帶垂金,光生北闕,玉堂振繹,名重南都。夢繞橋門,書來鈴閣,又道文旌返舊廬。經年隔,望海云縹緲,嶺樹模糊。
鏡中鬢發蕭疏。卻自笑、形容非故吾。但賴得天恩,罷歸田里,獲從初服,依舊耕鋤。后樂園中,堂開丹桂,草長池塘春雨余。譜新詞,托惠連遠寄,聊寫區區。
虎觀詞臣,鸞坡學士,昭代英儒。記寶帶垂金,光生北闕,玉堂振繹,名重南都。夢繞橋門,書來鈴閣,又道文旌返舊廬。經年隔,望海云縹緲,嶺樹模糊。
鏡中鬢發蕭疏。卻自笑、形容非故吾。但賴得天恩,罷歸田里,獲從初服,依舊耕鋤。后樂園中,堂開丹桂,草長池塘春雨余。譜新詞,托惠連遠寄,聊寫區區。
您是在虎觀講經的詞臣,鸞坡任職的學士,本朝的杰出儒者。記得您佩戴寶帶垂金,光彩照亮北闕;在玉堂聲名遠播,名重南都。我夢中??M繞太學橋門,又得您從鈴閣寄來書信,說您已持儀仗返回舊居。多年相隔,只能遙望海上縹緲的云,嶺上模糊的樹。鏡中鬢發稀疏,我自嘲容顏已非舊日模樣。幸而蒙受天恩,能退歸田園,穿上當初的粗布衣服,依舊耕田鋤地。后樂園中,丹桂滿堂,春雨過后池塘邊青草生長。我譜寫新詞,托您如謝惠連般的才士遠寄,姑且表達這一片心意。
虎觀:漢代白虎觀,為講經論學之處,此代指學術機構。
鸞坡:指翰林院,唐代稱翰林院為鸞臺坡。
昭代:政治清明的時代,此指本朝。
北闕:皇宮的北門,代指朝廷。
玉堂:漢代侍中有玉堂署,后指翰林院。
橋門:太學橋門,代指學府。
鈴閣:長官辦公的廳堂,此指官府。
文旌:對他人儀仗的敬稱,代指對方。
初服:未入仕時的平民服裝,指退隱后的裝束。
惠連:南朝詩人謝惠連,此喻指倫白山才學出眾。
此詞為作者寄贈倫白山(明代學者,曾任國子監祭酒)之作。倫白山或已退隱歸鄉,作者亦罷官回籍,二人相隔多年,故通過詩詞互訴近況。詞中既追憶對方昔日朝堂榮光,也描述自身退隱田園的生活,反映明代士大夫交游與退隱的人生狀態。
全詞以“寄”為核心,上片贊友人學識聲望、述別后思念,下片寫自身退隱生活、托詞寄情,主旨在于表達深厚情誼與淡泊心境,語言典雅而情感真摯,體現明代文人交游詞的典型特色。
作官畏人嘲,胡孫騎牧牛。
卻離大江水,還家整歸舟。
還家此計不可移,此樂勿令兒輩知。
行歌帶索拾遺穗,耳靜不復聞征鼙。
功名亦妄爾,吾生去此將安之。
趁此青草長,自牧牛與羊。
不減九十頭,何翅三百強。
沙平水淺南山下,千角萬蹄如此畫。
牛腰吹笛溯秋風,不問人間矍鑠翁。
落日春江上,無人倚杖時。
私蛙鳴鼓吹,官柳舞腰支。
獵遠頻翻臂,漁深數治絲。
我猶無彼是,風豈有雄雌。
一段風煙不可關,出門滿目是湖山。
昔人華廈今何在,此日漁舟任自閑。
風觀斬新霄漢上,龍洲依舊水云間。
歸來丘壑多幽趣,愿與諸賢約往還。
鏤水求紋,謾勞心力。
陶空作器,枉費工夫。
游溟渤始測淺深,登須彌迺知高遠。
太陽門下,爝火何施。
鏌鎁匣邊,鉛刀可棄。
路轉下層崖,亂石通微徑。
山深萬象虛,葉脫千林靜。
連苔蒼欲橫,袞雪飛泉迸。
有睹那可言,寒煙日向暝。
一逕秋風起,牛羊晚自歸。
寒燈明野店,吠犬守荊扉。
空峽風霜急,孤村火燭微。
庭梧搖落盡,棲鳥夜歸稀。
想爾扁舟野岸橫,久陰今旦喜晴明。
天寒野曠北風利,云霽江渾春水生。
家近凍醪時可致,旅庖鳴雁足供烹。
東園早作歸來計,紅紫紛紛日向榮。
野蔓封城堞,疏松隔麗譙。
樓臨寒洶涌,門揖翠岧峣。
客思閑易感,歸心去莫招。
何時送客處,看我理歸橈。
粉垣周十里,丹碧煥神宮。
樓閣晚多雨,梧桐天早風。
人來夕照外,鳥起白蘋中。
何用厭城郭,滄洲佳興同。
舊識回文譜,新諧遠調謳。
望歸朝對鏡,合飲夜藏鉤。
融蠟粘花蔕,燒檀暖麝油。
雙眉誰與畫,張敞自風流。
霖霪望晴病望汗,里巷呻吟夜達旦。
風清日出未敢喜,天公高居龍魚悍。
夜聲翻盆晝綆縻,百川失性皆上馳。
乾坤震蕩動植悲,誰居無事為此嬉。
我昔騎鯨游九州,上扣天關望冕旒。
群公侍旁好顏色,將順帝旨成剛柔。
抱持日月不自獻,蒙茸塵土歸家丘。
結茅竹間今休已,炎暑避舍清飆留。
屋頭清溪鳴晝夜,當戶古木蔽馬牛。
蒼頭盧兒從高蓋,傳呼不到門巷幽。
兩公忘言兒袖手,驅除睡魔須茶甌。
誰傳此意到旁郡,解衣槃礴煩張侯。
張侯落筆妙天下,未墜學士之風流。
欲見柯山入畫圖,丹青知君百不憂。
黃公不肯直南省,一麾已具東南舟。
請君援筆待公至,畫我迎公竹陰里。
維舟瞰層波,未忍分練段。
人間好風味,魚鳥同聚散。
儒生長窘束,書燈守幽幔。
逐樂嗟已遲,蚤還猶及半。
資福別無所補,五日一參擊鼓。
何曾說妙談玄,祇是粗言直語。
甘草自來甜,黃連依舊苦。
忽若鼻孔遼天,逢人切忌錯舉。
雙扉掩余香,一榻下涼幔。
前人嗟不死,萬古映黃卷。
時時擷英華,一一詣微遠。
鼎食姑置之,此味良不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