謾書 其二
舊識回文譜,新諧遠調謳。
望歸朝對鏡,合飲夜藏鉤。
融蠟粘花蔕,燒檀暖麝油。
雙眉誰與畫,張敞自風流。
舊識回文譜,新諧遠調謳。
望歸朝對鏡,合飲夜藏鉤。
融蠟粘花蔕,燒檀暖麝油。
雙眉誰與畫,張敞自風流。
舊日熟悉回文詩譜,如今新唱遠調歌謠。盼君歸來清晨對鏡梳妝,本應共飲卻只能夜里玩藏鉤游戲。融化蠟液粘貼花蒂,焚燒檀香溫暖麝油。雙眉又有誰來為我描畫,只有張敞那般的人才盡顯風流。
回文譜:回文詩的格律章法。回文詩是一種按一定法則將字詞排列成文,回環往復都能誦讀的詩。
遠調謳:悠遠曲調的歌謠。
藏鉤:古代的一種游戲,多人參與,將鉤藏于一人手中,其他人猜測。
花蔕:即花蒂,花與枝莖相連的部分。
麝油:用麝香制成的護膚油。
張敞:西漢大臣,曾為妻子畫眉,后用來形容夫妻恩愛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,但從詩的內容推測,可能創作于古代社會,當時女子常因丈夫遠行、外出等原因獨守空閨。詩人或許是站在女子角度,描繪其思念之情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女子的相思之情。其特點在于細膩描繪女子生活與心理,以景襯情,用典巧妙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體現了古代詩詞對女性情感的關注與刻畫。
蒼標當入凌煙筆,相去青天不盈尺。獨持勁節冬雪寒,長帶恩光朝露濕。回枝忽變老蛟形,托根不向懸崖石。按圖必求如此材,待搆明堂價增十。
嗟我雙眸無艷福,不禁書鬢幾磨廝。屢望渾迷山近遠,時低莫辨樹花枝。小技文章真可棄,流年風雨欲何之?告汝難佳亦休劣,馀生尚久兩扶持。
槐陰過雨盡新秋,盆底看云映水流。忽憶小金山下路,綠蘋稀處看游鯈。
□步公車久,飛騰上苑遲。自嗟策名暮,無能報所知。別去存沒感,書來銘志垂。蘭孫摛泮藻,老母尚含飴。憶昔會長安,登堂拜壽眉。而今十數年,山海已差池。俛仰激衷腸,一芹愧莫施。藉手祝歸鴻,繩武在及時。
滄浪渡口莫愁鄉,萬頃寒煙木落霜。珍重使君留客意,一尊芳酒醉斜陽。江上危亭思黯然,追游陳跡欲經年。別來西望應相憶,郢樹荊門共一川。白雪樓傾不記秋,樓前江水自悠悠。多情猶憶湖南守,一曲陽春白盡頭。
先生稱達者,疏懶意如何。遠識遺鐘鼎,華齡厭綺羅。芒鞋紅霧外,茅屋碧山阿。磯穩重盤石,衣輕細織蓑。垂鉤忘歲月,卻餌傲風波。絲上蜻蜓立,竿前翡翠過。夕陽青草岸,春水錦鱗窠。幽夢隨鷗鷺,深盟隱薜蘿。恢諧留月笑,欸乃對云歌。高會左元放,新詞張志和。松圍青偃蓋,山繞翠堆螺。誰寫滄洲趣,知君樂處多。
高沙羅綺不足貴,一日并讀程侯詩。病僧枯幾古猶媚,好女明河秀亦奇。清響度君鐘老鳳,大饑如我獨蹲鴟。就床笑語上下意,少年相期倘在茲。
紅衣老盡玻瓈國,孤嶼人煙落秋色。豆花過雨水風涼,落日殘蟬疏樹碧。雁天紺滑秋云凈,玉函炯炯開寒鏡。蟾枝香冷酒微醒,長笛一聲無盡興。
淮水出桐柏,浙江發東陽。期會至滄海,千里遙相望。源澄撓不濁,水德固可量。愿將此清泠,溥施彼一方。
映階海棠承春露,花漲繁柯香如霧。覓友嬌鶯聲不聞,尋歡浪蝶身不度。其如驟雨不終朝,秾芳幾曾人間住。沈霾竟夕涌回風,狂花滿樓飄紅澍。天光忽似清秋暮,喚其愁人積年痼。欲把多情挽春心,一瓣輕輕穿手去。
天臺高士項斯賢,詔牧黎陽治化宣。事業遠符殷傅說,文章曾賦漢甘泉。雙罌酒美勞人送,一紙詩新染翰傳。自愧非韓亦非孟,不知君許作忘年。
白白春云著樹飛,望中渾似米元暉。數家屋近溪邊住,一片帆從日下歸。
煙斂林梢掛晚虹,登臨吟望興無窮。秦娥越艷新妝飾,小約同來寶苑中。
林園樂事頗相關,不換神仙只一閑。荒徑也須存白菊,愁人元不是青山。將雛野鶴飛還舞,釀蜜崖蜂去卻還。涼月孤舟自濃睡,乘流知下幾溪灣。
寶鼎龍涎散碧云,劍橫秋水自隨身。月華墮地明如晝,火氣當筵煖似春。飲酒每歌魚在藻,感時又遇雁來賓。醉中和得迎仙曲,鳳琯吹將向玉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