擬司馬相如琴歌代文君答二首
鳳兮鳳兮胡不歸,胡為四海求其雌。其室良邇知者誰,邂逅相遇君獨知。
彼美人兮偉容儀,愿與君兮相追隨,歸丹山兮棲高枝。
鳳兮鳳兮鳴噰噰,雄將飛兮雌將從。天寒慘慘多悲風,雙翮欲舉心所同。
山石可鑿金可镕,妾心皎皎如日中。
鳳兮鳳兮胡不歸,胡為四海求其雌。其室良邇知者誰,邂逅相遇君獨知。
彼美人兮偉容儀,愿與君兮相追隨,歸丹山兮棲高枝。
鳳兮鳳兮鳴噰噰,雄將飛兮雌將從。天寒慘慘多悲風,雙翮欲舉心所同。
山石可鑿金可镕,妾心皎皎如日中。
鳳凰啊鳳凰啊為何不歸來,為何在四海中尋覓它的雌凰。它的居處很近可誰知曉呢,偶然相遇唯有你能知道。那美人啊容貌儀態不凡,愿與你啊相互追隨,回到丹山棲息在高枝上。鳳凰啊鳳凰啊鳴叫著噰噰,雄鳳要飛翔啊雌鳳將相隨。天氣寒冷凄慘多有悲風,雙翅欲飛心意相同。山石可以鑿開金子可以熔化,我的心皎潔如日在中天。
胡:為何。
邇:近。
邂逅:偶然相遇。
噰噰(yōng):鳳凰的鳴叫聲。
翮(hé):鳥的翅膀。
镕:熔化。
此詩擬司馬相如琴歌代卓文君作答。司馬相如以琴挑卓文君,二人私奔。此詩應是后人模擬文君心境而作,想象文君回應司馬相如的深情之語,展現出她對愛情的渴望與執著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女子對愛情的熱烈追求與忠貞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、意象鮮明。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經典名作,但生動展現了古代女子對愛情的大膽表達。
陰陽寒暑兮運無積,天之成歲兮顧豈一日。
羲和敲日兮聲作玻璃,桂魄迎宵兮忽掛之。
流沙兮揚土,簷涔涔兮又夜雨。
嚴霜苦寒兮萬木不花,葉底兮俄茁其芽。
星鳥星火兮四時有令,慘舒閶闔兮斟酌斗柄。
三百六旬兮歲功始成,細人蠢蠢兮又豈知夫天運。
仙姿元自廣寒來,分得天香長馥郁。千古風流獨占秋,一枝曾比昆山玉。
伊余老去百念灰,已是形骸如土木。年年尚為此花狂,有似淵明偏愛菊。
坐中不可一日無,又似子猷真愛竹。一從秋到天宇清,頗費夢思眠不熟。
凌晨便起探花枝,走遍荒園常仆仆。可怪司秋失故常,時節已深花尚伏。
迨余抱病臥匡床,始報枝頭綴金粟。折來三嗅忽凄然,不覺淚珠懸兩目。
天胡祇賦惜花心,不容享此看花福。今年疾疢已如斯,來歲衰頹還可卜。
縱令牽強到花間,空使此心生不足。不如等是趁西風,把花一掃還空谷。
古人貴慎獨,舉世知者希。
末俗事夸耀,常患不我知。
楊子有雅尚,傳家守清規。
折腰三十載,不辭州縣卑。
猶慮與眾異,憂讒還畏譏。
開軒揭華榜,卻恐非其宜。
要當且用晦,處靜藏天機。
昔賢忌獨清,此語非吾欺。
輝天綽地金剛眼,再鍛重烹鐵蒺蔾。
