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遠公經臺
蘭若無人到,真僧出復稀。
苔侵行道席,云濕坐禪衣。
澗鼠緣香案,山蟬噪竹扉。
世間長不見,寧止暫忘歸。
蘭若無人到,真僧出復稀。
苔侵行道席,云濕坐禪衣。
澗鼠緣香案,山蟬噪竹扉。
世間長不見,寧止暫忘歸。
寺廟很少有人來到,得道高僧也很少外出。青苔長滿了講經的坐席,云霧打濕了坐禪的僧衣。山澗的老鼠在香案上爬行,山林的蟬鳴在竹門處喧鬧。世間的事情長久難以見到,來到這里豈止是暫時忘記了回歸。
蘭若:寺廟。
真僧:指高僧。
緣:沿著,順著。
寧止:豈止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,詩人可能在游歷中來到一座寺廟,被寺廟的清幽環境和寧靜氛圍所觸動,從而創作此詩,表達對這種超脫塵世生活的向往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寺廟的寧靜清幽和修行生活。其特點是環境描寫細膩,意境營造出色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,但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,有一定的藝術價值。
不斷眼中青,未覺三山杳。每到花時憶舊游,偏被流鶯惱。
病榻展瑤箋,喜看盤珠走。又向朝陽聽鳳鳴,一笑開懷抱。
山川略吳楚,歲月涉春秋。為米愧元亮,乘舟思子猷。
黑貂塵土重,白鬢雪霜稠。志合成三益,詩來減四愁。
寂寞吾知貴,紛華世所榮。常評敗素紫,孰愈濁纓清。
爵祿心無食,山林志有盟。幽居自空谷,哲婦乃傾城。
東西南北,?著磕著,四維上下,天平地平。
佛法大有在,只是無人證明。
咄,我行荒草里,你又入深村。
長者長法身,短者短法身。
袖頭打領,腋下剜襟,即不問你諸人。
江上煙波鎖幾重,暮年蹤跡舊相逢。
荒城鳥散千家杵,茅店雞鳴五更鐘。
地接燕臺靈氣合,天連粵國白云封。
懷鄉戀闕情偏切,無限傷心一笛風。
曉風吹盡淮南雪,
昨夜汀州白芷生。
遙想春光西北去,
倩傳相憶向秦城。
難酬壯志感偏多,
羞乞人憐貧里過。
今日教人籌后事,
未知長嘯又如何。
衰鳳巢何在,亡羊徑欲迷。
已知慚稷契,寧忍愧夷齊。
世事蕉中夢,人情李下蹊。
夕陽亭畔路,只在帝城西。
鉤月光初吐。半籠昏黃霧。只愁芳徑路多迷,赴。赴。赴。記得檐前,秋千影里,倚墻低樹。
微近香深處。悄悄無人語。鸚歌只管暗呼人,誤。誤。誤。莫便窺窗,恐他姊妹、花陰閑步。
郁郁龍堂接蜃樓,當時貨殖比諸侯。如何馬足風塵際,尚有蟲吟草木秋。眉眼知為同命惜,文章須使盛年愁。篋中他日詩千首,過我江南扶海洲。
昔聞海上岡千仞,邈若神山不可望。誰識英英大邦杰,擔簦來上我師堂。超聞合是盧行者,樸學猶為卜子商。念爾師資能近取,千秋名業定無疆。
臥傍名園亦夙緣。偶親魚鳥總欣然。春風杖履想輕便。
送老生涯唯疾病,調神上藥是詩篇。拈花微笑出花前。
初春山寺客游稀,散帙開襟暫息機。
一杖探梅因月上,五更斸筍帶云歸。
墓田丙舍空書帖,蕙紉荷纕未授衣。
久溷緇塵緣底事,行吟又見柳花飛。
看雪望春何處好,
城腰山腹暫來登。
人知容足無馀愿,
便是章華與九層。
蓬萊閣外海作山,文殊院下山為海。
神物由來不易逢,天為吾徒澆塊磊。
白云一片涌空蒙,眼底千峰皆杳靄。
只疑天一生水開窮荒,江漢朝宗此間匯。
鰲身一抹映天黑,鯨波萬里連渤澥。
天都直可作員嶠,蓮蕊蓮花馀蓓蕾。
須臾長風吹散碧琉璃,浟湙茫洋竟何在?
仙人游戲太神奇,我欲直上高空問真宰。
久耽泉石厭簪裾,相訪何煩太史書?五色揮毫曾夢鳥,半生彈鋏不歌魚。丹青一幅傳神筆,日月雙輪送客車。可嘆容顏隨歲改,更從何處訪真如?
避人蹤跡似墻東,萬事無心問塞翁。醉里疏狂逢畫圣,圖中意態奪天工。烹茶味滴松蘿乳,點行聲敲竹石風。試探本來真面目,寒潭明鏡總清空。
百尺紅樓四面窗,
石梁一道鎖晴江。
自從湖有鴛鴦目,
水鳥飛來定自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