脫體頓拋無朕跡,瞎馿從此喪全機。
當陽活脫向上路,收放應須闊著步。
印泥印水目前觀,日面月面沒回互。
脫籠掣轡絕名模,棒喝交馳得也無。
不落化門成底事,紫羅帳里撒真珠。
公守東陽郡,于今已十年。
人猶誦遺愛,政不愧前賢。
清議當時重,休聲后代傳。
我來叨郡佐,悵望隔重泉。
物物俱有情,情尤鐘我輩。況復病且衰,白發不相貸。
今日送殘春,倍覺生感慨。正恐明年春,此身不復在。
憶昔少年時,逢春便傾蓋。五十六年中,相親復相愛。
春雖自天來,祇在花叢內。常憂地不寬,栽花容有礙。
買山敢論錢,惟恐力不逮。花開即欲看,花好還須戴。
詩必為花吟,酒必與花對。醉則臥花間,豈事形骸外。
醒復繞花行,視之過粉黛。從人笑我狂,我作童兒態。
自云盡此身,與春長相會。人事苦相爭,花謝春亦退。
我欲苦留春,春去不少待。為春攪離腸,寢食俱忘廢。
悲來不可禁,未免歌慷慨。我當保余齡,相見猶可再。
若或徑溘然,遂成永分背。愿春畧躊躇,一樽容我酹。
久欲尋高隠,今朝信馬行。
閑看花上蝶,靜聽柳間鶑。
披豁塵襟盡,從容樂事并。
醉來猶有恨,未許見傾城。
漁師竟日漁,水族作斤賣。小捐使鬼兄,大載獲鱗介。
鯤鯨未易羅,所得亦殊態。青蛙盡公私,朱鮪兼小大。
霜鱸尚貫針,土負或黏塊。輪囷積文螺,郭索走蒼蟹。
濕沫相煦濡,自分煮姜芥。豈知惻隠人,規作江湖貸。
因呼小青翰,放留舞澎湃。趺坐延黑衣,號佛指清瀨。
經翻流水篇,梵起魚山唄。傾盆帶寒藻,圉圉看于邁。
驚疑或依蒲,喜躍或生喝。快若鷹辭鞲,歡如囚破械。
定非校人池,恐是余不派。愿汝藉佛力,永脫鉤網債。
口腹聊爾耳,香餌莫渠愛。
守節冰天十五霜,歸來飛語又炎方。
正欣射雁還幽窖,旋復飛鳶墮瘴鄉。
位不當材僅喉舌,壽難酬德遽膏肓。
八龍共侈荀門慶,雖厄龍蛇殆不亡。
太學虀鹽愴語離,半周甲子定何之。
霜空過雁我宴坐,云路看鴻君賦詩。
鄙吝政憂陳仲舉,談諧喜值庾元規。
東鄰更有程居士,鼎足論文妙一時。
嗟我在生日,一飲數十觴。
有時無酒飲,亦復潑醅嘗。
今日雖有酒,羅列在我傍。
對之徒自嘆,與世隔風光。
所幸埋骨地,不離云外鄉。
魂魄時一游,此樂猶未央。
冬冬鼛鼓不勤民,幻出琳宮遠世塵。
風咽唄聲金殿邃,日移幡影石壇新。
云??搖曳來三境,霧帳凄迷妥十神。
堪笑茂陵成左計,虛將棗脯候秋春。
閹茂之年拜伏犀,雞豚同社記金溪。
情深縞纻論交契,義切蓬麻荷品題。
花底醉春同挈榼,云中歷妙共扶藜。
豈知生死今殊路,抆淚佳城意慘凄。
湖汊園林隠環堵,系舟幾并春風浦。
桑櫓無聲百丈收,臥聽蕭蕭蓬皆雨。
只今尺五明光宮,清夢時猶記短蓬。
斧木為齋劣容膝,舟居非水如張融。
膏火自煎身有累,幾人不踏風波地。
陽侯不動箕伯閑,蓬齋赑屭安如山。
扶疏巖下樹,入夏總成陰。
幾年荊棘地,一旦為叢林。
我方與衲子,共聽海潮音。
人生多聚散,離別忽驚心。